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ango的头像

为什么科技还未改变教学方式?

1.网站上线通知
1.网站上线通知
2.网站的必要性
4
2.网站的必要性
2.1.推动跃升
2.1.推动跃升
2.2.第一次尝试
2.2.第一次尝试
2.3.第二次尝试
2.3.第二次尝试
2.4.第三次尝试
2.4.第三次尝试
3.媒介设计思路
5
3.媒介设计思路
3.1.媒介优化
3.1.媒介优化
3.2.材料类型
3.2.材料类型
3.3.材料模态
3.3.材料模态
3.4.接收模式
3.4.接收模式
3.5.确立目标
3.5.确立目标
4.网站名称地址
4.网站名称地址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网站上线
网站上线
首发网站
首发网站
为何开发网站
为何开发网站
学习并未升级
学习并未升级
生命在于学习
生命在于学习
四套学习系统
四套学习系统
学习升级愿景
学习升级愿景
主动推动升级
主动推动升级
如何推进升级
如何推进升级
分享专业知识
分享专业知识
分享学习方法
分享学习方法
重塑学习认识
重塑学习认识
知识视频局限
知识视频局限
难以挑选内容
难以挑选内容
难以回顾内容
难以回顾内容
难以区分段落
难以区分段落
难以整体理解
难以整体理解
难以摘录注释
难以摘录注释
难以扩展资料
难以扩展资料
视频排版缓解
视频排版缓解
方法工具化
方法工具化
集众人之力
集众人之力
一体化网站
一体化网站
设计思路过渡
设计思路过渡
线上知识分享
线上知识分享
接收优化思路
接收优化思路
申请表做法
申请表做法
节省审阅精力
节省审阅精力
材料接收优化
材料接收优化
方式分类
方式分类
自定义分类
自定义分类
模态
模态
苹果的展示
苹果的展示
文章视频模态
文章视频模态
多模态优势
多模态优势
接收时限
接收时限
文章接收时限
文章接收时限
视频接收时限
视频接收时限
两种接收模式
两种接收模式
时限模式优化
时限模式优化
观看记录脱节
观看记录脱节
媒介开发方向
媒介开发方向
模态目标
模态目标
模式目标
模式目标
类型目标
类型目标
功能实现过渡
功能实现过渡
只是阶段目标
只是阶段目标
先看功能视频
先看功能视频
网站域名
网站域名
英文名寓意
英文名寓意
中文名寓意
中文名寓意
logo寓意
logo寓意
共同推动升级
共同推动升级
单集封面
单集封面

为什么科技还未改变教学方式?

2022-11-17
1168 次观看
157 讨论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890
主题:13
描述:22
例子:12
类比:2
其他:18
字数:6902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890

现在的教育,比二十年前有什么提升?

如何利用工具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YJango的目标

1.网站上线通知

作者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YJango。

通知 网站上线

《学习观》停更一年多了,这期视频是想通知大家,开发了很久的那个网站终于上线了,也就是《断墨寻径》中提到的那个网站。

变动 首发网站

以后我的视频,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这个网站上。

2.网站的必要性

提问 为何开发网站

你可能会有疑惑,放视频的话,任何一个网站都可以,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去自己开发一个网站呢?这个网站有什么不一样的功能?

2.1.推动跃升

学习并未升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那就是:科技已经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线上购物,打车订票等方式都升级了,可唯独教与学方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确实利用了视频和网络,获得了空间和时间上的便利,让疫情期间的学生在家(异地)就能上课,让时间不方便的观众(异时)事后也能观看,但教与学的方式始终没变,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把老师形象、黑板,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视频中,未能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这样做的话,线下听不懂的课,到了线上还是听不懂,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容易,而这并不是应有的状态。

生命在于学习

纵观整个生命史,每一次学习系统的升级,都会伴随着生命的一次跃升。

四套学习系统 生命在于学习

演化系统出现后有了初等生命,神经系统出现后有了高等动物,建模语言出现后有了人类的崛起,科学范式出现后有了GDP的爆炸增长。

学习升级愿景

毫无疑问,学习能力是这一切的推动力,是生命得以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我们也正处在下一次跃升的进程中。我无法预见下一次跃升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象,但可以畅想一下:倘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轻松学会任何已有知识,就像手机下载和安装 App 那样轻松,市场变化了也可以马上学习后跟进,对所在行业没激情了也可以学习后转行,所积累的新知识又能以非常低的成本传给他人。每个人不必再为能力而发愁,不必再为点错“技能树”而懊悔,不必再担心被淘汰,被视为固定不变的工具,不必再低效“内卷”,只需考虑去哪里做贡献即可。拥有这种学习能力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发展速度又会突破至怎样的高度?我梦想着自己能见证这样的社会,也梦想着自己能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因为当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后,那些如今困扰着我们的健康问题、阶级问题、剥削问题、能源问题等或许就可以被轻松解决。

决定 主动推动升级

然而,现在我却怀疑自己是否能在有生之年见证下一次的升级,因为我没有感到人们的学习因为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容易,学生们的学习也没有因为使用了网课而变得更轻松;不仅如此,人们的注意力反而缩短了,阅读的专注力似乎还下降了;网络讨论中越来越多是互相瞧不起;稀缺的也不再是知识,反而因网络内容太多,人们难以区分和筛选知识;让我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来推进学习系统的升级,尽管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但个体对知识的贡献,可以承载着自己曾存在过的证明,打破寿命的限制,流向未来,让我感到自己作为生命长河中的一粒沙尘,其短暂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的。这便是为何我的视频末尾会有「生命的遗产是对知识的更新」这句话。

提问 如何推进升级

但是,又要如何推进呢?目标并不单单是让部分人的学习变得更容易,而是「让所有人的学习都变得更容易,以量变引起质变的方式,推进下一次的升级」。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但我知道这个目标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哪怕提高一点点效率就算是推进,不断地积累,终将引起质变。

2.2.第一次尝试

尝试 分享专业知识

最初我能想到的就是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于是就有了《超智能体》系列的视频,然而,三期过后我就发现这样实现目标太慢,因为仅仅局限在了一个很小的领域。

尝试 分享学习方法

之后想到的是分享学习方法,纠正大家的学习误区,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学习中都少走弯路,再通过网络传播,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就能更高效地实现「让所有人的学习都变得更容易」的目标,于是便有了《学习观》的 1-7 期。但很快我也意识到了这种方式的不足。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很多人对学习的认识都停留在了校园的书本上,很难看到学习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他们听到“学习”二字就感到抵触,更别谈看什么学习视频了。

2.3.第二次尝试

尝试 重塑学习认识

因此,自《学习观》第 10 期开始,我就没有再提学习方法,而是把学习放到了生命演化史中,来展现学习对生命的作用,重塑大家对学习的认识。可以说,这是很有效果的,我收到的很多来信都说,演化史的内容远比学习方法的内容对自己的帮助要大,因为这让他明白了学习对于生命而言意味着什么。

知识视频局限

我原本计划将人类崛起和建模语言的部分全都更新完,然后再回过头来讲学习方法,但过程中却遇到了新的障碍,是用视频表达时的障碍。视频可以加入动态的、多维的信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相较于文章,在表达知识类内容时,又有诸多不足,而现在的视频播放器对知识类内容的呈现,并未做过专门的优化,只是沿用了看电影的线性播放方式,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些不便。

难以挑选内容 知识视频局限

首先是内容挑选上的不便。现在网上有那么多视频,可一个人每天能自由分配的时间也就几个小时,不可能把每个视频都看了,那要怎么从海量的视频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学习材料呢?目前我们只是依靠标题、封面,和几个片段来判断,十分低效。

难以回顾内容 知识视频局限

其次是内容回顾上的不便。我们通常需要先理解视频前面的内容,才能理解后面的内容,但当大家看到后面的内容时,往往会忘记前面讲了什么。比如,作者为了论证一个观点,举了很多例子,可观众常常就会被例子中的细节带跑,因为观众已经忘了作者在前面说了什么。如果是看文章,我们可以快速回顾前面的内容,可若是看视频,回顾起来就非常不方便了。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论述长篇内容的 up 主们,会自己在视频上添加一个目录条,这其实已经说明了视频媒介未能满足他们的表达需求,随后 YouTube 和 B站都为此做了视频分节功能,以方便跳转,但局限性依然存在,因为长段论述一定会涉及多层级目录,比如@框框的这个视频,还有@老蒋的这个视频,这种时候要怎么办?

难以区分段落 知识视频局限

其实 up 主们添加目录条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跳转,更是为了帮助观众「区分段落」和「概括大意」。因为视频不同于文章,观众无法区分视频里有多少个段落。在观看叙事类内容时,这并不会导致什么问题,可面对由众多抽象概念所组成的知识类内容时,无法区分段落往往会导致部分观众搞不清楚自己看过了什么,正在看什么和将要看什么,视频播完了还愣在那里半天。

难以整体理解 知识视频局限

更为困难的,是对视频整体的理解。我们从小就接受着“要避免断章取义”的训练,而如今的视频可以说是最容易断章取义的媒介了,毕竟若连前面的内容都忘了的话,又何谈整体理解。可若要回顾先前的内容,就要再播一遍。

难以摘录注释 知识视频局限

还有记笔记时的困难。假如观众想要把视频中的某段论述摘抄下来,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该怎么办?观众确实可以在网页旁,开一个笔记软件来记录,但视频是持续播放的媒介,如果照搬文章的记笔记逻辑,在观看过程中,手动地输入和排版,就不得不先暂停视频,记完后再播放,这会导致观看操作和记录操作彼此脱节。

难以扩展资料 知识视频局限

最明显的不便,恐怕是对视频中专有名词和参考文献的查阅了,多数时候观众都不得不手打这些信息来检索,已经 2022 年了,难道不应该点一下就直接跳转过去吗?

尝试 视频排版缓解

想必大家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些障碍。早在两年前,学习观15期中,我就曾试过用特定的视频排版来缓解这些问题,尽管我知道直接开发工具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曾提过要做网站,但当时并没有实际执行。

2.4.第三次尝试

转变 方法工具化

随后我又经历了两次思想上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我开始认识到,即使把学习方法全都分享了,也会有一部分人看得懂,一部分人看不懂,反而会拉开差距,同时每个人也会因对学习方法的执行方式而产生不同的成本和效率,「降低所有人学习成本」的目标并不会因此而达成。想要真正实现该目标,就不能只提方法,还要对方法的具体执行进行不断的「试验-反馈-优化」,最终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通用工具,让任何人都能使用才行。

转变 集众人之力

之前我从未提及过做这些视频的目的。因为当时我觉得,想要推进和见证下一次跃升,只是自己的私欲,是我面对个人意义危机时独守的一份执着,没必要让别人知道和评价。但随后我意识到,若真的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不能光靠自己。途中我也意外地发现,有着同种目标的人并不只是我自己,也遇到了很多愿意为该目标而付出的人,曾经那个小小的个人私欲竟逐渐转变成了大家共有的理想,“我”也变成了“我们”,所以今天我们也在视频中把这个目标分享出来,希望能遇到更多有着相同理想的人。

尝试 一体化网站

正是这一系列的经历,才让我们决定迈向之前不敢涉足的领域。而这便是我们要开发网站的原因,也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又一次尝试。我们希望用网站来完成三件事:

  • 首先是:解决知识类视频的障碍,对知识类内容的呈现做专门的优化

  • 随后是:不断试验,将高效的学习方法直接融入播放器中,通过「对媒介的升级」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 最后是:让做这件事本身能创造收益,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推进学习系统的升级。

过渡 设计思路过渡

这条路会很漫长,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所以接下来我会把我们现阶段的一些优化思路也分享出来,供大家一起思考、共同优化。

3.媒介设计思路

线上知识分享

为了理解我们打算如何「用工具让学习变得更容易」,需要先了解三个概念,明白我们是如何对学习行为进行建模的。宏观上,可以将「线上知识分享」抽象为「通过网络将知识从一个大脑迁移到另一个大脑」,迁移的实现需要一种「载体」,相当于软件安装包,我们统称为「学习材料(materials)」,简称「材料」,而围绕学习材料,又可将分享过程拆成三个环节:

1、由传授者制作学习材料

2、由网络媒介呈现学习材料

3、由学习者用学习材料建构知识

那么,想用工具让学习变得更容易,自然也就是针对这三个环节来做优化。下面我会简单介绍一下「媒介(medium)呈现环节」的优化思路。

3.1.媒介优化

接收优化思路

基本思路很简单:如果能让学习者更快更准确地接收对其有效的材料,就能在「媒介呈现环节」降低其学习的时间成本。

申请表做法 接收优化思路

对此也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家都填写过申请表,比如签证、招聘、专利的申请表和申请文件等,你会发现,这些文件是不可以像写文章那样自由书写的,需要将不同种类的信息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到固定的位置,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审核人员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接收信息。由于信息位置固定,审核人员即使不阅读也能提前知道去哪里查看想找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审核的时间成本。

节省审阅精力 接收优化思路

即使在可以自由书写的场景,我们常常也会主动把信息按照结构化格式来写。比如,在写高考解答题时,老师都嘱咐过学生,要分成1、2、3条来写,以节省阅卷老师的时间和耐心。又如,在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时,申请人也会把信息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书写,以节省专家的审阅时间和耐心。

材料接收优化 接收优化思路

同理,在展示学习材料时,若能将「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以「固定的位置」和「统一的样式」进行展示,就也能让学习者在阅读之前便知道,该去哪里查看想要的材料,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精读、略读,甚至直接跳过,从而节省学习时间。

3.2.材料类型

方式分类

为此,就需要对学习材料的类型进行区分,但分出的类型也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 4 个以内,以便能一一映射到固定的颜色上,让学习者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可以把「学习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将学习材料分成:指令性材料(描述)、样例性材料(例子)和迁移性材料(类比、对比),分别对应着「指令学习」「归纳学习」和「迁移学习」这三种建构知识的方式。

自定义分类

这三种类型基本可以覆盖大部分知识类材料,不过仍有无法覆盖的情况,加上叙事文大部分都属于样例性材料,最好进一步细分,所以还要有一个自定义类型来兜底。

3.3.材料模态

模态

除了类型的区别,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对同一个信息,我们可以选择用不同的编码形式来呈现。比如,文本(text)、图像(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公式(formula)、代码(code)等,这些「对同一个信息的不同编码形式」也统称为「模态(modality)」。

苹果的展示 模态

比如,想要展现苹果时,可以用苹果的汉字,也可以用苹果的图像,还可以用苹果的声音和动画。这四种模态都可以展示同一个信息。

文章视频模态 多模态优势

一般的文章通常只涉及文本这一种模态;学术论文会涉及文本、图像和公式三种模态;而最受大众欢迎的视频,还可以包含声音和动画这两种模态。

多模态优势

很明显,在传授知识时,模态种类越丰富,学习者的选择也就越多。这样一来,当某学习者不喜欢文字描述时,就可以选择看动画来学习;若某学习者看代码学得更快,也可以选择直接看代码。

3.4.接收模式

接收时限

还有一个概念虽不是学习材料的属性,但却约束着学习材料的展示:大家都可以感觉到,在看文章和看视频时,自己对信息的接收是有区别的。

文章接收时限 接收时限

看文章时,你可以随意分配不同信息的查看时间,对信息的接收,并没有时间上的约束。

视频接收时限 接收时限

看视频时,你就不得不跟随视频的播放,逐条接收信息,而每条信息的接收,均存在时间限制。

两种接收模式

因此,根据「学习材料的接收是否有时限」,可将「学习者的信息接收」分为「无时限」和「有时限」两种模式。

时限模式优化

由于人脑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有时限的接收模式」下,就应该对各个模态的展示与交互,做出相应的筛选和优化,才能让学习者来得及接收和操作这些信息。

观看记录脱节 时限模式优化

先前提到过视频的观看操作和记笔记操作会彼此脱节”,其原因就在于:看文章是「无时限」模式下的信息接收,而看视频是「有时限」模式下的信息接收,文章的笔记软件并没有对记录操作做时间约束,因此若在看视频时直接沿用文章的笔记软件,就会发生“还没记完笔记,视频就播放到下一个内容了”,而学习者「先暂停,记完再播」的行为,实际上是自己在「有时限」和「无时限」两种「接收模式」下进行了切换。若想设计一个适合视频的笔记功能,就必须要把「时间约束」考虑在内,做出「时限」上的优化。

3.5.确立目标

媒介开发方向

描述完「材料类型」「材料模态」和「接收模式」这三个概念后,我们就能明确网站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应该朝什么方向设计了。

模态目标 媒介开发方向

材料模态上:

  • 要尽可能支持各种模态的展示

  • 要能允许不同模态的任意组合

  • 要能为每种模态提供自己的交互

  • 要能在部分模态缺失时照常展示

模式目标 媒介开发方向

接收模式上:

  • 要能为每种模态的展示与交互都设计出「无时限」和「有时限」两种模式

  • 要能允许学习者在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 要能方便学习者在「有时限」模式下,定位当前的播放位置

类型目标 媒介开发方向

材料类型上:

  • 要能让各种信息以固定样式展示,让学习者仅凭样式便能知道不同材料的作用

  • 要能有一份材料类型分布图,让学习者能根据材料分布情况来筛选想看的内容

过渡 功能实现过渡

我们的网站,就是基于上面的目标来设计的。至于我们现阶段是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也就是网站现在有什么具体功能,我放在了另一个视频中,因为网站功能只不过是实现目标的阶段性产物,一旦找到能实现目标的更优方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推翻已做的功能。

注释 只是阶段目标

我们也会不断努力地去推翻,因为现在距离「让所有人的学习都变得更容易」这个总目标还十分遥远,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需要一生、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4.网站名称地址

建议 先看功能视频

如果你想尝试一下网站现有的功能,可以继续观看另一个介绍功能的视频。

网站域名

网站的域名是:modevol.com

英文名寓意

「modevol」是「model(建模)」和「evolve(演化)」两个单词合成的动词。因为这两个词很好地描述了学习行为最核心的两个特征:学习不是复制信息,而是在「用片面的材料来建构全面的认识」,好比是在用几张平面照片来建构立体模型;而这种建构过程也并非是一次性的,会随着新经验、新材料的纳入,不断迭代更新,变得越来越立体,如同生命的一次次演化。

中文名寓意

网站的中文名叫「渐构」,「渐」代表「逐渐演变(evolve)」,与「构」共同表达「迭代式建构」的意思。

logo寓意

网站的 logo,也是层层递进,由三部分组成的。

  • 第一部分:是火苗,代表「知识的火种」

  •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双螺旋和无限符,代表「不断地演化迭代」

  • 三部分合起来:是火箭,代表「人类的进步」,其中知识火种位于火箭的尾部,象征着火箭的燃料和推动力

这个 logo 整体想要表达的正是我们所坚信的「知识的迭代是人类进步的推力」。

号召 共同推动升级

最后,也希望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加入我们,一起推动学习系统的升级:不要害怕改变与嘲笑,找到自己坚信的目标,勇敢学习所需的知识,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讨论
随记
AI 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