首页
CtrlK

2022-06-12 学习观的书和社群

1 《学习观》的书

之前大家一直想要我写一本书,希望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关于学习的全部内容。

1.1 书的内容

如大家所愿,我把关于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一本书里,起名为《渐构-世界模型》,不过第一版我始终不满意,觉得写得过于教科书化了,最后还是全部推翻重写,写了第二版,不再是挨个介绍知识点,而是把读者的思维带到一个异星球求生的故事中,在求生中,遇到什么障碍,就引入什么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从头到尾向读者展示「人类为什么要学习」「生存为什么不得不抽象」「知识从何而来,有什么局限」「要如何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缺乏学习材料时该怎么办」「又要如何验证自己的学习」等关于学习的方方面面。

1.2 书的出售形式

不过,我始终不认为大家买完书后,会真的看完,多数人在我看来,只是想要一种“收藏全部内容的安全感”,真的买到书后,会因为已经收藏了全部内容,反而不着急看完了,先拖延个一年、两年,直至拖延到一辈子。

所以,我也在尝试新的媒介,把《渐构-世界模型》这本书的内容,做成多模态形式,用我们之前所开发的渐构网站,大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既可以查看文章,也可以查看知识点导图,不必担心自己在看书时遗漏知识点和细节,同时还能跟其他观众一起提问讨论,记笔记,相当于一个升级版的教材。

最近的各种反馈,切实感觉到了这种形式的优势,不过,网站视频带宽费用远超我的预期,观众每看 1 TB 的流量,网站需要支付 162 元,可能最终我们会因支撑不了网站费用而停掉。 目前我把书中的第一部分做成了多模态形式,尝试出售,暂定 150 元,大学生半价,到网站 modevol.com 购买。

只想看文字的人也不用担心。当多模态形式做完后,实体书就会出版。倘若中途支撑不起这种多模态形式了,实体书也会提前出版。

也就是说,学习观的书,会提供两种形式,多模态形式和实体书形式,实体书会在多模态出完后再出,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2 《学习观》社群

除了书,还有另一件事。

2.1 做社群的原因

之前我只是把视频放出去,供大家自己学习,但后来想想,自学能力差的人,也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学会学习,他们会继续沿用自己已经形成的错误学习方式,来学习我的视频。

而且大家在观看我的视频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如果不解答,仅凭观众自己,往往会理解偏了。比如说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一大批人都理解成“阅读和听课”是输入,“写作和教别人”是输出了。

同时,我目前最需要的,是一批能够真正掌握《学习观》全部体系的人,再由这批人教给另一批人,逐渐散播开来,来共同实现「升级学习系统」的目标。

所以,我打算做一个社群。

2.2 社群成员权益

加入社群的成员:可以随便提问关于《学习观》《断墨寻径》《渐构-世界模型》的问题。

加入社群后,也不必再买《渐构-世界模型》等付费视频了,本来就是要教会成员,教材在入会期间免费看。

一直有人反映看了视频不会实操,所以为了让成员尽快提升学习能力,我会不定期抛出一些实际的学习场景,让成员实操,再指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改进点。对于共性的难点,再开直播统一讲解一下。

成员还可以在观看《渐构-世界模型》时,使用额外提供的验证题,来检验自己是真的学会了,还是仅仅看了新视频。

最后,我还会教成员如何制作多模态材料,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我做科普视频的经验和技巧。

2.3 社群成员义务

但是,成员也有相应地义务。

首先,我们肯这样教成员的原因,是为了壮大队伍,共同实现目标。所以第一条,加入社群的人必须是认同我们目标的人,肯为「升级学习系统」这个目标付出。那些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能力都提高后,人和人之间就没有差异了的人,离我们远点。

第二,光凭每个社群成员交的会费,是不可能支撑社群的各项支出的,单是网站的费用恐怕就会入不敷出,所以需要成员一起想办法,共同策划如何将社群持续发展下去。

第三,我们开发的网站,就是实践学习方法的练习场地,大家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科普方法做成多模态材料,发布到网站上,用费曼学习法以教促学。产出的这些学习材料,要在其他成员之间共享。当然,如果制作出的学习材料非常好,我们就对外出售。

2.4 适合人群

社群目前不打算对初高中生开放,仅针对大学生、工作人员、或家长老师。

加入社群的会费目前是 398/年,大学生半价,到网站 modevol.com 购买。

另外,社群可能因为支撑不了那么多人而关闭新成员加入的入口。

398 挺贵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就别来了,拿这钱去吃两顿烤肉吧,而且如果加入社群后却不学,我不保证我不会在群里骂人。

反过来,如果实在有困难,又特别想要学的人,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提供说明,我们可以视情况免除费用。

3 网站的观看方法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在渐构网站上看视频的方法。

3.1 看封面

首先看封面,看「导图结构」,再看「材料分布」。

比如下面这张图,你大致就明白在这个视频中,你需要用 13 个描述、12 个例子,来建构关于 9 个主题的理解。

导图结构

3.2 注意标签

然后点击播放,看视频。观看的过程中,不要什么信息都想接收。视觉的注意力一次只能在一个地方。

所以,先扫一眼接下来视频要讲的材料类型,然后看视频就行了。青色是描述,橙色是例子,黄色是类比或对比。

比如,下面这张图,先扫一眼,这块要讲的是知识,并且是用 2 个描述、1个例子,来让你建构出对知识的理解。就相当于瞬间预习了。即使没学会,也知道是什么地方没会,可以自己查询更多的材料。

知识标签

3.3 视情况展开

当你有些看不懂,或者想要进一步查看更多细节时,再按数字3,把文章展开,查看大家的讨论。 比如,下面这张图,在第一个段落处有 12条讨论,谁提问谁,回答谁,都罗列地很清楚,若你有问题,也可以提问。

提问展开

整体而言,你要用描述、例子、类比、对比等「学习材料」,来建构出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就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什么验证自己是真的学会了,还是就看视频了?并不是自己能不能记住视频中的内容,而是要看,自己可不可以判断其他任何一个事物是不是知识。比如,“孔子死了”是不是知识?

之后我会出视频,结合知识的实际学习,来专门讲解具体如何用网站来学习,还有其他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