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ango的头像

15 脱离现实:书本学习的五个陷阱

五大误区
4
五大误区
1 用语言来学习
1 用语言来学习
2 记言代学
2
2 记言代学
2.1 只记名称
2.1 只记名称
2.2 只记描述
2.2 只记描述
3 言义组合
3 言义组合
4 知识坍缩
4 知识坍缩
logo
logo
何以悬空
何以悬空
借助语言
借助语言
描述误区
描述误区
用语言来学习
用语言来学习
熵增定律材料
熵增定律材料
哪些误区
哪些误区
记言代学
记言代学
只记名称
只记名称
只记熵名
只记熵名
那鸟叫什么
那鸟叫什么
知名不识人
知名不识人
空名掩实
空名掩实
堆砌术语
堆砌术语
没有褒贬
没有褒贬
只记描述
只记描述
记热二表述
记热二表述
照本宣科
照本宣科
别人错了
别人错了
威廉的地理课
威廉的地理课
记学习表述
记学习表述
语料背诵
语料背诵
背经
背经
言存义空
言存义空
大语言模型
大语言模型
接龙回答
接龙回答
人脑单字接龙
人脑单字接龙
必记描述吗
必记描述吗
义存言空
义存言空
转换热二表述
转换热二表述
没记名的费曼
没记名的费曼
语言对内隐
语言对内隐
游泳和绘画
游泳和绘画
学不会转笔
学不会转笔
期望偏颇
期望偏颇
不如不看
不如不看
还有误区吗
还有误区吗
知识坍缩
知识坍缩
下层丢失
下层丢失
丢本课下层
丢本课下层
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
我理解对吗
我理解对吗
上层丢失
上层丢失
丢本课上层
丢本课上层
好点子没了
好点子没了
下上层错配
下上层错配
系统的混乱
系统的混乱
肾没问题
肾没问题
现实脱离
现实脱离
既知之当破之
既知之当破之
学习语言
学习语言
单集封面
单集封面

15 脱离现实:书本学习的五个陷阱

10-18
3398 次观看
22 讨论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889
主题:7
描述:17
例子:16
类比:1
验证:6
其他:11
字数:12808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889

五大误区

作者:YJango(渐构网)

1 用语言来学习

提问 何以悬空

在介绍「对象层丢失」时,不知你是否疑惑过,为什么会出现“悬空的经验”。因为“悬空的经验”是一种空中楼阁,是大脑在建构知识时,错将「上层(共象层)」当作「下层(对象层)」所产生的一种经验,可不解之处就在于,为什么我们的思维能跳过「下层」,直接出现在「上层」。这就好比,上楼时,跳过了几个楼层,直接出现在了高层。

回答 借助语言

但当讲完「三重世界」后,这个疑惑便消除了。因为有了语言,就能实现这种“悬空”。

可以用重庆市那些相互连通的楼房来做类比:当你从「B楼」坐电梯到达「B楼的高层」,再通过「B楼和A楼之间的通道」去往「A楼」,就可以跳过「A楼的下层」,出现在「A楼的高层」。这里的「A楼」就相当于「意义世界」,「B楼」就相当于「语言世界」,而「B楼和A楼之间的通道」就相当于「指代关系」。

目的 描述误区

可以发现,当大脑通过语言来建构知识时,建构过程会变得更加复杂,也因此更容易出现像「对象层丢失」「判联错配」等误区。所以,这一节,我们便要清晰描述这些误区,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知道该避免什么。倘若你是家长和老师,还能用本节的内容,诊断孩子在学习中所犯的误区。

用语言来学习

首先,我们需要描述的是:大脑本应如何利用语言来建构知识。

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学习知识就是在建构一种「下上结构」,通过「上层的概念间关系」来概括「下层的无数具体事件」,进而获得「应对未见事件的能力」。

当引入语言后,这一目标并不改变,只不过此时的「知识(通用模型)」不再依靠「直接经验」来建构,而是通过「指代物」来间接地建构。因此,「用语言建构知识」的第一步便是将「符号」转换为「意义」,也可以说是从「语言世界」进入「意义世界」。这个过程被称为「语义理解」。

但当一个人完成「语义理解」后,也仅仅是接收到了「"学习材料"的信息」而已,还未建构出真正的「知识」。这就好比仅拿到了「食材(类比学习材料)」,但还未加工成「菜肴(类比知识)」。所以,第二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整理与编排」,将「具象层面的描述」和「抽象层面的描述」分门别类,为建立「判别模型」和「联结模型」提供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这一步就好比将「食材」分门别类,以便确定哪些应该炒、哪些应该炸。

最后一步是「建构模型」,也就是基于「编排好的学习材料」,建立起「下上结构」,尝试理清「对象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建构「判别模型」,再尝试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建构「联结模型」。如果「材料」不够,还需要补充新的「学习材料」,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建构出真正能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

总结起来,也就是「理解语义」「组织材料」「建构模型」这三步。

如果需要与他人交流或对外存储,则还需要额外的第四步——「建立指代」,也就是给「建构出的概念和知识」赋予「名称」。

熵增定律材料 用语言来学习

拿下面的一段「语言材料」来举例说明:

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杯中的液体会越来越“混乱”,墨汁会逐渐分散到整杯水中,形成均匀的混合,而不会自发地聚集回一滴墨汁。同样地,将一块烧热的铁球放入冷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出现冷水向铁球转移热量的现象,只会出现铁球向冷水转移热量,直至铁球和水的温度趋于一致。一个「孤立系统」的「熵」,随时间推移,只会自发增大。该定律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增定律”。

第一步「理解语义」就是将「读到的文字(指代物)」转换为「对应的含义(被指代物)」,除了“孤立系统”“熵”“混乱”“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增定律”这几个名词外,因为这些名词是需要先建构出概念和模型后,才能建立的新指代。

第二步「组织材料」就是将「理解到的含义」分门别类,整理出「墨滴扩散事件」和「铁球散热事件」这两个「具象层面的描述」,以及「孤立系统的熵自发增大」这个「抽象层面的描述」,再在两个具体事件中,找出「孤立系统」「熵」「混乱」这几个概念所对应的「具体对象」,为建构模型做准备。

第三步「建构模型」就是基于「组织好的材料」,建构「判别模型」和「联结模型」。比如,建构"从「任意现象」到「是否为孤立系统」"的「判别模型」。又如,建构"从「孤立系统」到「熵的变化趋势」"的「联结模型」。

第四步「建立指代」就是给「所建构的概念和模型」赋予名称。比如,将"从「孤立系统」到「熵的变化趋势」"的「联结模型」命名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增定律"。

不过,单靠这些材料还不能建构出可泛化性足够强的模型,还需要搜集额外的材料,再次重复上述的前三步。

提问 哪些误区

之后我们会更详细地讲解每个步骤,现在我们只需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差错?

2 记言代学

记言代学

在学习过程中,「语言材料」是一种辅助性的中介物,用于帮助学习者在「意义世界」中建构「可泛化模型」。然而,人们却可能搞错「学习对象」,

误将「知识的语言材料」当成「知识」本身,错把「对语言材料的记忆」当成「学习」,我们把这种误区简称为"记言代学",也就是"以记忆语言材料来代替学习知识"。

而「知识的语言材料」又可细分为「名称」和「描述」,所以「记言代学」也可细分为「只记名称」「只记描述」,或二者的组合。

2.1 只记名称

只记名称 记言代学

「只记名称」就是只记忆「概念的名称」或「概念间通用关系的名称(知识的名称)」,却没有建构出相应的概念和知识。

只记熵名 只记名称

拿熵增定律的语言材料来举例,就是仅仅记住了「"熵"这个概念的名称」或「"熵增定律"这个知识的名称」,却没有建构出「熵」的概念和「熵增定律」的知识。

那鸟叫什么 只记名称

理查德·费曼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但他的成功与其父亲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次,一个邻家小孩指着远处的鸟问费曼:"看见那只鸟了吗?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吗?"
费曼回答:"不知道。"
小孩得意地说:"那是 brown-throated thrush!你爸爸什么都没教你!"

但实际上,费曼的父亲曾指着那种鸟对费曼说:"那是 brown-throated thrush,但在汉语中叫"棕喉鸫",在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日语里,也有不同的名字。你可以记住这种鸟在全世界语言中的名字,但当你记住这些名字后,你却仍对它一无所知。所以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这种鸟的特点。"

正是在这种教导下,费曼很小就理解了「知识的名称」和「知识本身」之间的区别。

知名不识人 只记名称

只记忆「概念或知识的名称」,却没建构「概念或知识」,就好比仅知道「某人的名字」,但却不认识「这个人」。

空名掩实 只记名称

不过,由于「只记名称」跳过了「理解语义」「组织材料」「建构模型」这三步,会变得更省力。因此,当一个人没时间学或学不会某个知识,又需要让他人以为自己掌握了该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只记名称」来应付检验。这一招常被人们应用于面试或谈判中。

堆砌术语 空名掩实

所以你会发现,当人们在谈合作时,常常会用大量的专业名称,来让自己显得权威和有实力。

注意 没有褒贬 空名掩实

注意,这里只是在描述现象,并不涉及褒贬。「只记名称」和「只记描述」既能变成误区,也有应用场景,关键要看当事人是有意还是无意。

2.2 只记描述

只记描述 记言代学

「只记描述」则是只记忆「概念的描述」或「概念间关系的描述」,例如「概念的定义」「定律的表述」「定理的公式」等。虽然「只记描述」比「只记名称」下了更多的功夫,但依然属于「记言代学」。人们也常用"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词来指代这种行为。

记热二表述 只记描述

再拿熵增定律的语言材料来举例,就是仅仅记住了"一个孤立系统的熵,随时间推移,只会自发增大"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照本宣科 只记描述

前面说过,「指代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同一个知识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描述,同一个概念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定义,所以,「只记描述」的人,由于不理解「知识」,在遇到「同一个知识的不同描述」时,往往就不认识了。如果这个人是在学校里背了权威的定义,还可能会认为其他定义都是错的。

人们也常用"照本宣科"来指代这种状态。

别人错了 照本宣科

例如,一个人仅记住了"一个孤立系统的熵,随时间推移,只会自发增大"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却没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可能在看到别人说"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时,认为他说错了。但实际上,这句话是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威廉的地理课 照本宣科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在《Talks to Teachers on Psychology》一书中描述过这样一个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在参观一所学校时,被邀请去检查低年级的地理课,她扫了一眼课本,问道:"假设你在地上挖了一个百米深的洞,你觉得洞底比洞顶更热还是更凉?"全班无人回应。该班的老师说:"我保证他们知道,只是你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提问,让我来。"于是她拿起书,问道:"地球内部处于什么状态?"班里超过半数的学生立刻回答说:"地球内部处于炙热的熔岩状态"。

威廉·詹姆斯想用这个例子表达的是:学生只记住了知识的描述,却没能理解知识,导致换个描述就不认识了。

记学习表述 只记描述
{
  "type": "answer",
  "content": "小张对教育心理学很感兴趣,买了本权威书籍,记住了“学习”的定义,即“人与动物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有次小张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学习是主体在现实交互中所获得的能力增长”后,便纠正对方说得不对,学习明明是“人与动物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叫对方不要误人子弟。\n\n请问,该故事反映出哪个误区?并解释原因",
  "answer": "只记描述导致照本宣科。小张只原封不动地记忆了学习的定义,但却没有理解,导致换个描述就不认识了。实际上,“主体”包含了“人与动物”,“现实交互”就意味着“能获得经验”,“能力增长”也和“行为或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意思类似。也就是说,对方说的和小张所背的定义,本质含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文字描述上不同。",
  "knowledgeBase": "「只记描述」则是只记忆「概念的描述」或「概念间关系的描述」,例如「概念的定义」「定律的表述」「定理的公式」等。虽然「只记描述」比「只记名称」下了更多的功夫,但依然属于「记言代学」。人们也常用“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词来指代这种行为。"
}
语料背诵 照本宣科

不过,在考试中,有的题目就是在考察「语言材料的背诵」,尤其是对于低龄的、还不具备理解能力的孩子。面对这种要求,则需要一字不差地背诵,因为此时「所要认识的对象」并不是「语言所指代的含义」,而是「语言材料本身」。

背经 语料背诵

例如,古时候的人们会要求孩童背诵经典,如《中庸》《论语》《孟子》等,其实大人也知道孩童不可能理解太多,就是单纯要求背诵原文。

3 言义组合

言存义空

「记言代学」的后果就是:仅在「语言世界」中创建了「新的符号」,并未在「意义世界」中建构出「符号所对应的概念和知识」,也就是"语言存在,意义空缺",因此我们把这种状态简称为"言存义空"。

image.png

大语言模型 言存义空

有趣的是,存在一种叫做"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虽没有「意义世界」,只有「语言世界」,却能进行一种特殊的"思考"。这种"思考"是依靠「单字接龙」来实现的,不断由「前文」来推测「概率最大的下一个字」,从而实现「问答功能」。

换句话说,「大语言模型」并不是靠「意义世界」中的「概念与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来回答问题,而是靠「语言世界」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搭配关系」来回答问题。

接龙回答 大语言模型

例如,当你提问大语言模型,"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时,他就会根据这些文字,来推测下一个字,如"黄",然后再根据"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黄"推测下一个字是"河",不断重复,最终得到"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黄河入海流。"的回答。

若你对细节感兴趣,可以看我做的“万字科普GPT”的视频。

扩展 人脑单字接龙 大语言模型

虽然人脑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单字接龙」的方式来回答问题,但这只是辅助手段,并非人脑的主要思考方式。此外,人脑也无法像大语言模型那样掌握整个人类互联网中的词语搭配规律。

提问 必记描述吗

许多人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记住语言描述」是否是「学会知识」的必要前提?

然而,这个问题其实也有歧义,容易引发无休止的争论,因为这里的"记住"既可理解为「学完知识后,语言材料也不能忘」的「长时保存」,也可以理解为「将语言材料临时加载到脑中,哪怕仅停留几秒」的「瞬时保存」。

所以,我们换一个问法:「语言材料的遗忘」是否会导致「所学知识的遗忘」?

义存言空 必记描述吗

这个问题其实等同于:人们的脑中,是否可以仅有「知识」,没有「语言」?也就是「义存言空」的状态。

根据课程对"语言"的定义,答案是:可以。

image.png

这也就意味着,当一个人利用「某份语言材料」成功建构出「对应知识」后,遗忘「这份语言材料」并不会导致「所学知识」的消失。只是,若遗忘了「名称(指代物)」,会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不便。

不过,该人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生成「其它的语言描述」,用词虽不一致,但含义一致。这其实是通过将「所学知识」在「意义世界」中转换成「其它概念间的关系」,再用「这些有名称的概念」所组织的表达,来交流该知识。

转换热二表述 义存言空

例如,一个人利用"一个孤立系统的熵,随时间推移,只会自发增大至平衡态"这个语言材料,成功建构出「对应知识」后,遗忘了这份语言材料,仍可以在遇到「具体现象」时,推测出会发生什么,就像没记住"开水会烫伤皮肤"这句话的孩子,也可以在面对开水时推测出会发生什么一样。

不过,该人可以根据这个知识,生成另一个用词不同但含义相同的描述,比如,"如果把一块空间视为与外部隔绝的区域,那么该区域的微观粒子会随时间推移,均匀分散至整个空间,而不会聚集在某个局部。"

但由于该人没记住该知识的名称,在与他人交流时,没办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直接指代该知识。

没记名的费曼 义存言空

费曼的故事还有一个有趣的后续,是由于他没记「知识的名称」所导致的交流障碍。

有一次,有人问费曼:"你对Fitch-Cronin实验有什么看法?"

费曼皱了皱眉头,疑惑地问:"那是什么?"

对方见状,补充描述了实验内容。

费曼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哦,原来是那个啊!我知道了。"

语言对内隐 义存言空

其实,对于「内隐知识」的学习,语言的作用更加有限,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内隐知识」,语言此时只能提供"反馈信号"(后面会详细介绍)。

游泳和绘画 语言对内隐

举例来说,学习游泳、骑车、开车、乐器、绘画、烹饪等「内隐知识」时,并不能单纯依靠语言材料,主要靠现实交互,此时的语言提供的是改进方向的信号,并不能精准描述这些「内隐知识」。学会了,也无法用语言精准描述如何做到的。描述了,他人也无法理解,就好比用语言向「一个从未见过红色的人」描述什么是红色一样。

学不会转笔 义存言空
{
  "type": "choice",
  "id": "2h844v8btwc",
  "content": "小刘看同桌转笔非常厉害,就想让同桌教自己。同桌说,“这很简单啊,你只要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就能转起来了”。结果小刘听完仍是一头雾水。请问该现象表明了什么:",
  "choices": [
    "小刘天赋不行",
    "小刘理解能力较差",
    "小刘记忆力不行",
    "同桌无法准确描述自己如何做到的"
  ],
  "answers": [
    "同桌无法准确描述自己如何做到的"
  ],
  "answerDesc": "该现象中小刘的同桌属于“义存言空”的状态,并不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肌肉如何运动的。即使描述了如何做,别人也听不懂。"
}
期望偏颇 记言代学

在这里,你能很自然地意识到「知识的描述」和「知识本身」的区别,但对于大众而言,尤其是处于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符号」和「意义」往往被混淆。他们真的会误以为「记住知识的描述」就是「学会了知识」,认为「记住语言材料」就是「学习」的前提。因此,当他们看书后没几天就忘了,便会很焦虑,认为自己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他们没能意识到,书中的内容,也就是语言材料,并不是要「记」的,而是要「用」的,用于建构知识。

这种「对学习的错误认识」会导致错误的期望和决策。

不如不看 期望偏颇

例如,一些学生会上网搜索"如何背书"或"如何增强记忆力",多次尝试后,发现自己仍会遗忘书中的内容,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天赋,甚至觉得"反正迟早会忘,看了也白看",进而逃避看书。

4 知识坍缩

提问 还有误区吗

如果学习者没有把「对语言材料的记忆」当成「学习」,真的是在利用「语言材料」,是否就能成功建构知识了呢?

很遗憾,学习者还可能出现其它误区。

知识坍缩 还有误区吗

此前学过,知识是一种下上两层的结构,「下层」代表「具体现象」,「上层」代表「抽象规律」。应用知识时,则是用「上层」来指导「下层」,此时就需要「判别模型」先将「下层对象」归类到「上层概念」,再依靠「上层的概念间关系」,也就是「联结模型」来处理。

用「语言材料」来建构「知识」时,理解完语义后,还要组织材料,来建构这种「下上结构」。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可能会使「下上的双层结构」坍缩成了一层,让「知识」坍缩成了「信息」,也就没有办法有效应用。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知识坍缩"。

知识坍塌也可细分为三类:「下层(对象层)丢失」「上层(共象层)丢失」,以及「下上层错配」。

下层丢失 知识坍缩

「下层丢失」就是「判联分析」一节所讲的「对象层丢失」。

「对象层丢失」只会出现在「基于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在「基于现实交互的学习」中并不会发生。原因在于,现实交互中的学习是从下层开始的,学习者接收到的学习材料只有下层的具体对象,上层是靠学习者自己建构的。相比之下,使用语言进行学习时,学习者可以通过符号直接跳到上层,因此下层就可能丢失。

由于大脑认识事物时,必须要有「下层」,于是乎,「原本属于上层的概念」会被大脑视为「下层的具体经验」,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悬空的经验”,一种只能在「与他人的交谈中」或者「笔试口试中」才能遇到的特殊经验。

许多人喜欢将书本中的「概念定义」或「知识表述」单独拿出来理解,认为这些是"干货",而其他部分则可有可无。这种做法恰恰最容易导致「下层丢失」,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只能用它来考试或当作谈资,无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丢本课下层 下层丢失

例如,本课程中,红色标签的段落是「下层的描述」,青色段落是「上层的描述」。许多学习者往往忽视下层段落的描述,单独理解青色段落中的某个定义或表述,这样就容易导致「对象层丢失」。结果便是,课程中的「抽象概念」被他们的大脑当作了「具体对象」,可由于现实中无法直接遇到这种“悬空的具体对象”,这些内容也就只能在语言世界中被作为谈资。

不知所措 下层丢失
{
  "type": "answer",
  "content": "请你用本节内容,帮下面这位学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n\n小刘是一名非常勤奋的医学生,对课本上的概念和定义都能烂熟于心,对「胃镜检查」的整个流程和相关事项,如胃镜插入技巧、并发症处理也都能对答如流。然而一次老师让她操作胃镜时,她却不知如何下手。可老师用语言提问她“面对A情况,该怎么办”时,她却仍能对答如流。事后她感到十分受挫,觉得自己没有天赋。",
  "answer": "小刘很可能是「下层丢失」,由于缺乏相关「判别模型」,无法将「具体现象」判别到「书本中的抽象概念」下,导致她虽然知道「某概念」应该如何处理,但在实际操作胃镜时,却不知所措。\n\n也可能是「只记描述」,但「只记描述」是换一个说法就不认识了,只能复述一模一样的描述,而小刘还是可以回答老师的非教科书原文的提问,说明更有可能是只形成了上层的概念间关系,缺乏判别模型。\n\n\n这属于正常现象,与天赋无关。建议她针对性练习,缺乏哪个概念的判别模型,就组织哪个材料,例如,若无法判别「胃镜插入时患者的正常反应」这个概念,就需要多看很多个不同的「具体正常反应」和「具体非正常反应」,建构出「正常反应的判别模型」。",
  "knowledgeBase": "「对象层丢失」只会出现在「基于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在「基于现实交互的学习」中并不会发生。原因在于,现实交互中的学习是从下层开始的,学习者接收到的学习材料只有下层的具体对象,上层是靠学习者自己建构的。相比之下,使用语言进行学习时,学习者可以通过符号直接跳到上层,因此下层就可能丢失。\n\n由于大脑认识事物时,必须要有「下层」,「原本属于上层的概念」会被大脑视为「下层的具体经验」,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悬空的经验”,一种只能在「与他人的交谈中」或「笔试口试中」才能遇到的特殊经验。\n\n许多人喜欢将书本中的「概念定义」或「知识表述」单独拿出来理解,认为这些是“干货”,而其他部分则可有可无。这种做法恰恰容易导致「下层丢失」,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只能用来应付考试或当作谈资,无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
}
我理解对吗 下层丢失
{
  "type": "answer",
  "content": "很多人喜欢拿一段文字内容,再换成自己的表述,然后让老师判断自己是不是理解了,学会了。\n\n请问,如果该人能够完美描述,是否意味着学会了?",
  "answer": "存在「义存言空」和「下层丢失」的状态:一个人能在「语言表述上完美应答」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还可能是「下层丢失」的状态,一个人不能在「语言表述上完美应答」也并不意味着「没学会」,还可能是「义存言空」的状态,也就是建构出知识了,但是没有相应的语言,比如学会游泳。所以,通过「问老师自己的语言表述是否正确」并不能直接判断出该人是否学会了,只能判断出该人是不是仅仅记住了单一语言描述,而不知道该描述和其它描述之间的关系。判断一个人是否学会了的唯一准确方式,就是给该人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让他用该知识解决,即使他不会描述,只要能解决出来,就以为着他学到了知识,但如果他解决不出来,即使能描述,也意味着他没学到知识。",
  "knowledgeBase": "「对象层丢失」只会出现在「基于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在「基于现实交互的学习」中并不会发生。原因在于,现实交互中的学习是从下层开始的,学习者接收到的学习材料只有下层的具体对象,上层是靠学习者自己建构的。相比之下,使用语言进行学习时,学习者可以通过符号直接跳到上层,因此下层就可能丢失。\n\n由于大脑认识事物时,必须要有「下层」,「原本属于上层的概念」会被大脑视为「下层的具体经验」,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悬空的经验”,一种只能在「与他人的交谈中」或「笔试口试中」才能遇到的特殊经验。\n\n许多人喜欢将书本中的「概念定义」或「知识表述」单独拿出来理解,认为这些是“干货”,而其他部分则可有可无。这种做法恰恰容易导致「下层丢失」,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只能用来应付考试或当作谈资,无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下层丢失」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可以在语言对话中完美应答,也在语言层面上知道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但见到具体实物却不认识,不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我们并不能从一个人的「语言层面上的表现」来判断他是否真的学会了某个知识,只能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上来判断。"
}
上层丢失 知识坍缩

「上层丢失」或叫「共象层丢失」,也就是仅理解了「下层的描述」,并未同「共象层」一起搭建起「下上结构」,没有建构出知识。

「共象层丢失」其实就等于将「本该建构的模型」,降维成了「经验」。不过,「上层丢失」的危害并没有「下层丢失」那么大,因为学习者仍可以用「降维得来的经验」来解决具体问题,也就是进行「经验推测」,只不过无法解决「未见情况」,无法举一反三而已。

丢本课上层 上层丢失

例如,有的学习者仅仅理解了本课程中的红色段落,并没有结合青色段落一起搭建「下上结构」,导致自己只能解决「一模一样的情况」,换一个情况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好点子没了 上层丢失
{
  "type": "answer",
  "content": "小二想学写小说,他上网观看了尼尔·盖曼的《讲故事的艺术》,惊叹于课程中的每个案例,并记住了它们,但自己下笔的时候,却仍然毫无头绪,他感觉“好点子都被大师们抢先提出了”。\n\n请问,该故事中,小二最有可能犯了什么学习误区?并解释原因",
  "answer": "上层丢失。仅仅理解了写作课中的具体案例,但却没有将这些写作案例的共性提炼出来,没有建构出知识,导致他无法用上层的共性来帮助自己生成新的写作,只能解决一模一样的情况,也就是经验推测能力。但写作需要创新,不能抄袭,自己获得的经验推测能力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便觉得“好点子都被大师们抢先提出了”。",
  "knowledgeBase": "「上层丢失」或「共象层丢失」,也就是仅理解了「下层的描述」,并未同「共象层」一起搭建起「下上结构」,没有建构出知识。\n\n「共象层丢失」其实就等于将「本该建构的模型」,降维成了「经验」。不过,「上层丢失」的危害并没有「下层丢失」那么大,因为学习者仍可以用「降维得来的经验」来解决具体问题,也就是进行「经验推测」,只不过无法解决「未见情况」,无法举一反三。\n"
}
下上层错配 知识坍缩

最后一个是「下上层错配」,起因是:学习者虽然有「判别模型」,但这个「判别模型」并不匹配,导致「下层对象」被判别到了「不合适的上层概念」,从而在运用知识时产生推理谬误。

课程在「判联分析」一节中所讲的「判联错配」就是「下上层错配」,起因是:没能建构出「与联结模型相匹配的判别模型」。

系统的混乱 知识坍缩

例如,在开篇那个熵增定律的语言材料中:

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杯中的液体会越来越"混乱",墨汁会逐渐分散到整杯水中,形成均匀的混合,而不会自发地聚集回一滴墨汁。

这里的"混乱"一词是需要建构的新概念,并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无条理」,而是指「物理系统中微观粒子的分散程度」,分散得越均匀也就越"混乱",其实用"分散"一词来指代会更好。

但如果某个学习者将自己在日常所建构的「混乱的判别模型」拿来和「熵增定律的联结模型」相搭配,就会误以为"生活混乱也是熵增定律所推动的"。

肾没问题 下上层错配
{
  "type": "answer",
  "content": "小四近来感觉身体不适,去看了看中医,被告知是肾阳虚,需要补肾。于是,连续好几天,他都去烧烤店吃烤腰子。几周过去后,他的不适仍未改善,便去医院给肾拍了片子,却被告知一切正常。\n\n请问,在这个故事中,最能反映出本节所讲的哪个误区?并解释原因",
  "answer": "下上层错配或判联错配。中医所说的“肾阳虚,需要补肾”中的“肾”并不是「解剖学中的泌尿器官」,而是「身体各大系统整体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不仅和泌尿系统有关,还和神经系统、还与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整体有关,因此有阴阳平衡之说。小四按照「解剖学中的肾脏」来理解中医的“肾阳虚,需要补肾”,产生了下上层错配,或者说判联错配,导致了错误应用。",
  "knowledgeBase": "最后一个是「下上层错配」,起因是:虽然建构了「判别模型」,但没建构出「相匹配的判别模型」,导致「下层对象」被判别到了「不合适的上层概念」,从而在运用知识时会产生推理谬误。\n\n课程在「判联分析」一节中所讲的「判联错配」正是「下上层错配」,起因是:没能建构出「与联结模型相匹配的判别模型」。\n"
}
现实脱离

「只记名称」「只记描述」「对象层丢失」「共象层丢失」以及「上下层错配」都会导致我们无法通过「语言材料」有效地建构「知识」。其中,「共象层丢失」至少还与「现实世界」相连,只不过降维成了「经验」,虽无法举一反三,但起码可以用于「经验推测」,解决现实问题,但其他几种误区则完全脱离了「现实世界」,无法解决具体问题:

  • 「只记名称」和「只记描述」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

  • 「对象层丢失」会导致经验变得「空洞无实」。

  • 「上下层错配」则会引发推理上的错误。

决策 既知之当破之

在用语言来学习时,上面的误区非常普遍,甚至导致许多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我们从小没被教过该「如何学习」,不知道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哪些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利用「三重世界」和「下上结构」等概念,揭示了潜在的学习误区。既知之,当能破之。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将其应用起来,帮助自己、孩子或学生,更有效地分析和避免学习中的误区。

预告 学习语言

下一节,我们不再讨论「用语言来学习」,而要讨论「学习语言」。

讨论
随记
AI 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