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将《[深入大脑](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39627//)》和《[世界模型](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d5zym10udzf2mjegri5kl9sz)》结合起来观看,下面**截取**一部分内容来说明。
这些笔记是我在 ChatGPT 辅助下对英文字幕进行翻译、修改、拆分后的结果,`参考价值在于小标题,主体内容建议观看原视频`
:
What Is Reality https://www.modevol.com/document/q6so3gqedfmt6qiyxwjn8iga
What Makes Me https://www.modevol.com/document/psv065c3styatoswkq5cttrj
Who Is in Control https://www.modevol.com/document/uo88uw12qin6rbsods9f3166
How Do I Decide https://www.modevol.com/document/ytw2b68ixc65o02hrj6sma0b
Why Do I Need You https://www.modevol.com/document/kqh4bun1sihf2j2to2lbh6zm
Who Will We Be
这一集主要说明了一个事实:
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实际上是由我们的大脑构建出来的。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例如颜色和声音,都是通过将接收到的光和声波等转化为电信号,由大脑加工和解释而成。我们不仅无法直接感知到世界的真实样貌,而且受限于感官的感知能力和大脑的处理方式,我们实际只能感知到物质世界的一小部分。
《世界模型》就解释了“人类只能将现象归到概念下来认识物质世界”以及“为什么我们无法感知到世界的真实样貌”。
这一集中有个例子有助于理解《世界模型》中的 [【看的过程】](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clinep49cc3gu01mq8c0af117#k=%E7%9C%8B%E7%9A%84%E8%BF%87%E7%A8%8B&p=1)和[【多层处理】](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z2qzy0smtqjvx7ebx0ha4w4e#k=%E5%A4%9A%E5%B1%82%E5%A4%84%E7%90%86&p=1)。
迈克梅在3岁半时失去了视力,经过40多年的失明,他接受了先进的干细胞治疗,修复了眼睛的物理损伤。然而,尽管迈克梅的新眼睛功能正常,他却无法辨认出人脸,无法判断事物的距离,无法解读表情,也无法阅读书页上的文字。即使重获了视力,迈克梅也无法正确处理眼睛接受到的数据。
也就是说,迈克梅在小时候失去了视力,大脑没有构建出「看的“感知过程”」,即使在后来修复了眼睛,也就是修复了「看的“感觉过程”」,大脑也无法处理眼睛接受到的数据,只能依旧过着原先的盲人生活。
这一集有个很重要的结论是“成年人的大脑依然具有可塑性”,换句话说,成年人依然具有学习能力。这是《世界模型》强调「终身学习」的一个生理基础。
《世界模型》前几章解释了“大脑**为什么**采用「模型预测」而不是「经验预测」”,这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集谈到的「记忆」现象:
不可靠、会消退,甚至会润色自己的记忆
记忆消退的原因(脑中神经元有限)
支撑记忆的大脑区域与用于模拟未来的大脑区域相同
【2 经验预测:过去指导未来】-【经验预测局限】 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cl3y48qvt14ug01ms9dnxbgjq#k=%E7%BB%8F%E9%AA%8C%E9%A2%84%E6%B5%8B%E5%B1%80%E9%99%90&p=1 [《学习观15:为什么人类没有演化成过目不忘?》](https://zhuanlan.zhihu.com/p/68456413)也是在讲人脑的记忆现象,可以结合起来理解。
这一集主要讲了「无意识活动」:
我们自以为“我们完全掌控着自己”,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有意识的行为」只占据了我们大脑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自动的行为」,例如走路、喝水、打棒球。
这有助于理解《世界模型》第9章《记忆编码》中的[「意识和自主」](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z2qzy0smtqjvx7ebx0ha4w4e#k=%E6%84%8F%E8%AF%86%E5%92%8C%E8%87%AA%E4%B8%BB&p=1)、[「自主化」](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z2qzy0smtqjvx7ebx0ha4w4e#k=%E8%87%AA%E4%B8%BB%E5%8C%96&p=1)等。具体来说,这一集有一个例子是 Austin Naber **不需要靠意识**叠杯与 David Eagleman **需要靠意识**叠杯的比较,这对理解「自主化」很有帮助。
这一集介绍了「理性和情感」、「多巴胺系统」、「成瘾原因」等,可以结合[学习观17期](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ckyi4x3t000hs01pn0zxwf9wv)一起理解。
这一集一开始有一个例子: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具备判断谁值得信任、谁不值得信任的本能。这算是世界模型中「先天概念」的一个例子。
这一集更多是在讲大脑的社交性,不过也可以从「概念世界」的角度去理解其中的一些例子。
[这个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J411L75Q/?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04259c9260832797bf08914e26e438d5)只是几个简单几何图形的移动,然而,在不同人眼中,却看出了不同的故事:“家庭的争吵”、“男女朋友的玩耍”、“几只狗在追逐”等等。
这很好地说明了我们[对该动画的看法还取决于我们脑中的判别模型](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b9vd0kszvdb3lmj7eghcd6pr#k=%E8%AE%A4%E8%AF%86%E5%8F%96%E5%86%B3%E6%A8%A1%E5%9E%8B&p=1),才会将这个动画中的几何图形判别成了不同的概念,从而有着各式各样的故事。
这一集部分内容是,从大脑神经学的角度去解释种族灭绝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为了方便,以下用 x 种族屠杀 y 种族来表示:x 媒体通过宣传,将 y 妖魔化、动物化、非人化,使得 x 将 y 当作“物品”,最终导致 x 群体对 y 群体进行大屠杀。
用「概念世界」来解释的话:x 划分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将 y 划分在「非人」的类别下,从而使 x 群体(包括普通人、小孩)等以对待 「非人」的方式(例如可以任意屠杀,就像我们对待动物一样)对待 y ,使得 x 群体可以没有心理阻碍地去屠杀 y 群体。x 没有将 y 群体当做「人」去对待,也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做不正义的事。
概念世界 https://www.modevol.com/episode/b9vd0kszvdb3lmj7eghcd6pr
推荐两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辛德勒的名单》,可以直观地去了解下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做法。
这集更多在于畅想未来。不过有几个例子依然有助于理解《世界模型》中的 【看的过程】和【多层处理】,如人工耳蜗、理解背心振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