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ango的头像

22 原创视角:新知识到底从何而来

单集封面

22 原创视角:新知识到底从何而来

2024-12-07
2892 次观看
346 讨论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7315
主题:13
描述:26
例子:17
验证:2
其他:73
字数:23443

22 原创视角:新知识到底从何而来

2024-12-07
2892 次观看
346 讨论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7315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7315
主题:13
描述:26
例子:17
验证:2
其他:73
字数:23443

5 原创视角分类

总结 前四章总结

在前四章我们讨论了「动物的生存,依赖于信息的预测能力」,而「预测能力的获取,依赖于记忆和学习」,其中:

  • 「记忆是获取重现已见情况能力的行为」

  • 「学习是获取预测未见情况能力的行为」,而获取预测未见情况能力的手段,就是通过提取共性、建构可泛化模型来实现的。

这种行为划分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本书中的方法和技巧都是有针对性的,有的方法会提升学习效果但却会降低记忆效果,有的方法则反过来,读者必须要能够清晰辨别记忆和学习,才能选择该使用哪种方法。其中「学习行为」是人们误区最多,最难掌握的一种行为,「学习行为(建构可泛化模型来预测未见)」也是本书的核心,可以说随后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点而展开的,因此书名叫做《渐构·学习观》。

目的 将学习分类

但可泛化模型(知识)并不能凭空建构,需要使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对特定的「学习材料」进行加工获得,而不同的知识所适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都有所不同。为了让我们以后不论遇到英语知识、编程知识、烹饪知识或是任何类型的知识,都能更快速地、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材料和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接下来我们会对学习进行分类,并介绍不同学习类型的特点又应如何处理。

分类的视角

既然学习是「建构可泛化模型的行为」,我们的分类也是围绕「可泛化模型的建构」来划分的。但划分边界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任何划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片面性,只能给我们提供「有限的指导」。

结果视角 分类的视角

比如,「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就是以「是否正确地使用了学习材料来建构可泛化模型」为视角,或者说以「结果视角」所进行的分类,仅能告诉我们某行为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却无法告诉我们该如何调整行为去达到学习目标,所能给我们的指导十分有限。

过渡 五个分类

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再提供五个分类视角,分别为:原创视角、方式视角、语言视角、复用视角、系统视角,掌握这五个视角,基本足够分析所有类别的学习,今后面对任何学习问题,都可以“对症下药”。

概述 原创视角引入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原创视角」。如果我们以「学习者是否是可泛化模型的原创者」为视角,则学习可被分为「学习者是原创者」的「研究型学习」和「学习者是继承者」的「继承型学习」。下面我们结合故事来理解。

5.1 故事-狂风

疑问 该去哪

故事紧接第三节,在解决暗霞问题后,你继续在荒漠中独自前行,此时已是烈日当头,烫脸的砂石被肆意卷起,到处都是黄蒙蒙一片,你不知道自己该去哪,漫无目的地搜集着暗霞。

事件 脉络a

突然一团黑影从身后压来,将大片黄沙遮住,你抬头望去,翻滚的乌云迅速吞没天空,在途径的云霄巨石处,形成了一个个湍急的漩涡,从中又窜出无数条闪电,疯狂劈击巨石,巨石的表面也浮现出青色的脉络,若隐若现,仿佛是闪电抽击所留下的鞭痕。

事件 脉络b

紧接着贯耳的雷声就震遍你的全身,你紧捂双耳跪倒在地,脑中也嗡嗡作响,但以往所建构的模型告诉你,雷云是危险的,自己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于是你睁开双眼,尽力观察四周,竟看到巨石上的脉络一直延续至地面,仿佛在向大地的静脉注入青色的血液。

事件 城市a

你挣扎起身,强顶雷声的轰鸣,顺着脉络汇聚的方向努力前行,不知过了多久,天气终于放晴,远方可以看到一座巨型都市的轮廓,此时的你就仿佛沙漠中的旅人看到了绿洲,全身充满了力量。你撇了眼手心,数值为 61 点,随后你加快脚步,心里也预想着到达都市后可以找人告诉自己这是哪。

事件 风a

然而在踏出下一步的瞬间,前方突然袭来一阵狂风,将你吹翻,在沙面上滑行了许久才停下。

事件 衣服a

你从地上爬起,低头检查了一番,好在只是手掌擦破了点皮,但这时你注意到身上穿的衣服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由无数个硬币般大的六边形碳片,像蜂巢网格那样拼合而成的一体服,拼接的缝隙中还时不时流过亮光,看起来就像某种高科技潜水衣,柔韧贴身,轻得几乎感觉不出重量。

事件 风b

怪异的衣服使你愈发想要搞清这一切,于是你继续朝轮廓方向前行,迈出没几步,又一股狂风扑面而来,这次你压低身子,奋力向前挪动,但只撑了两秒,就被吹得单膝跪地,左臂挡着面前的风沙,右掌撑着地面,好在狂风这时也停了下来。

事件 风c

你虽觉得这风有些奇怪,但也并未多想,缓了一会后,准备继续前进,可就在你起身的一瞬间,狂风再度袭来,直接将你卷起,你顿时感到天旋地转,随后眼前漆黑一片,失去了知觉。

提问 是否返回

待你睁开眼时,已不知过了多久,浑身上下都是撕裂般的疼痛,你勉强地坐在黄沙上,越想越觉得这狂风十分邪门,似乎在有意阻挡自己前进。你瞥了眼手心,又环视了一下四周,周围没有看到一个暗霞,而你手中的数值也只剩 52 点。你开始担心这些点数还是否能跟这“邪风”继续耗下去,更何况即便自己勉强到了都市,也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找到暗霞而消失。现在,你要怎么办?

事件 血a

你慢慢爬起,吐出嘴角带血的砂石,望着远方的都市轮廓,思索了一会。最终,你还是决定折返,先去补充更多的暗霞。

事件 沙痕a

不过向回走了两步后,你突然停了下来,仔细观察着地面,你注意到这正是你第一次被吹回的位置,滑行的痕迹仍旧清晰可见,未被砂石覆盖,说明你昏迷的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刮风。

事件 风d

一个猜想在你脑中浮现,尽管觉得不可思议,但你还是走到了第一次刮风的位置,右掌贴向地面的同时,向前挪了两步,见什么都没发生,你拿开了右手,突然狂风骤起,紧接着你左掌贴地,见狂风依旧,又换成了右掌,这时狂风竟停了下来,你的猜想果真得到了验证。

分析 舍弃旧模型

起初你运用的是自己在地球所建构的模型,一直默认天气是自然现象,多次被吹倒,但也只是觉得自己倒霉而已。不过,你注意到了沙痕的不合理处:倘若这里的天气也是自然现象,那么昏迷期间,自己该被吹跑,沙痕也该被覆盖,可事实并不符合你的这一预测。

分析 建构狂风模型

于是你果断地舍弃了既有模型,根据所经历的三个新事件(风a风b风c)重新建模,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狂风与你的行动有关。

  • 风a:向前踏出一步,狂风将你吹翻。

  • 风b:朝轮廓方向迈出没几步,你被狂风吹得单膝跪地。

  • 风b:你右掌撑着地面,狂风却停了下来。

  • 风c:你起身的一瞬间,狂风再度袭来。

你在「行为」和「天气」之间建构了一个新模型:「靠近轮廓时,会刮风;右掌贴地靠近,则不会刮风」,模型中的「行为」是输入,「天气」是输出,该模型允许你用「行为的状态」来预测「天气的状态」。为了验证新建模型的可泛化性,你又尝试了「正常靠近」「左手靠近」「右手靠近」这三个行为对天气的影响,所见的天气结果(风d),果然和模型预测一样。

事件 应用狂风模型

之后你根据新模型的预测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一路右手贴地,弯腰前行,终于平安地到达轮廓的正前方。

5.2 故事-根墙

事件 根墙a

然而你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眼前出现的并非城市,而是由无数条树根缠绕而成的一面巨墙,墙上的根茎有的粗如树干,有的细如蔓藤,虽不是严丝合缝,但也让人根本无法通过。

事件 根墙b

你双手趴墙,透过缝隙窥去,能感受到透来的凉风和渗出的青雾,可看到的却只有深邃的黑暗,不知道对面藏着什么。你不甘地绕墙而走,试图找到通往里面的道路。

事件 花蕾a

很快就发现有什么东西从不远处的墙里延伸了出来,跑近一看,是一个由众多树根旋转缠绕而成的锥形凸起,完全垂直墙面,锥顶还长着一颗紫色花蕾,在青雾中忽明忽暗,仿佛在向你招手。

事件 花蕾b

你没犹豫便伸出右手,还未等接触,花蕾突然绽开,包住你的右手,你顿时感到全身酥软,使不上力,好似灵魂被吸走了一般。

事件 花蕾c

随着一股荧光闪过,花瓣带动树根一同逆时针解开缠绕,张成了五条独立的大树根,又像巨手一样将你裹起,向内收拢,最终形成了一个圆球状牢笼,将你困在了里面,你急忙用双手去扒树根,却发现怎么也无法撼动,牢笼还在持续缩紧,此时你才后悔于自己的鲁莽,脑中浮现出被食人花吞掉的画面。

事件 花蕾d

好在牢笼在恰好能容纳你全身时停止了缩紧,可下一秒你就感觉自己双脚离地,缓缓上升,随后像夹娃娃机里的娃娃一样,被牢笼带入了墙内,眼前也瞬间被黑暗所填满,剩下的只有树根的震动与移动的摩擦声。你蜷缩着身体,生怕碰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不知移动了多久,黑暗渐渐褪去,前方的光点不断变大,牢笼也在墙外停了下来,五条树根一并展开,又缓缓缩进了地底,将你平稳地送到了墙的另一侧。

5.3 故事-黑影

事件 城市b

此时你也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景象,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墙内和墙外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的天空全都被乌云覆盖,鲜有光线透过,四处还弥漫着不祥的青雾,但依靠繁星般的灯光,你仍能辨别出远处并排伫立的分别是北京的天坛、罗马的斗兽场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只是这些建筑全都是由精密的机械结构搭建而成,表面看起来像电脑主板一样复杂,而且周围一片死寂,看不到半个人影和行车,这种强烈的违和让你感到非常不安,立马联想到外星人研究人类文明的场景。

事件 树根a

但更令你惶恐的,是身旁那些同样由机械所建成的巨构大厦,因为在大厦的底部,你看到无数巨型树根自地底钻出,盘踞缠绕于楼体,又像触手一样扎进建筑的窗内,肆意穿行,仿佛神话中的那些袭击商船的巨型章鱼,稍微想象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就令你不寒而栗。

事件 水晶a

而当你把视线移到大厦的上方区域时,竟看到一个个比两口棺材还大的巨型水晶,它们就像被镶在了大厦外壁,散发着湖蓝色的荧光,将整座城市映照得既梦幻又阴森。许多水晶上还有一道深邃的裂痕,青色的荧光雾源源不断地从裂痕中溢出,又像干冰一样缓缓下沉,带着一股雨后泥土特有的香气。

建模 水晶a

请基于上个水晶a段落中的信息,建构一个跟水晶有关的模型。其输入是「该城市中的任意水晶」,输出自选。

事件 水晶b

你一边仰望一边向前走着,完全被眼前的异象所吸引,却不小心踩到了什么,发出碎裂的脆响,你低头看去,脚下竟也是一个巨型水晶,该水晶已深嵌地里,几乎全被沙土所遮盖,要不是从内部透出微弱红光,很难被察觉,而此时红光正不断增强,直至“嘭”的一声,水晶瞬间粉碎,你没来得及反应,便整个人向后仰倒,掉落坑中。

事件 黑影a

尽管摔得头晕目眩,背部发麻,但你却拼了命地向外爬,因为你感到刚才下落时有东西正试图缠住自己,可就在你将要爬出之时,突然感到脚踝一凉,像是被一只从地狱伸出的手牢牢拽住,惊恐之下,你奋力乱蹬,传来的居然是金属的闷响。

事件 黑影b

这种不符合预测的声响,使你更加慌乱,不断大声呼救,双手死死抠着坑沿,奈何那股拉扯力实在太大,最终被硬生生拖入坑底,只在坑沿处留下两道又深又长的抓痕。接着你便感到自己被牢牢地压在地上,动弹不得,眼前的光线也被什么东西遮挡,只能模糊地看到一个肩挂青色荧光的黑影在晃动。

事件 结晶雾a

万分恐惧的你猛烈挣扎,可下一秒,大量的青色结晶雾从头顶倾涌而下,像沙暴一样将你无情活埋,你立刻感到面部阵阵发麻,四肢也慢慢僵住。

分析 建构危险模型

随着结晶的脆响不断传入耳鼓,周围的一切都慢了下来,你的脑中反复回想着墙上的花蕾脚下的水晶,你开始忽略二者的细节,仅保留共性部分,最终将二者抽象成了同一个概念:「未知」,又把被拖进墙内被拽入坑底抽象成了「危险」,并不由自主地建构出了一个最古老的模型「未知伴随着危险」,你开始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谨慎地应对这里的一切,明明在花蕾事件之后自己就应学到教训。

事件 结晶雾b

但如今为时已晚,结晶越积越多,你已被彻底封入其中,像被琥珀困住的昆虫,静静地躺在那里,发不出半点声响。

5.4 故事-相遇

事件 结晶雾c

你依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可对时间的感知已经麻木。不知过了多久,一点红光从外部透来,红光越来越强,随后又是“嘭”的一声,封固你的水晶碎成了粉末,一个人影显现于你的正上方,向你靠拢,你惊恐地一脚将其蹬开,左右扭动身子往后缩。

事件 男子a

“咳咳……是我把你从水晶里弄出来的,看清楚再踢。” 一个微颤的男性嗓音从前方传来,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你也明显察觉到这一脚和先前那脚的触感并不相同,这才冷静下来,抬头看向前方。

事件 男子b

只见一名和你穿着相同衣服的年轻男子微弓着背,边捂小腹,边直起身子,随后向你投来鹰般锐利的目光,其突起的眉弓和健硕的身形,在城市灯光和水晶荧光的衬托下,宛如黑铜雕塑般亮暗分明。

事件 黑影c

接着,男子瞟了一眼左下方,抬了抬下巴说,“攻击你的东西,在那呢。”

你疑惑地把头转向男子指引的方向,不禁上身一颤,地上果真躺着一个黑影。

“放心,它已经动不了了。” 男子看出了你的顾虑,解释道。

你站起身来,靠近黑影查看了一番,吃惊地发现躺着的竟是一名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中年男性。

事件 男子c

虽仍有疑惑,但你已经意识到自己踢错人了,而且当务之急是判断眼前的男子是敌是友。

于是你连忙向眼前的男子道歉和感谢,可他却当即打断了你,“感谢的话就不必了,只需要告诉我这里是哪,还有你我身上的衣服又是怎么回事。” 说完便蹬壁翻了上去,站在坑沿边缘注视着你。

分析 对方目的

可以看出,该男子对你并不信任,但既然他把你从水晶中救出来了,意味着他想要的并不是你的命,而是关于这里的信息,因此他所警惕的无非就是你是否说谎。同时,对于此时的你来说,他所掌握的信息也是你最想要的,是在陌生世界中存活的关键,你们对彼此都有作用。

事件 男子d

于是你站在原地,并未移动,先是告诉他你的名字,然后如实地讲述,你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醒来后就躺在荒漠,想找人问个清楚,便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对于身上的衣服也是一头雾水。

男子听后脸色渐缓,沉思了一会儿后,向你伸出右臂,“我叫陈知新,我们上来说吧。”

你注意到他的手心竟也有数字,且高达 419 点,你看了一眼自己手心里的 38 点,犹豫片刻,搭上他的手臂,借助平稳有力的拉拽,顺势踩踏而上,站在了坑沿边缘。

5.5 研究型学习

5.5.1 概念

研究型学习

在上面的故事中,你经历了 30 个新事件,获得了关于这个世界的更多经验,并利用其中的部分经验,学习到了两个相对完整的模型:「行为-天气模型」和「未知-危险模型」,而在这两个模型,以及「升降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学习过程中,你都是可泛化模型的创造者,像这种「学习者是可泛化模型的原创者」的学习方式,在本书中称为「研究型学习」或「创造型学习」。

注释 无需完美泛化

你所建构的这四个模型,其可泛化性未必是完美的,可能会在未来的故事中无法预测新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称这种学习方式是「研究型学习」。换句话说,并非只有创造出完美的可泛化模型的行为才叫研究型学习。

注释 无需从不存在

另外,你所建构的「未知-危险模型」,虽是很多人都已经建构过了的模型,但我们仍然称你的这一学习过程为「研究型学习」,因为在故事中,你对该模型的建构并没有借鉴其他人的模型,是独立完成的。

早期普遍度

对于多数高等动物,以及早期人类祖先,研究型学习是最普遍的学习方式。这些个体一生中所获得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他们自己独立搜集经验、建构模型、验证模型、更新模型所提炼而出的,都经历了学习的全部流程。

继承学习

当社会足够发达后,人们才在学习很多既有知识时,不必再经历全部学习流程,只需继承别人的知识即可,省略了对知识的发现步骤。这种学习正是从小接受教育的人所最熟知的学习方式,甚至在这些人看来,“学习”二字所指代的就是「对别人所创造出来的知识的学习」,但事实上,这只是学习方式中的一种,省略了对知识的发现流程,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接受学习」。不过由于这种学习方式未必需要等着他人教授,自己也可以「主动」去进行,“接受”二字有些不准确,所以本书将用「继承学习」来指代该学习方式,并把继承已有知识的学习者简称为「继承者」。

研究员

在人类的社会分工中,那些专门负责「创造新知识」的人也叫做「研究员」,其中的「研究」二字所强调的就是「寻找并验证可泛化模型的行为」。

现代普遍度

但不要觉得研究型学习是研究员才会做的事,距离普通人很遥远。事实上,如果从数量上来看,个体在一生中所获得的绝大多数的知识,都并非来自继承型学习,而来自研究型学习。因为只要个体和环境产生了交互,就会下意识地利用交互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学习(建构可泛化模型),来增加对世界的认识。

儿童的研究型 现代普遍度

比如,儿童从小对物理模型的学习,都是自己去尝试(婴儿在好奇心驱使下,会到处探索),去观察(婴儿看到新现象后,会惊讶地拍手),所建构出来的认识。即使是没有上过学的人,也都独自建构出了「东西扔到空中会落下」「开水溅到身上会烫伤」等物理模型。甚至当一些孩子到了学校,开始继承学习前人的物理模型时,会因为不同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等观点,和老师争论不休,恰恰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建构了关于物体运动的模型。

游戏中研究型 现代普遍度

又如,当人们玩一款新游戏时,很少会在没接触游戏的情况下,去查攻略(继承别人的模型),而是先自己探索,建构模型,完成关卡和任务。当没耐心了或实在难以通过时,才会去查攻略。

生活中研究型 现代普遍度

人们在看小说,看电影时,也都会对故事中的经验进行建模,总结出诸如“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等道理(因为未必是可泛化性足够强的模型,故这里称为道理),倘若在看完故事后,无法建构出任何新模型,都会觉得“看不懂”或者“没看懂”,并不是说观众没看懂故事里的事件,而是指没有学到新模型。另外,在阅读上面的故事时,你也可以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建构着关于“暗霞世界”的模型:城市是什么样子的,袭击自己的黑影是什么东西,陈知新又是什么性格。

举例 研究型学习

举出你在生活中的研究型学习的两个例子。

教育中研究型

在教育系统中,研究型学习和继承型学习有一个明显的分层:大学以前的学习主要以继承型学习为主,研究生后的学习主要以研究型学习为主。

误区 研究考生的误区 教育中研究型

这也是很多刚考入研究生的学生所不适应的地方,因为他们根据大学以前的学习经验,仍以为自己的毕业条件就是继承前人的知识来考高分,入学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毕业条件是创造新知识。

5.5.2 优劣

研究型重要性

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书本无法跟进如此高速的变化,也无法照顾到细节部分,倘若一个人仅会继承他人已创造好的知识,不会去主动发现新知识,那么在离开学校后,就会变得十分被动,和其他人的差距往往会越拉越大。

没读书的人 研究型重要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如华罗庚),也能很好地工作,有的甚至比大学生还要更胜一筹,也比较擅长察言观色,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关键就在于这些人能够自己创造新的可泛化模型,用这些模型来解决从未见过的新情况。他们没有获得通识教育的优秀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利用自身的经验来建构出优秀的模型。

发现学习

由于「自己发现并建构可泛化模型」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动物演化出的大脑特性,相比继承型学习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被人脑所接受,所以人们也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概念,用来刻意「再现」研究型学习的过程。

发现惯性 发现学习

比如,若你通过自己的观察、假设、验证来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话,尽管不能像牛顿一样作为创造者而留名,但也会让你的大脑对该定律的学习更加深刻。

研究型弊端

当然,研究型学习也有其弊端,毕竟需要经历学习的全部流程(搜集数据,提出假设,建构模型,验证模型,更新模型)。其缺点就在于「昂贵的成本」。

数据昂贵 研究型弊端

其中数据的搜集就非常昂贵。在暗霞的故事中,更是以生命为代价所获取的,自己亲自去探索暗霞、花蕾、水晶时,都险些丧命,所以在科研中,研究人员会使用其他人的数据作为建模材料。

需要试错 研究型弊端

可即使利用他人的数据,在建构模型时,也存在着运气成分,因为合理的猜想未必就会得到可泛化的模型,更多时候只能得到以偏概全的模型,所以不断的尝试与迭代在所难免,而验证环节也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引力波验证 需要试错

比如,引力波是基于爱因斯坦创造的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现象,而对于引力波是否存在的验证,消耗了人类昂贵的资源去观测。又如,你对狂风模型的验证,也付出了承担着再次被吹飞的风险。

过渡 经验不足

想必你也注意到了,在你经历的 30 个新事件中,有很多事件并没有被利用到,不足以建构出可靠的模型,关于“暗霞世界”的很多问题你都无法回答:为什么巨石和大地上会出现青色脉络?为什么机械城市中空无一人?建筑上的巨型水晶和青雾是怎么回事?水晶里的人又经历了什么?正常情况下,你只能先记住这些未用到的经验,希望之后能遇到更多的新经验,一起建构出可泛化的模型,就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一样。不过,陈知新的出现,提拱了另一种可能。

5.6 故事-讲述

事件 黑影d

逃出坑底的你,对这周围的一切仍充满疑惑,尤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袭击,你转头看向坑底,问陈知新,躺着的那个人死了吗。

陈知新收回右臂,眉头紧皱,“你没察觉出来?那是个 IA。尽管外表过于仿人,但 IA 那种特有的肢体动作,应该很容易区分才对。”

他的这番话让你更摸不到头脑,疑惑地追问,IA 是什么。

这时他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像是在打量一个不知手机为何物的古人,“车站、医院、餐厅都随处可见,还在疫情期间维持着整个社会运转的东西,你问我它们是什么?听着,这里到处充满了未知,你我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须抓紧时间,交换有用的信息。还有,别杵在这,我可不想自己刚救的人被砸死。” 说完,陈知新转身向左走去。

事件 水晶c

你听后立刻抬头仰望,透过层层青雾,看到自己的上方竟也是一座机械大厦,大厦的外墙附着着许多巨型水晶,恐怕刚才深嵌地底的那个水晶,就是从上面掉下来的,顿时浑身一凉,赶紧跟了上去。

事件 城市c

你问陈知新这是要去哪。

他指着大厦说,“看到上面的灯光了吧?被树根入侵的楼层,漆黑一片,可上层的灯却依旧亮着,我们顺着树根走到楼内,上面一定有什么线索。”

事件 讲述a

不过比起城市灯光,你更在意他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发现你的,以及水晶和青雾又是怎么回事,你没忍住地连续发问。

陈知新无奈地压了压手,“我知道你有很多疑惑,我也一样,所以我才说要‘交换信息’,记住,不要遗漏半点数据,从我先开始吧。”

之后他放慢脚步,开始了叙说,“原本我和我的小队正开车前往作战区域,途中却遭到了袭击,整辆车被巨大的冲击震翻,醒来后,就发现自己躺在陌生的街道上,无需呼吸,身上穿着奇怪的衣服,右手心写着 53,周围全是从未见过的景象。”

“但不论自己现在在哪,我都需要尽快与队友取得联系,因为这项任务对我很重要。”

“于是我到处搜寻,却连半个人影都没见到,反而不小心踩到了碎裂的水晶,好在我反应及时,并未坠入其中,可坑里居然爬出个 IA 向我袭来。”

“然而从服装来看,这个 IA 是用于快递配送的,而且国际早就禁止将 IA 用于任何武力任务,不论什么领域的 IA,都不应该具有袭击人的知识才对。”

“不仅如此,这个 IA 的肩上还有四颗青色水晶,我从未见过这种型号。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有人违背了国际公约。”

事件 讲述b

“谁都知道 IA 的学习能力有多强,所以我不打算冒险,刚想溜走,不料它突然向我飞扑而来,我只好侧旋身子,顺势从背后勒住它的颈部,试图以裸绞禁锢住它,就在我的右手将要握住它左肩外侧的水晶时,大量有关水晶的信息涌入我的脑海,从中我能明显抽象出三种从未见过的状态,这些状态在水晶中的数量各不相同,而此时水晶也开始发红光,直至爆破成雾,涌出大量的黑色流体,窜到我的手心,我翻手一看,上面的数字竟从 47 上升到了 66,而 IA 也瘫在了地上。 ”

“见到此状,我立刻去握它左肩内侧的水晶,将要触碰之时,感知到这颗水晶也有那三种状态,各状态的数量和上颗水晶的还不一样,而这次我的手心数值提升到了 93,IA 也再次瘫倒不起。”

“我意识到水晶可能是这个 IA 的弱点,当即用左手去握它右肩的水晶,却丝毫没有反应,IA 也恢复了行动,突然以惊人的怪力左右乱晃,我就像斗牛背上的骑手一样,被甩向了左侧,双脚离地,我连忙伸着右手去够它右肩内侧的水晶,可将要接触之际,我竟全身松软,瘫在了地上,一看手心,数值下降了 21 点,而这颗水晶的状态数和前两颗的也都不同。”

“随后,最令我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该 IA 从刚才的缠斗中,学会了我的招式和行动模式,逐渐能预测到我的下一个动作,很快我就被它用我的招式从背后绞住了颈部,无法挣脱,我奋力擎出右手,拼命向后去抓它右肩外侧的水晶,下一刻却绝望地感知到了刚才让我瘫在地上的三个状态数,本以为自己栽在了这里,可手心的数值竟提升了 21 点,身后的 IA 也没了力气。”

“趁此间隙,我立刻转身去触它右肩内侧的水晶,随着最后一颗水晶的碎裂,该 IA 终于停止了行动,我也疲惫地瘫坐在地上,再抬起微颤的右手时,看到数值已经变成了 132。”

事件 讲述c

“虽心有余悸,但为了以后能再次应对这种袭击,我强迫自己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以搞清楚 IA 是如何被制服的,尤其是「水晶的三个状态数」与「手心数字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说完,陈知新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地面上写出了五行内容:

  • 10,11,19(左肩外) -> 升 19 点(47 至 66)

  • 11,18,27(左肩内) -> 升 27 点(66 至 93)

  • 09,14,21(右肩内) -> 降 21 点(92 至 71)

  • 09,14,21(右肩外) -> 升 21 点(69 至 90)

  • 18,26,42(右肩内) -> 升 42 点(90 至 132)

然后转头看向你,食指在第三、四行反复摆动,“注意到这两行了吧,相同的状态数,手心数字却先后出现了一次降、一次升,两个相反的情况。意味着,应该还有「额外因素」与「手心数字的升降」有关。”

“这也是当时令我十分在意的一个细节。于是我边回想,边重复刚才做过的动作,想要找出这个「额外因素」,就在我摆出「裸绞并握水晶」的动作时,周围的青雾不断地向我掌心聚集,从我手心里汲取黑色流体,凌空凝结成了一块水晶,我能感知到这颗水晶的三个状态数正从零开始增长,而随着水晶的变大,手心的数字也在相应下降。”

“我当即停止了动作,状态数停在了 5,6,9,水晶也掉到了地上。我疑惑地伸手去捡,刚要触及,却又感到全身乏力,这颗水晶的体积增大了一圈,我翻手一看,手心数值竟降了 9 点。”

“我再次去捡,水晶突然开始发红,爆成了雾,抬手再看,下降的 18 点又升了回来。”

“我盯着手心,思索着刚才的现象,习惯性地向内抓拢五指,发现掌心直接开始凝结水晶,停止发力后,水晶落入了手中,什么都没发生,我微微伸展五指,水晶又爆成了雾。”

“此时我终于搞明白了,原来这个「额外因素」就是「右手五指的伸弯」。

事件 讲述d

“明白了这一点,我便可以建构模型了,于是我以「五指的伸弯」「发力状态」「感知到的三个状态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也就是「预测的依据」,以「手心数字的升降」「升降的大小」「水晶的变化」「伴随的现象」「敌我的反应」作为「模型的输出(变量)」,也就是我想要「预测的对象」,结合刚才的那些经验,反复归纳,最终建构了以下几个模型:”

“首先是那水晶三个状态数之间的模型,尽管我看不出它们是什么,但我还是以「面」「点」「棱」来称呼这三个状态,因为它们刚好也符合「欧拉定理」,也就是「面数 + 点数 - 2 = 棱数」,我称该模型为「三态模型」。”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预测右手如何影响水晶」的模型。为了方便,我引入了一个「中间概念」,称它为「黑色流体的收放」,以该变量为「中间输出」,建构了一个「子模型」:

  1. 右手靠近水晶后,五指「伸展」「发力」,若水晶棱数为「偶数」,则右手会「吸收」黑色流体,否则会「释放」黑色流体。

  2. 右手靠近水晶后,五指「弯曲」「发力」,若水晶棱数为「奇数」,则右手会「吸收」黑色流体,否则会「释放」黑色流体。”

“我将该子模型命名为「收放模型」,利用该模型,我可以先去预测「右手是吸收黑色流体,还是释放黑色流体」,然后再根据「黑色流体的收放」情况,来预测「手心数字的升降」「升降的大小」「水晶的变化」等信息。不过,“黑色流体”还是有些拗口,我就简称它为“黑线”了,于是我建构了第二个「子模型」,该模型则是以「手心黑线(黑色流体)的收放」作为输入,来预测会发生什么:

  1. 若「吸收」发生,则手心数值会「上升」,大小为水晶的「棱数」,水晶会「发红并化成雾」,「IA 会乏力」。

  2. 若「释放」发生,则手心数值会「下降」,大小为水晶的「棱数」,水晶会「增大一圈」,「我会乏力」。”

“我将其命名为「触晶模型」。如果「收放模型」和「触晶模型」有效,我便可以将二者组合起来,预测「以后如何应对这类袭击」了。”

“此外,我还建构了一个模型,就是「当右手靠近的不是水晶,而是青雾」时的模型:

  • 右手靠近青雾后,五指「弯曲」「持续发力」,则会「开始释放」黑色流体,「停止发力」时「停止释放」,而「吸收」了黑线的「青雾」,会「凌空凝结成水晶」。”

“我称其为「触雾模型」。但其实也可以把「青雾」看作是「棱数为 0 的水晶」,刚好也符合「收放模型」的关系,只是接触青雾时,是通过五指持续发力来控制,而非水晶那样瞬间发力。或许水晶和青雾就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不过二者的关系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探明。”

“为了验证这些模型的可泛化性,我仔细……”

事件 实践a

听到这里,你终于忍不住打断陈知新,表示自己没听懂,什么「触晶模型」「触雾模型」的。

陈知新这时蹲了下去,右手靠近青雾浓重的区域,弯曲五指,你亲眼看到青雾凝结成了水晶,数秒过后,他伸直五指,左手接住下落的水晶,起身递给了你,“这颗水晶的三个状态数为 7,10,15,你来试试吸收它内部的‘黑线’。” 他看着你说道。

你右手接过水晶,什么都没发生,但当你五指弯曲时,果然吸收了水晶的黑色流体,也就是他所说的“黑线”,数值因此提升了 15 点。

事件 名称a

你也惊奇发现,陈知新所说的“黑线”正是你触碰暗霞时所出现的“线状流体”,而水晶的前两个状态数,就是你之前抽象出来的「弦数」和「环数」,只是你们的叫法不同。

事件 更新a

不过,根据你所建构的「升降模型V2」,当「弦数 + 环数」为奇数,手心的数值是被预测为「降低」,可这次却提升了。你回想起自己当初在用右手靠近暗霞后,都有下意识地用力伸展五指,看来「升降模型V2」忽略了「五指的伸弯」和「是否发力」的因素,恐怕当初所有的暗霞都可以被吸收。

事件 更新b

你也回想起自己当初有发现第三种状态,但并没有对其进行抽象,也并未使用该因素作为预测「数值变化量」的输入。尽管你建构的「数值模型V2」也就是「数值变化 = 弦数 + 环数 - 2」可以正确预测,没有忽略什么,可若直接用第三个状态数来预测,会更加简洁。

事件 讲述f

但你依旧不明白「水晶」和「暗霞」为何都有“黑线”,为知道更多,你迫切地让陈知新继续讲。

陈知新嘴角微扬,“从表情可以看出,你已经有了新的发现。”

“说到哪了?哦,为了验证这些模型的可泛化性,我仔细巡视了一下四周,果然如我所料,身旁还有两个深嵌地底的巨型水晶,我在最近的一颗水晶旁蹲下,右手缓缓靠近,感知到这颗水晶的「面,点,棱」为「60,92,150」,于是我伸展五指,一切都如「触晶模型」预测的那样,强烈的红光过后,手心数值上升了 150 点。但化出的青雾中慢慢显露出一个黑影,发现也是个 IA,只是不同于袭击我的那个,这一个的肩上没有水晶,且一动不动。我又吸收了另一个巨型水晶,内部的 IA 也都是相同情况,恐怕这些 IA 的能量并非电能,而是来自黑线,通过肩上的水晶来持续输送。”

“不过,为何每个水晶内都封着一个 IA,巨型水晶又是从哪来的。这些疑惑令我本能地向上望去,这才发现,四个水晶的上方是一座望不到顶的大厦,高得令人心脏发慌,大厦的外壁也能看到巨型水晶,或许这四个水晶是从上方掉下来的。可外壁上的水晶又是谁凝结上去的?还有自己右手的凝结能力、身上的衣服,以及无需呼吸的特点又都是怎么回事?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在仍有灯光的大厦上层。”

“但进入大厦的入口都被树根堵死了,四处观察后,我认为最可行的方案就是顺着大树根从窗口进入,也就是这个时候,右侧传来了呼救声,我迅速跑到大厦的拐角处,看到大量的青雾正向地下聚集,等我过去吸收了水晶后,就在坑底发现了你和另一个 IA,想查看你是否活着,却挨了一脚,之后的事你也知道了。”

事件 树根b

这时陈知新停下了脚步,你发现到你们也已经绕过了拐角,到了大厦的另一面,他拍了拍右手边的巨大树根说,“这里的树根长得还算平稳,我们爬上去,应该可以走到七楼的那扇窗户。你凝结一块水晶给我。” 说完,他双手一撑,踩到了大树根上。你把凝好的 8 棱的水晶递给他后,也翻了上去。

事件 材料a

陈知新用水晶在脚下的树根上刻了个叉,“轮到你来讲述了,同时留意脚下。” 说完便小心地顺着树根向上走。 于是,你边跟着他,边讲述自己的遭遇。

你告诉他自己一觉醒来,便出现在了荒漠,无需呼吸,手中有数字,且十分饥饿,当你讲完你建构了「升降模型V2」和「数值模型V2」,解决了饥饿问题后,陈知新突然停下,回头问道:“数据呢?刚才你只说了模型,但那些‘暗霞’的‘弦数’和‘环数’都是多少?我不是说了‘不要遗漏半点儿数据’吗。你以为我刚才为什么啰哩啰嗦说那么多,连做过什么动作都讲给你?难道我会不知道用几句话概括更为轻松?”

事件 时空a

你赶紧补充了两个情况的数据,并表示其余的实在想不起来了。

陈知新无奈地摇了摇头,“你最近一次的新义考成绩是多少?”

从遇见陈知新开始,他便接连提到「IA」和「新义考」这两个你并不明白,却又被他认为是常识的词汇。你早就怀疑自己和陈知新不属于同一个时空,本想问他“新义考”又是什么,不过回想起你问 IA 是什么时他的反应,你立刻将问题改成了:他的出生日期是什么时候,以及第 45、46 任的美国总统都是谁。

陈知新不解地看着你,“2061 年 4 月 22 日,总统分别是川普和拜登,怎么了?”

你激动地告诉他,自己来自 2023 年,第 45、46 任的美国总统也是川普和拜登。

陈知新惊讶地打量着你,“你是说你来自过去?哈,有意思。“ 说完便继续向前走。

果然他的笑声带着戏谑,不过你也预料到了他的反应,并没再说什么。

事件 应用触晶模型

这时,你们也已经沿着树根来到了七楼的窗边,陈知新侧靠着身,右手示意你靠后,左手在前紧握水晶,对准玻璃的左下角猛烈砸击,玻璃虽裂成了蛛网状,可并未穿透,他又砸了半天,才打出个勉强能塞入水晶的小孔,气愤地抱怨道,“这是什么玻璃?都裂成这样了还不掉!” 接着又将掉落的玻璃碎渣踢向楼下,“没办法,我们只能另寻入口了。”

你对他说让你试试。

陈知新听后,有些不满地将水晶撂在你的手里,“你还不相信?你试吧,估计连一个孔都砸不出。”

不过,你并未砸玻璃,而是将水晶塞进小孔,右手用力弯曲五指,水晶瞬间变大,小孔也被撑开了。

陈知新快步走上前来,摸了摸变大的水晶和小孔,“还可以这样用?” 他转身看向你,对你的看法似乎略有改变,“剩下的让我来吧。” 接着他反复给水晶注入黑线,终于撑出了一个大洞,然后站到一旁,“你把这个大水晶吸收了,再凝个小的。”

你吸收了水晶后,数值瞬间上升了 128 点,加上所剩下的 31 点,能支撑更久的探索了。随后你带着新凝出的 12 棱水晶,和陈知新一起从洞口爬了进去。

5.7 继承型学习

5.7.1 概念

继承型学习

在上面的故事中,你虽未亲身经历,但也获得了「收放模型」「触晶模型」「触雾模型」等知识,只不过这一次,这些知识的创造者并非你本人,而是陈知新,你是从他那里了解到的这些模型,并试图在自己脑中将其建构出来,像这种「学习者是可泛化模型的继承者」的学习方式,在本书中称为「继承型学习」或简称为「继承学习」。

继承的难易

尽管继承学习是学习「已经被建构过的知识(可泛化模型)」,但继承者仍然需要在自己的脑中经历「建构模型」的过程,需要继承者的主动参与。同时,继承者的建构过程也并不会比原创者的建构过程更简单,继承学习仅仅意味着:可以不必像「研究型学习」那样经历「搜集数据」「提出假设」「建构模型」「验证模型」「更新模型」全部的学习流程,因为「搜集数据」「提出假设」「更新模型」这三个环节已经被「研究者」完成了,但没有人可以替继承者完成「在自己的脑中建构模型」的环节,至少目前还没有这种神经科学技术。

继承的流程

继承型学习需要完成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建构模型」,也就是利用「学习材料」,在自己大脑中建构出可泛化模型。另一个是「验证模型」,但与研究型学习中的验证不太一样,继承学习中的验证主要是「判断自己脑中所建构的模型与要继承的模型是否一致」,而研究型学习的验证主要是「判断所提出的模型是否正确全面地反映自然」。

高中学习 继承的流程

比如,在初高中的学习中,上课听讲和做练习题等环节是「建构模型」,而自我检验和学校考试等环节是「验证模型」,后者也是学习的一环,并非只有看书或上课听讲才是学习。在继承型学习中,「建构」与「验证」会交替进行,直到继承者脑中所建构的模型足够的接近要继承的目标模型。

继承的程度

另外,继承者对某一知识的运用可以超越其原创者。实际上,很多知识在被创造之初,创造它的科学家也不知道该知识有什么用,往往是继承者将该知识的潜力发挥出来的。这是因为知识的原创者(如科学家),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并验证了反映自然规律的模型」,而非「对该模型的掌握有多么强」。

陈的刮目相看 继承的程度

比如,「触晶模型」是陈知新所创造的知识,但他也没有想到可以用该知识来撑开玻璃,作为继承该知识的你却运用到了这一点。

运动员与教练 继承的程度

又如,很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某项技巧继承于教练,但对于这项技巧的掌握程度,又常常超过教练。

科学家与工程师 继承的程度

在社会分工中,也有两个不同的职业称呼,来强调知识的「创造」与「运用」。我们已经知道专门负责创造知识的人被称为「科学家」,而专门负责应用既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人却被称为「工程师」。

教授

故事中,还出现了另一个常伴随继承型学习一起出现的行为:「教授」,也就是「帮助其他个体实现继承型学习」的行为。帮助的方式有很多,「提供学习材料」只是最基本的帮助方式,除此之外,还有:

  • 兴趣激发:引起继承者对同类问题的关注与好奇,让其意识到为何要去建构该问题的知识,产生动机

  • 误区纠正:继承者并不是白纸,往往已经建构了认识,所以还指出和纠正继承者既有的错误认识和假设

  • 定制材料:当继承者无法理解所提供的基础材料时,针对继承者个人的特点,定制化,个性化地提供新材料

  • 理解引导:材料中往往有多种关系,需要引导继承者去关注目标知识相关的因素,防止理解偏了

  • 理解验证:验证继承者基于新材料所建构的模型是否是要继承的目标模型

惯性的教授 教授

比如,初中物理堂上,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教授者)会先提问“为什么会见到抽出桌布后上面的酒杯还留在桌上的现象?”,引起学生(继承者)对该类问题的关注与好奇;但多数学生已经根据平时经验,建构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模型,因此老师还会指出和纠正该误区;随后提供实验现象和归纳总结作为「基础材料」;假如体育委员无法理解该材料时,老师又会针对体育委员爱踢足球的特点,用足球相关的例子和他容易理解的描述来讲解,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新材料;为防止该同学仅关注足球的输赢,而忽略要学习的知识,老师还会引导他去关注例子中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因素;最后会问一些该学生没见过的同类问题,验证学生是否正确建构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模型。

陈的教授 教授

故事中,陈知新只给你提供了基本的学习材料,并没有根据你的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讲解和例子,如果跟其他人讲,他也会讲相同的材料。不过,陈知新给了你一个新情况,允许你去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建构出了「触晶模型」,是否可以利用该模型来吸收“状态数为 7,10,15 的水晶”。

注释 传授与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继承型学习」经常伴随着「教授」,但并不是说,必须旁边有人教授才可以进行。只要曾经有人直接或间接地留下过学习材料,继承者可以利用该学习材料独自进行继承型学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偷师,某人可以在未经过原创者允许的情况下,将其厨艺、篮球等知识学到手。

材料多样

学习材料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字记载、录音录像、口头表述、亲身示范等。

陈的材料 材料多样

比如,陈知新在教授时用到了口头表述,也在地上写出数据和文字,还为你提供了一个实践机会去验证新情况,让你吸收“状态数为 7,10,15 的水晶”的黑线。

5.7.2 优劣

你和陈的交换 继承学习的优点

在故事中,陈知新和你彼此并无好感,但你们却不得不合作,因为你们都需要对方所掌握的知识,来预测危险。倘若你和陈知新没有交换知识,之后将寸步难行,极有可能在下一次探索中,就因无法预测未知危险而丧命。

继承学习的优点

毕竟受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个体通过亲身实践所能获取的经验,以及利用这些经验所建构的知识都是有限的。继承型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跳过上述昂贵的探索发现过程,用很低的成本获得「其他个体以生命为代价所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合理性怀疑

当然,继承型学习的问题,也恰恰是跳过亲身实践和发现过程所导致的。这种跳过,会让继承者难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建构概念和模型,对知识的建构不深刻。

怀疑数学概念 合理性怀疑

比如,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继承学习,由于跳过了发现过程,他们往往不明白为什么要抽象出「函数」「线性组合」「空间」等概念,甚至怀疑这些概念的必要性,导致对这些概念的建构不深刻。

不认识实例

同时,因为没有经历「从现象将概念抽象出来」的过程,继承者也容易出现,只记住了概念的名称,却不认识概念在现实中的实例,难以运用与该概念有关的知识。

不认识对数 不认识实例

在故事中,「弦」和「环」是被设定为“能从暗霞中抽象出来的属性”,读者是在这个设定的基础上建构「升降模型」的,依然可以建构出来,但由于「弦」是设定的概念,并不与现实相对应,读者自然也无法将「升降模型」运用到现实。

很多学生在继承学习数学知识时,会出现相同的困境,导致所继承的数学知识就好比空中楼阁。比如,有学生学习了「换底公式」后,无法将公式运用到现实,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明白公式,而是对「对数」概念的理解不牢,他们欠缺「从现实将对数概念抽象出来」的训练,当在现实中遇到对数概念的实例时并不认识,只有给他们对数符号时,他们才知道这是对数,才会用换底公式,就像故事中的「弦」那样,缺少从“概念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对应,所以才无法将「换底公式」运用到实际。

这类现象在数学教学中特别严重,导致很多学生都觉得初中以上的数学都没用。

实践补全

不过,「继承型学习」中的「模型合理性怀疑」和「不认识概念实例」等问题,只有当继承者止步于实践时,才会出现,只要在继承型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就不存在缺陷。

5.7.3 教育

语言文字优势

人类能从无数的高等动物中脱颖而出,拥有惊人改造力的原因,正是「对继承型学习的极大运用」。诚然,其他高等动物也会运用继承型学习,还存在教授行为,但语言和文字的发明,让其他高等动物再也无法缩小和人类的差距。

生物的基本趋利避害能力都来自于「演化」,演化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学习系统,它通过「群体试错」,以个体的生死为代价,来建构模型,并将模型存储于基因中,一代代继承和迭代。像新冠病毒便是依靠这种群体学习方式来建构适应环境的模型的,其个体并不具备学习能力。

高等动物虽拥有个体学习能力,能在大脑神经网络中建构模型,但这些模型会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然而,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允许人类将个体所获得的模型存储于语言中,即使人类个体死亡,也可以依附语言,将这些模型代代继承和迭代,让人类在体外获得了第二套学习系统,这为人类充分发挥继承型学习的优势奠定了基础。当代人与古代人在生理上并不存在特别大的差异,真正让现代人拥有更强改造能力的,恰恰是这套学习系统中所积累下来的知识。

你和陈的分享 语言文字优势

设想一下,如果你和陈知新都不会语言,不会文字,那么你们就无法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彼此,陈知新也无法在地上给你写出五行数据,你甚至都没有办法将过去所获得的记忆和模型,告知给未来的你自己,记忆和模型无法累积的,你会很轻易地在探索过程中丧命,多少条命都不够用,更别提搞清这座城市发生过什么了。

教育优势

在所有的高等动物中,只有人类会对新生个体或特定的成年个体,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长期的教授,形成了一种人类独有的社会活动:教育。而教育的出现,进一步发挥了继承型学习的优势。

过渡 负面影响过渡

关于教育的意义,不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然而,糟糕的教育模式却会人为制造出「继承型学习原本并没有的缺陷」,因为教育也要符合人脑演化出来的生理特性、符合人脑认识世界的规律,违背了规律的灌输,自然会带来糟糕的后果。很遗憾,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就存在不足,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便是:弱化一部分学生原本就有的学习能力。为什么会这样?

描写 学校生活描写

人类婴儿自出生后,会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互,这碰碰、那摸摸,观察所发生的一切,并利用交互得到的经验,建构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很快就能下意识地完成抽象和归纳,自行学会「跌倒会感到疼痛」「冒烟的水会烫嘴」等知识,这种学习能力以及孩子旺盛的好奇心是人类经过数亿年演化所形成的生存本能。

正当孩子运用这种学习能力来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差不多 5 到 8 岁时,就会被送到学校,每天从早到晚,一节接着一节坐着,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家做作业,有的还会被辅导班塞满课余时间。

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反复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并没有人给他们解释「什么是学习」「怎么学习」,孩子只能根据眼前现象来自行归纳,于是不少孩子便把自己每天在课堂上所做的“听课和看书”归成“学习”,其他行为统统归为“贪玩”。他们也不清楚「怎么听课和看书」,不明白继承型学习中,要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只能再次根据「什么行为让自己得到了夸奖」来寻找答案,当家长向亲朋炫耀孩子能背古诗或小九九时,往往就让这些孩子把「怎么听课和看书」等同于“背下书中和老师讲的内容”,那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怎么提升学习能力”自然就变成了“怎么提升背诵记忆能力”。

更可悲的是,这些孩子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为什么会被莫名其妙地送到学校,还要每天听课、做作业、去补习,背诵自己平时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于是他们都会问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这是一个在故事中的你和陈知新永远不会去问的问题,因为你们非常清楚,学习是为了获得预测未见的能力,为了生存。但这些孩子对学习的认识被局限在了校园和书本,无法将校园中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学习联系在一起。

孩子虽然不喜欢也不理解,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不得不强迫自己继续做这些事。差不多到初中阶段,在这套教育模式下经过一年又一年的“规训”的学生,大致会出现以下几种反应:

  • 小部分孩子:先天学习能力因为其他幸运的因素被较好保留,同时还能适应随后的高中教学,一路稳步升学,是这套教育模式所筛选出的优胜者。

  • 小部分孩子:始终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逃避或对抗,是这套模式的淘汰者。

  • 大部分孩子:先天学习能力被逐渐弱化,或多或少被记忆和背诵所取代,由于方法错误,自然也难以适应随后的高中生活,成绩平平。

等到高中毕业,在学校所形成的片面学习认识,会持续影响孩子的余生,以后每当想要“学习”什么时,就习惯性期待别人的教授,习惯性记忆别人的总结,对现象和数据越来越不敏感,比如,就有习惯了高中教学的学生,曾在上大学实验课时说“实验是在浪费时间,不如赶紧写出知识点让他们去记”。就包括上面的故事,很多人都看不进去状态数到底是什么,不想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规律,只想快速看到作者的总结。这一现象就像被动物园饲养的狮子,从小到大吃的都是送到嘴边的食物(类比前人总结好的知识),以至于不认识野外的食物(类比自己身边的知识),忘记了如何自己获取食物,独自生存的能力逐渐退化,无法再回到野外了。

随后,当这些孩子为人父母之后,又会以自己对学习的认知去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断循环下去。

存在负面影响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都是环境在起主导作用,是这种教育模式所形成的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形成了对学习的片面认识,好老师的引导,父母的引导,可以避免这种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利用教育模式中的积极部分,只是并非所有孩子都能这样幸运。

概括 负面影响概括

不适宜的教育模式所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很多,这里简单概括成四类:

  • 局限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 使学生混淆科学与权威

  • 使学生混叠验证与选拔

  • 使学生搞错学习的对象

每一类都有非常多的具体体现,无法一一列举,所以只提几个有趣的现象。

现象 更爱打游戏 负面影响概括

不少学生会问,为什么人脑对于学习没有演化出像看电影和玩游戏那样强烈的欲望。

但实际上,高等动物早就演化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因为学习是动物必不可少的行为,它允许动物建构模型来预测未知,躲避危险,新生个体的好奇心就是学习欲望。

不过,探索未知往往伴随危险,像你在故事中就差点因踩到水晶而丧命,但为了获得经验,又不得不去探索未知,于是生命演化出了一种特别的学习形态,一种既可以探索未知,又可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学习形态,那就是游戏。

游戏是高等动物,尤其是捕食者所特有的行为。也就是说,游戏其实比书本学习,更加贴近动物在自然生存状态下的学习,而人类喜欢探索游戏的欲望恰恰就是学习的欲望。

反观应试学生认知中的“学习”,往往是一种强迫自己记住所有内容的背诵行为,大脑并不认识这种“学习”。所以当学生把游戏和这种“强迫自我的行为”放在一起时,潜意识当然认为游戏更重要。

如果想要让大脑产生对看书的欲望,那么最起码,看书的人自身要运用符合人脑认识规律的看书方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强迫自己记忆所有内容。

现象 科学正确吗 负面影响概括

由于普鲁士教育模式还注重对学生服从性的规训,课堂上的老师本身就带有一种权威,学生起初可能还会对自己不同意的知识提出质疑,但久而久之往往会形成一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的心态,再进一步就是形成“科学是权威说对的东西”的认知。

所以我们常常会见到学生问同一类问题,那就是“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其实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是“科学是权威机构判定为对的东西,那么权威就不会犯错吗?”

可实际上,科学是一套建构可泛化模型的方法论,你在故事中不断通过实验来迭代模型的方式就是在运用科学。它不是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也有自身的缺陷,只是科学是人类目前认识客观世界最好的一种方式,尤其强调一种不断证伪的精神,反复去更新既有知识,所以才被提倡。

现象 唯一真理 负面影响概括

同样是因为长期以老师为准的规训,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知识是被权威认可过的唯一真理”的认知,认为所有的概念和名称都是统一的。

可实际上,即使是同样使用科学这套方法论的科学家们,经常会吵得不可开交,提出的假设多种多样,对概念的定义,以及名称的使用十分不统一。比如,对“什么是知识”的定义就不统一,对“什么是生命”的定义也不统一。又如,在语言学、医学、人类学中都有用到模态(Modality)这个名称,但这些领域用“模态”这个名称所指代的概念并不相同。就像对于同一个概念,你用「弦」这个名称来指代,而陈知新却用「面」这个名称来指代。还有,中医用“肾”这个名称所指代的概念也不是解剖学中的肾脏。这是语言本身就具有的特点,并不会妨碍交流,因为人脑有能力判断出对方的用词是否和自己的指代一致。

但长期习惯了“权威教学”、认为所有的概念和概念名称都是统一的学生,看到别人没有用他们所使用的名词,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对方“违背了真理”。他们也很容易单纯依靠名称来判断意思,不考虑语境,望“词”生义。比如,当他们看到中医理论中的“肾”字时,会误以为解剖学中的”肾脏“器官,产生误解。又如,当他们看到医学和刑法中的“轻伤”,很容易就理解为“不重的伤”。

这种认为“所有概念和名称都统一,不考虑语境”的习惯,会影响这些学生以后阅读书籍时对实际意思的理解,也很容易让他们在将来被不良媒体和别人用心的人用语言游戏所误导。

现象 畏惧考试 负面影响概括

由于教育系统还起着“上升渠道”的选拔作用,考试的分数会被用来评估学生的能力,以此决定他们是否被分到重点班级,是否能进入重点大学。这种依靠分数来选拔的环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把「考试」与「选拔」关联在一起,而不是把「考试」与「验证」关联在一起,形成一种害怕考试失败,逃避考试的心理。

然而,在纯粹的学习中,考试并没有选拔的属性,做题和考试只是一种「学习的验证」,不论是犯错,还是没犯错,都会提供反馈信息,给大脑提供学习的改进方向,帮助学生建构出更好的知识。比如,在故事中,最初你根据四个暗霞经验,建构了升降模型V1,然后用该模型去预测两个新情况,一次正确,一次错误,相当于做了一次考试,而这两次验证,都给你提供了反馈信息,尤其是预测错误的那一次,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更加宝贵,它让你明白自己当前的模型还有缺陷,让你有了更新的方向,随后你利用犯错所提供的新材料,对升降模型进行了升级,才建构出了可泛化性更强的升降模型V2。也就是说,学习中的考试,考试中的犯错,恰恰是「对学习材料的进一步获取」,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生所要继承的科学知识,也正是在一次次犯错和证伪中更新迭代出来的。可应试教育系统中,考试同时具有的选拔属性,让学生有一种变得害怕考试失败,逃避考试的倾向,不少学生宁可把前人的总结背诵十遍,也不愿意去做验证,害怕自己做错题,这种心理让他们一次又一次放弃了宝贵的学习材料。

为什么说这种心态是起选拔作用的教育系统所附加的呢?因为孩子在非校园学习中,根本不怕去验证自己,没有害怕自己评估受损的心理负担。比如,这些学生拿到一款特别难的游戏,他们会十分兴奋地去尝试,再基于失败的结果调整自己的策略,根本不在意自己做错了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要验证自己新调整的策略。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把对「学习的验证」与「自己的评估」混叠,不仅不担心自己在验证中暴露错误,甚至还会为了得到验证(考试),而掏钱(投币游戏机)再购买一次额外机会。

现象 搞错学习对象 负面影响概括

糟糕的教育环境所带来的最坏影响,还是在于让学生搞错了学习对象,不知道要继承什么,以及如何继承。加上他们习惯了老师的教授,学校又从来没有教过他们「如何学习」,导致他们离开学校后,不知道该如何阅读书籍,如何获取知识,一直把「知识的文字描述」甚至是「知识的名称」当成了「知识的本体」,并停留在“全都记下来”的粗暴层面。

可实际上,概念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所有认知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搭建起来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学习的对象,首先就是前人所建构的「概念」,随后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中,继承前人的概念也就是继承前人的一种抽象规则(如何将不同事物抽象成同一类事物)。比如,继承「论据」这个概念时,不是去记忆“用以协助支持论点的证据、理由、材料等”等文字表述,而是去思考,世界上有那么多文字,到底是基于一种什么「抽象规则」,才能把两个截然不同的句子视为一类叫做“论据”的事物。又如,继承「网红」这个概念时,要去思考,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到底是基于一种什么抽象规则,才能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视为一类叫做“网红”的事物的。把这个「抽象规则」建构出来,能够准确判断没见过的事物是否属于这个概念,才算学会了这个概念。「惯性」「力」「能量」「对数」「真数」等概念的继承学习也都是如此,继承前人创造的概念,本质上是继承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然后是继承「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其实也是在建构一个「规则」,去理解「一组概念是如何随着另一组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需要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如何随着「物体的受力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建构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变换规则」。又如,故事中的陈知新要学习你的「升降模型」时,也是去理解「弦」和「环」的状态是如何影响「升降状态」的。

教材上的那些文字表述都是帮助学生建构这种规则用的,除了文字,还可以用其他形式的材料(本书会在后面详细讲解)。

然而,那些童年受教育模式影响、认为“学习就是把书中和老师讲的内容背下”的学生,很容易只是把概念的名称和概念的定义记忆了下来,没建构出概念的抽象规则,尤其是数学概念,导致他们越学越吃力。

不仅如此,等他们长大想学习什么新知识时,还是惯性地去阅读材料,并希望背下来,一辈子都没明白该如何利用文字来建构知识。

历史 现代模式起源 学校生活描写

有关糟糕教育模式的其他负面影响,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事实上,这种被大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教育模式也只是近 200 年才出现的产物,首次出现于十八世纪,由普鲁士人实施,他们发明这套教育模式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是批量制造易于管理和服从权威的“螺丝钉”,成为合格的工人。

这种教育模式非常符合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然而却不再适合当下。在市场变化速率越来越快,行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当今社会,岗位被迅速更替,人们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前半生继承既有知识,以后终身都依靠这些知识来生存,不得不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来学习新知识,一生会有多次转岗和转行,不得不依赖于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

应对 应对办法

其实国家也一直在推动教育改革,提高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但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教育问题更为复杂,是多方因素杂糅后的结果,还同时起着“上升渠道”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法在短期做出巨大改动,个人想要及时应对未来的变革,就只能依靠自己去纠正之前形成的学习误区,恢复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本书所要起到的作用。

过渡 方式视角引出

上面提到过,孩子在被送往学校时,并没有人给他们解释「什么是学习」「怎么学习」,接下来本书就将进入到「怎么学习」这个问题的核心,从「方式视角」来看看学习的种类。

还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章,未完待续。 等待配音、配乐、配视频,以及后续内容。

讨论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