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及其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和讨论使用。未经授权,严禁用于商业用途或再分发。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确保原作者的权益。
本视频内容的所有权归原作者 YJango 所有,我仅将其拆分以便更易观看。所有其他权益均由原作者保留。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在社群内联系 Gearless Joe 。随时欢迎联系。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嗯。能听到吗?正好用我们的这个播放器来讲,我就列了下大纲。因为每次我们在直播或者讲课的时候,这个学习者他的信息会非常不对称,他不知道这个演讲者他会讲什么内容。所以我这今天稍微改一下,我直接告诉你我接下来整个会讲什么东西。然后你可以提前预习一下,就是有一种感觉,我接下来要怎么听。
我们今天讲的是那个关于动机系统。就大家一直在问,怎么样让自己建构这个,就是发自内心我想要学习的这么一种环境。然后可以让自己疯狂地像打游戏那样的学习下去。是关于这么一个问题。我是没有办法把那个所有的全部给大家讲干净,我只是讲一下大家在试图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误区。
所以这块呢,我刚才讲的指的是内驱动力,而不是说你为了想要考上好大学,然后你强迫自己去学习。而不是指这种,而是你像打游戏那样的、发自内心的,你想要去学某样东西。你怎么样去做到?怎么样去制造这么一个环境?
这里面首先是一个误区,是大家看了那么多关于这个学习动机的视频,会觉得"我只要给自己构建足够好的反馈,我就可以持续的学习下去"。是不是很多人都这么想的?有多少人会这么想?我看看。在那个聊天当中,大家可以发表一下。就是我看下有多少人是这么想的。就你觉得你学习动机不足,是因为你缺少这个反馈,就是你的环境不好,或者是觉得你的环境不好。然后只要给你好的环境,然后你就可以很好的学下去,你的学习动机就会提升上来。有很多人是这样吧?至少是占一大半。
这个是不完全对的。你需要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才能达成这一点。
我可以给你举几个类比:有谁喜欢喝咖啡?有没有刚开始喝咖啡觉得非常苦的?觉得"这不是泥巴水吗"?有没有?你第一次喝咖啡的时候,或者是你第一次喝可乐的时候,你并不会觉得它特别好喝。你是喝了一段时间,你其实在大脑当中建构好了一个关于就是怎么识别你的这个关于咖啡这个行为的奖励的一个模型之后,此时你在接收反馈才有效。明白没有?你不仅需要反馈,你还需要能够识别这个反馈的模型。
就是我们说你喜欢玩游戏,是一种品味的培养。那个品味你是要先培养出来,然后游戏来了之后你才会喜欢玩。
同理,玩游戏的时候会有人喜欢玩,会有人不喜欢玩。但是游戏那个动机,是人家早就给你设计好的。你只要玩进去了,你都可以获得反馈,然后让你沉入进去,然后想要继续探索下去。但为什么有人不喜欢玩呢?因为他们,尤其是一些女生,因为他们并没有能够识别游戏好玩的地方在哪儿的模型。所以你即便是给了他那个游戏的反馈,他也觉得这个东西没意思。
读小说也是一样。我小时候我最读不下去的东西,就是叙述类的内容。我喜欢看漫画,我不喜欢看小说。但是,那个喜欢看读小说的人,他会从这个小说当中获得不一样的乐趣。甚至对于他们来说,比漫画还要好的乐趣。他这个是缺乏什么?是小说没有给他足够的动机吗?没有给他足够的反馈吗?不是。
是你先要把识别反馈的模型建构好了,你把这个品味给培养起来了,这个反馈才能够对你有效。这点我说清楚了吧?就首先你想要让这个反馈有效的前提是,你需要有一个接收器,能够识别这个反馈。当它来了之后你能够认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关于学习方面,我已经强调很多次了。我们不擅长的学习,它只是学习当中的一种。在《世界模型》,将要讲的那些学习种类当中,它属于在语言视角当中基于语言的学习这一部分。我们不擅长的是这一部分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我们不擅长的,而基于实践的学习,你可以认为所有的游戏,它都是基于实践的游戏。
它不是我先建构一个概念,然后我给这个概念命个名,然后我在这个名这个概念上面像纸上谈兵那样的,把整个实践的东西全部梳理开来,然后用于指导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它不是在那个纸面层面上,它是直接跟这个现实世界进行交互的。这种学习方式是所有人一生下来就会的,你连教都不用教他。这个我们不擅长的,是这个基于语言的学习。因为这个基于语言的学习,它属于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了语言系统,我们后天发明的一种学习方式。
那这种学习方式呢,你也需要培养我刚才所说的,识别反馈能力的这么一个模型。就反馈信号来了之后,你需要能够认识它。就相当于,你需要明白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我们讨厌的不是所有的学习,只是基于语言的学习、书本上的学习。实践这块,我们其实没有问题的。
也说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基于语言的学习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是人造的。
那你这个学习动机,就是你要清晰的明白基于语言的学习你是在干什么,你整个游戏流程你在干什么。
我为什么会用这个战斗作为类比?就是因为它,它就像一个游戏一样。那前提你需要明白,在这个游戏当中你扮演什么角色?敌人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有什么的武器?你要怎么打败它?然后打败它之后你会获得什么好处?这些你都需要清晰的建构出来。你需要清晰的明白之后,你才能够在学完了之后,那个反馈来临的时候,你才能够认识它。而不是一直强迫自己说,"我、我为了要考好大学,然后我就学这个东西。"至于怎么学会的,或者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我会获得什么样的快乐的体验,我都不清楚。我就是强迫自己学。
然后那个《世界模型》这整个课程,其实就是在帮助你建构关于整个的学习流程你到底在干什么。你们可以先去看一下6月20日的直播内容。我其实已经把这框架给你列出来了。你面对材料,你这个“游戏”就有两种玩法:一个是你需要记忆的东西,另一个是你需要学习东西。
你记忆东西,你有记忆材料,然后你用些记忆方法,然后你操作完了之后,你会获得这个记忆的成果。然后你跟这个正确的文章进行对比,你只要看能不能完全重复出来。这个就是你游戏的目标,能够完全重现,这就是你游戏的目标,你的验证目标。
那在学习这边,你的验证目标是看能不能预测新东西。那你有了学习材料,然后你建构模型。你可能会用一系列的方法来建构模型,然后你得到了一个模型。当给你新的输入常量,然后你看能不能把这个对应的输出常量也给预测出来,利用这个模型。也就是看你能不能预测未知。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这是学习的目标,你的游戏目标就是预测未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这个《世界模型》第三章「模型的预测」当中,我也把这个流程告诉你了:你有了经验,然后你进行抽象,抽象出概念,然后概念和概念之间进行归纳,归纳出模式,然后你对这个模式或者模型进行验证,看能不能预测新的情况。(例如)来了新的“暗霞”,你看它是提升还是会下降,然后你判断自己应不应该触碰这个“暗霞”,然后从而生存下去。这个就是你学习的这么一种类似游戏的行为,你的整个流程和目标。
但是这个流程,你即便是清楚了之后呢,你还会遇到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在我们教育系统当中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一种错误心态。就是因为我们会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你的能力。我们的系统一直都会在用分数衡量你的能力,所以会给学生一种感觉就是我一旦犯错了,就是我的能力不行,或者说我不应该犯错,我应该从头到尾永远正确下去。
这种心态会让你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这个经验的流程。为什么?
因为你犯错的那部分其实就是你获得经验的这个流程。
如果你拒绝犯错,或者是你对犯错有有逃避,你的这个经验获取就会大打折扣。你只能获得那个正例,你连反例都获得不了,你整个流程都走不开。你在经验方面这块就缺人一大块。
所以为了让你这个流程可以很好的运行下去,你需要清楚这个犯错是你在学习过程当中,你记忆过程可能会不犯错,因为这个记忆你完全对比着。但是你在学习过程当中你一定会犯错,而这个犯错是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你一定要把这个心态纠正下来,你不要觉得我犯错了之后是我能力不行了。因为我看到好多人,包括我们社群成员说,"我学了《学习观》的这个东西之后,我是不是应该我看什么就会什么呀?"就他会有这种心态和这种预测:"我就看一眼我就能够会了,我这个结果我看一眼我还不会,是不是我能力又出问题了?"千万不要这么想。你要这么想的话,你就会逃避任何可能暴露你犯错的那些行为。而你一旦逃避,你的经验就没了。
然后这个常规的学习流程,大家可以看一个视频,就是小杰做的这个打boss视频。真的就像他这个样子,你可能会尝试甚至100次都不足为过。你可以设想一下,在生命刚开始来到这个星球的时候,他有什么知识?他什么知识都没有。他都通过不断的尝试,然后积累经验,从这个经验当中学习,建构过一个个模型。所以这个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对于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已经培养了35亿年了。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强大、嵌在我们骨子里的能力。你把它用起来,你不要逃避它。明白吗?你一定要把这个心态校正好。
那今天我们就讲这些。首先是关于这个内驱,我不知道我讲完了之后,大家有没有印象,我讲了哪些点。是先明确我们讲的这个动力是哪一块的动力,是在自我内驱的这个动力。然后关于识别你的动机,你要出现的话,你不仅需要有反馈,你还需要能够识别反馈的这个模型,就是你的品味,你需要培养起来。
那语言这块,我们为什么需要后天培养?是因为基于语言的学习,它不是一个先天我们就会的东西。它是我们人类发展一定程度之后,后天发明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关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整个流程,或者你把它视为一个游戏的话,你需要培养出这个游戏的反馈模型。当奖励给你的时候,你应该认识这个奖励。
然后又讲了一下,正确的学习流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会在《世界模型》后面帮你把整个流程都给它一遍一遍跟你说。所以这块,你掌握的不好也没有问题。目前掌握的不好也没有问题。
然后最后一点,甚至是我今天讲的所有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把这个逃避犯错的心态给纠正下来,因为它是学习的一部分。那我也说了一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校园,这整个评价体系给我们造成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犯错的过程是你获取经验、获取学习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作业就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小杰这个视频。我们可以做些类比,假如说你这个时候死了,你如果认为你死了是你能力不行,你立马就关了。因为什么?我为什么要不断不断的去玩一个游戏,让这个游戏来告诉我能力不行呢?所以很多人玩这个魂系游戏玩不下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特别讨厌这个某一个评价体系来告诉他自己不行。但是如果你看久了,当你想到一直死的时候,死一两次就放弃吗?没有。他死一两次之后,他调整他的模型。他基于经验调整自己模型,调整他的策略,然后再次调整。
另外这块,我说一下他拆分的这个东西。他这块拆的不太对。不是不太对,是这个标注不太对。你看他青色的部分都讲就是这个boss产生什么动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就是先前动作和之后会发生的结果之间,他建构了一个个模型。这些模型会有一些概率性。但是在这块,它的这个拆招策略,它不是一个模型。拆招策略属于它基于前面所建构的模型所做的决策。就是因为这个boss有这些特点,有这些模型,那我基于这个模型,我决定我自己要怎么做。所以这个,按道理应该标成白色的,然后(打标签为)策略就可以了。
然后再提一点,额外再说一点,就是题外话。怎么看我们这播放器?播放器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你每次看到……比如说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需要看一眼上面的东西。它是用这几个材料来讲这么一个东西。左边的这个大标题就5个材料来讲左边的一个大标题。同理你看到这里的时候,这个“缺乏识别能力”,那我这里面是用五个段落来讲这么一个主题。你需要把这5个段落组合在一起来理解。
我们在这个播放器当中已经做了充足的引导,应该怎么样去看。你就相当于把这几个东西的归类成一个东西,你去理解它。到了“基于语言学习”这块也是一样。误区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还有这个……反正4个材料帮助你理解这么一个东西。每次看的时候,都有意识地看一看上面这个东西,然后用来引导自己应该怎么样去组织这些材料。
还有一点,我又越讲越多了。还有一点这个可以算是第五章。就是你的环境确实会对你非常重要,但是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什么?是17期当中我们讲到了动机系统。动机系统,你还记不记得它为什么会产生?它的目标是干什么?就是如果一个动物、一个生命,一个高等动物,它没有动机系统,会产生什么后果?它为什么要产生一个动机系统?
它的目的是为了调控,调控当前最需的行为。它就相当于我们的操作系统给这个CPU分配你当前最主要应该干什么,执行哪一部分是一样。特别类似这种,所以它是当前最需。那么因为它是当前最需,它有一个"最"字。因此,它一定会对你所有需求进行一个对比,进行一个比较。
因为有这么一个比较行为,所以当你的这个环境当中有其他的,大脑认为比较需要的东西出现的时候,它有可能会把你的这个学习动机给覆盖掉,明白吗?就我没有这个干扰的时候,我本来挺想学习的。但出现这么一个干扰之后,我大脑觉得还是玩玩游戏啊,或者是我喝杯咖啡啊,或者是看看电视剧啊,相较学习行为更是我当前最更为需要的。所以我就转向其他的行为当中去了。所以对环境的控制,主要是你把其他的会被大脑去对比的那些行为给屏蔽掉。
行,讲完了。今天很快,20分钟搞定。大家可以问问题,稍微说一说。当然环境这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话题我没有讲,就稍微提了那么一句。我可以发到群里。大家可以看一下。你这个同问是同问什么呀?
那试错的时候很在意别人的眼光,怎么办?很在意、很在意别人的目光。那你就让自己...这里面办法有很多,但是其实不算是我们学习范畴当中。为啥那三个标签是黄色的不是橙色?因为我讲的是学习方面的东西。那它这个是类比到了喝咖啡、玩游戏、其他方面那些事情。所以它不是直接讲学习的动机的,因此它是一个类比。
哦对,还有一点就是,大家不是问怎么建构出来关于这个能够识别基于语言学习的这一套逻辑框架吗?你是需要清晰地明白概念学习是什么,命题学习是什么,你都在做什么。然后整个流程当中你可以做什么,你可能会哪块出错。这是《世界模型》这个课程要做的事情,尽管还没有更新完。
咱们学了呀,最开始就是概念学习。全部都是概念学习的训练。
命题学习只不过是把概念学习稍微改了一下。概念学习它不是从万物的集合往这个"是否是这个概念"的一个集合当中去建构关联吗?那命题学习是,在这个你已经建构好的两个概念之间建构关联,建构模型。就这么两个区别。你可以认为所有的学习,要么是概念学习,要么是命题学习。就没别的了。
甚至你也可以认为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它俩其实是一个东西。它都是满足输入输出集合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的。只不过概念学习,它的输入永远是万物集合,就是比如说我学习"游戏"概念,那你这个输入就是给你任何一个东西,然后你输出是什么?它是游戏,它不是游戏。你只要能够做出这二者的判断就OK了。然后当你判断完了之后,你会把万物,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分成属于这个游戏和不属于这个游戏的两个集合。那属于这个游戏的集合又会成为概念,就是命题学习当中的一个要么输入,要么输出。然后你和另一个概念二者建构一个关联。
比如说我每天吃的饭...这样说吧,"吃早饭"和"不吃早饭",然后"会影响健康"和"不会影响健康"。前者是输入,后者是输出。你会发现都是两个集合,然后你从二者之间建构关系。这个就是命题的学习。"健康"是你建构的概念,"早饭"也是你建构的概念。那你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建构一个关系的时候,那这个我们叫做命题学习。
不是瞬间完成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达成几十年你都搞不清楚。而且,它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更新的一个过程。就因为我们的认识会随着我们的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上升。
就大家呢,就还有我之后还还得教教大家怎么样去问问题。就很多人会陷入到语言的这个困境当中。比如说,信念属不属于有助于学习的一个元素?意志力怎么培养?还有就是当你问信念和这个意志力的时候,你需要非常明确的明白你指代的是什么。你可以判断什么东西属于信念,什么东西不属于信念。就你对这个概念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比如说我问你什么是信念,我都判断不了。所以我怎么能够去建构信念和这个动机之间的这个关联呢?你别说你,我判断不了。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判断不了。还有那个意志力也是一样。什么算是意志力?什么不算是意志力?
我为什么说你在学习任何一个概念时候,你的输入输出一定要明确。就是你的这个起始概念啊,和这个集合当中到底包含了哪些元素,它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只有把这个东西明确了之后,你才能够建构观念。这是我们科学对于建构知识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哲学可以不满足这个要求,就哲学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模糊化。但是科学,因为你要做预测,你一定要以一个明确的概念、确定的概念去研究他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能为了思考而思考。所以,刚才那两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是因为我不知道意志力是什么东西。
哲学为啥可以模糊?行吧,再说一下关于这个问题。你也可以认为哲学,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非常早期的、非常笼统的那些建构模型的方法论。他把什么东西都给涵盖了。但是,由于这种自由度非常大的特性,使得它在建构一些精准的问题,就是预测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事、会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会不太好。因此那个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把哲学当中一部分那种非常精准的那一套方法论全部提炼了一下。提炼完了之后呢,跟哲学产生了分家。它最开始是同源的,但是它青出于蓝嘛。然后被提炼出来了。
所以我们通常叫哲学,就是一个没有被精准提炼的那套方法论的一个统称。而且它的目的也不一样。比如说我学数理化,是为了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对吧?那我写本小说,然后让读者体会到非常感同身受的感情。那这个对于我改造世界、发电有没有用处?没有用处,对吧?他这个目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不以实用目的去那个建构知识。这部分知识我们会把它归到人文学科当中。
还有就是,为什么要模糊?有些时候,政客他一定会用一些模糊的概念。因为你需要让所有人都同意你,对吧?所以我会提一个"自由"啊,"民主"啊,一些非常大的概念。因为所有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他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所以当你说这个自由是应该的,所有人都同意。尽管他们每个人的理解的自由都不一样。他们不会把那个定义弄得特别特别清晰啊。他会模糊它,因为一旦清晰了,你告诉我你整了个命题,让大家讨论什么是自由的时候,就打起来了。
行了,下麦。别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