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Jinshan的头像

理解型学习-学科模块答辩1

一、连续介质力学
2
一、连续介质力学
1.学科讲解
5
1.学科讲解
1.1 研究目的
1.1 研究目的
1.2 连续介质假设
1.2 连续介质假设
1.3 研究方法
2
1.3 研究方法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
实验与假设
实验与假设
1.4 三大关系
3
1.4 三大关系
几何关系
1
几何关系
两种构型
两种构型
守恒定律
守恒定律
物理关系
物理关系
1.5 建立流体力学方程
1.5 建立流体力学方程
2.导师点评
5
2.导师点评
2.1 解决具体问题
1
2.1 解决具体问题
场景举例
场景举例
2.2 误解学科定位
1
2.2 误解学科定位
研究流体
研究流体
2.3 明确问题核心
1
2.3 明确问题核心
力学举例
力学举例
2.4 学科道路
2.4 学科道路
2.5 批判性思维
3
2.5 批判性思维
理性力学
理性力学
学科大图景的养成
学科大图景的养成
学科培养
学科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
8
二、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概述
1.积极心理学概述
2. 区别于传统心理学
2
2. 区别于传统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3. 积极心理三模型
3
3. 积极心理三模型
健康模型
健康模型
改变模型
改变模型
信念模型
信念模型
4. 心理免疫
1
4. 心理免疫
学科贡献讨论
学科贡献讨论
5. 方法机制
5. 方法机制
6. 新角度
6. 新角度
7. 学科核心讨论
1
7. 学科核心讨论
小结
2
小结
探讨天性
探讨天性
探讨学科思路
探讨学科思路
8. 总结学科研究
8. 总结学科研究
三、 进化生物学
2
三、 进化生物学
1. 学科内容讲解
4
1. 学科内容讲解
1.1 开篇
1.1 开篇
1.2 学科大图景
4
1.2 学科大图景
典型研究问题
典型研究问题
典型研究方法
2
典型研究方法
归纳分析
归纳分析
建模分析
建模分析
典型思维方式
1
典型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对世界的贡献
对世界的贡献
1.3 学科概念网
4
1.3 学科概念网
传统进化论
4
传统进化论
拉马克理论
拉马克理论
新旧理论共识
新旧理论共识
达尔文理论
达尔文理论
困境总结
困境总结
学科面临质疑
学科面临质疑
生命的历史
2
生命的历史
证明的理论
1
证明的理论
系统发生树
系统发生树
解释演化
解释演化
概念图纠错
2
概念图纠错
连词问题
连词问题
逻辑层次问题
逻辑层次问题
1.4 种群遗传学
2
1.4 种群遗传学
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
简单建模
3
简单建模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演化动力
演化动力
演化动力建模
1
演化动力建模
自然选择建模
自然选择建模
2. 导师反馈
4
2. 导师反馈
2.1 具体知识问题
2.1 具体知识问题
2.2 研究目的问题
2
2.2 研究目的问题
无法达成目标
无法达成目标
学习目标问题
3
学习目标问题
主题过难
主题过难
目标偏移
目标偏移
等位基因模型为例
等位基因模型为例
2.3 真正的理解
2
2.3 真正的理解
抓建模过程
抓建模过程
抓核心概念
1
抓核心概念
可简化的例子
5
可简化的例子
迭代的稳定解
迭代的稳定解
DHR
DHR
随机交配部分
随机交配部分
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
基因型频率部分
基因型频率部分
2.3 收尾
2.3 收尾
视频处理名单
视频处理名单
汇报题目
汇报题目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培养思维
培养思维
假设内容
假设内容
假设目的
假设目的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三个研究方法
三个研究方法
数学建模与力学关系
数学建模与力学关系
两个主要工具
两个主要工具
实验与假设
实验与假设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两种研究方式分类
两种研究方式分类
材料参数
材料参数
两种热力学
两种热力学
系统化和一般化
系统化和一般化
学科核心内容
学科核心内容
作用
作用
微积分描述状态
微积分描述状态
构型解释
构型解释
两种坐标与描述
两种坐标与描述
构型的数学表达
构型的数学表达
物质描述
物质描述
空间描述
空间描述
建立几何关系
建立几何关系
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
质量守恒假设
质量守恒假设
动量矩守恒
动量矩守恒
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
熵不等式
熵不等式
对象确定关系
对象确定关系
描述流体关系
描述流体关系
描述固体的关系
描述固体的关系
建模目的
建模目的
设置变量
设置变量
寻找对应关系
寻找对应关系
得到方程组
得到方程组
一系列简化
一系列简化
空间描述的体现
空间描述的体现
提问学科目的
提问学科目的
建模
建模
提问建模目的
提问建模目的
应用
应用
场景
场景
二者关系
二者关系
体系内外
体系内外
学科责任
学科责任
力学学科责任
力学学科责任
教育学学科责任
教育学学科责任
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
流体问题
流体问题
寻找因果关系
寻找因果关系
物理量间关系
物理量间关系
选取变量求解
选取变量求解
完整研究思路
完整研究思路
明确学科核心
明确学科核心
知识体系由来
知识体系由来
教会建模思路
教会建模思路
错误认识统一
错误认识统一
错误认识通用
错误认识通用
力学核心
力学核心
量子力学核心
量子力学核心
教育学核心
教育学核心
无法应用未知
无法应用未知
重点是转化过程
重点是转化过程
明确构建方程原因
明确构建方程原因
研究流体力学
研究流体力学
从问题到解决
从问题到解决
基本对象和基本责任
基本对象和基本责任
构建模型
构建模型
寻找量之间的关系
寻找量之间的关系
守恒律的认识
守恒律的认识
正确的建模道路
正确的建模道路
随体和场的观点
随体和场的观点
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
再次抽象化
再次抽象化
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理论基础
弹簧与牛顿力学
弹簧与牛顿力学
力学与热力学的贡献
力学与热力学的贡献
一系列追问
一系列追问
类比定理的关系
类比定理的关系
二者关系辨别
二者关系辨别
对内容负责
对内容负责
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
力学核心与联系
力学核心与联系
体会学科大图景
体会学科大图景
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
学科认知差异
学科认知差异
局限性
局限性
应用思维vs发展思维
应用思维vs发展思维
概述
概述
质疑内向外向
质疑内向外向
重述
重述
非实证研究方法
非实证研究方法
关注消极方面
关注消极方面
病理模型
病理模型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关注积极方面
关注积极方面
解答方向
解答方向
环境4要素
环境4要素
积极包含消极
积极包含消极
PTSD治疗
PTSD治疗
学科本质
学科本质
三种模型
三种模型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模型坐标问题
模型坐标问题
两种改变
两种改变
作图线条纠正
作图线条纠正
两种神经通路
两种神经通路
保持信念
保持信念
信念一致性
信念一致性
基模含义
基模含义
增强心理免疫
增强心理免疫
提升幸福基准
提升幸福基准
质疑贡献
质疑贡献
引导积极思维
引导积极思维
治疗悲观
治疗悲观
治疗方式差异
治疗方式差异
消极心理学治疗手段
消极心理学治疗手段
学科存在必要性
学科存在必要性
两个方法
两个方法
ABC理论治疗法
ABC理论治疗法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
槽糕的面试
槽糕的面试
学科无贡献
学科无贡献
投篮VS放卫星
投篮VS放卫星
与其他学科差异
与其他学科差异
预防角度
预防角度
承认预防价值
承认预防价值
实现方法
实现方法
质疑学科核心
质疑学科核心
一个视角
一个视角
学界诟病
学界诟病
非学科
非学科
也涉及治疗
也涉及治疗
早期筛查VS阿Q
早期筛查VS阿Q
阿Q本质
阿Q本质
目标与方法
目标与方法
学科内涵
学科内涵
关注天性及潜能
关注天性及潜能
质疑天赋论
质疑天赋论
仅作为流派
仅作为流派
理性主义代替
理性主义代替
猜测学科图景
猜测学科图景
做教育学
做教育学
案例研究角度
案例研究角度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发现的问题
发现的问题
成果概述
成果概述
典型研究对象
典型研究对象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
演化原理
演化原理
演化造就自然
演化造就自然
协同进化等
协同进化等
研究方法分类
研究方法分类
孔雀羽毛
孔雀羽毛
寡妇鸟
寡妇鸟
不止中性理论
不止中性理论
中性理论
中性理论
思维方式分类
思维方式分类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灾变论
灾变论
进化论
进化论
进化观
进化观
总括
总括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
演化医学
演化医学
感染寄生虫
感染寄生虫
农学防害
农学防害
节点引入解释
节点引入解释
概述认识
概述认识
观点
观点
优点
优点
缺点
缺点
生物界共识
生物界共识
病毒的进化
病毒的进化
用“演化”
用“演化”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困境
共同起源的困境
拉马克理论总结
拉马克理论总结
自然选择总结
自然选择总结
渐进新解
渐进新解
三种质疑
三种质疑
热力学质疑
热力学质疑
不能证明演化
不能证明演化
生物学质疑
生物学质疑
属性
属性
两者互补
两者互补
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
来源与目的
来源与目的
组成
组成
物种演化图示
物种演化图示
演化的体系
演化的体系
图顺序未改
图顺序未改
选择的作用
选择的作用
“信息变化”解释
“信息变化”解释
为了对比
为了对比
中性选择作用
中性选择作用
自然选择作用
自然选择作用
突变发生层级
突变发生层级
相反观点
相反观点
可遗传基因作用
可遗传基因作用
主要与次要
主要与次要
谁是次要
谁是次要
矛盾点
矛盾点
主次区分目的
主次区分目的
在分子水平
在分子水平
判定依据(1)
判定依据(1)
概念平齐层次有差(1)
概念平齐层次有差(1)
分子层级不适用
分子层级不适用
概念平齐层次有差(2)
概念平齐层次有差(2)
判定依据(2)
判定依据(2)
概念图逻辑平齐
概念图逻辑平齐
学科关系
学科关系
学科背景介绍
学科背景介绍
1.演化基石
1.演化基石
思想体现
思想体现
2.演化基本单位
2.演化基本单位
研究前提
研究前提
种群遗传学目的
种群遗传学目的
理论应用
理论应用
家族遗传病
家族遗传病
基因基础知识
基因基础知识
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
理想群体
理想群体
主要选择
主要选择
哈迪温伯格定律作用
哈迪温伯格定律作用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基因流
基因流
突变
突变
隐性纯合不利
隐性纯合不利
模型的运用
模型的运用
模型种类错误
模型种类错误
两模型差异
两模型差异
属于次要问题
属于次要问题
研究动机
研究动机
可计算遗传病
可计算遗传病
少了一类情况
少了一类情况
模型非目标
模型非目标
学员思路
学员思路
主题选取问题
主题选取问题
学员目标偏移
学员目标偏移
合理的目标
合理的目标
PQ函数
PQ函数
遗传病计算建模
遗传病计算建模
模型需泛化
模型需泛化
交代建模过程
交代建模过程
模型非知识
模型非知识
目标是建模思路
目标是建模思路
追求通用模型
追求通用模型
重点知识
重点知识
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已得病计算
已得病计算
思路的通用性
思路的通用性
呈现概念非理解
呈现概念非理解
理解定义1
理解定义1
是机械型学习
是机械型学习
三个模型“无用”
三个模型“无用”
理解建模过程
理解建模过程
金闪模型计算
金闪模型计算
至少有概念联系
至少有概念联系
理解定义2.1
理解定义2.1
本图核心概念
本图核心概念
对应的现实问题
对应的现实问题
迭代的稳定解
迭代的稳定解
两模型难合并
两模型难合并
限定及运用
限定及运用
思考割裂
思考割裂
理解定义2.2
理解定义2.2
删减知识
删减知识
检查理解
检查理解
需还原成p,q
需还原成p,q
DHR不用学
DHR不用学
理解重点
理解重点
假设验证
假设验证
理想群体是次要
理想群体是次要
没必要写
没必要写
次要知识处理原则
次要知识处理原则
模型简洁原因
模型简洁原因
过于冗杂
过于冗杂
学习方法误区
学习方法误区
都不是重点
都不是重点
计算不必写
计算不必写
只学基因型频率
只学基因型频率
它人模型局限大
它人模型局限大
遗传病难以计算
遗传病难以计算
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
任务安排
任务安排
单集封面
单集封面

理解型学习-学科模块答辩1

2023-09-06
78 次观看
1 讨论
Jinshan的头像
Jinshan
粉丝:113
主题:93
描述:97
例子:37
类比:8
其他:149
字数:54613

理解型学习-学科模块答辩1

2023-09-06
78 次观看
1 讨论
Jinshan的头像
Jinshan
粉丝:113
Jinshan的头像
Jinshan
粉丝:113
主题:93
描述:97
例子:37
类比:8
其他:149
字数:54613
名单 视频处理名单

预备处理:谢东华(iOS),chilly启灵

视频剪辑:YU

字幕校对:谦陌澪,空空,wang,Relax.,心雨之林,思无邪

文稿拆分:思无邪,谦陌澪,Relax.,I,wang,空空,心雨之林,郭慧

文稿合成:思无邪

审核:青争鱼Echo,Reed

一、连续介质力学

1.学科讲解

引入 汇报题目

我报告题目是连续介质力学。好。

1.1 研究目的

目的 研究目的

连续介质力学,他目的是为了建立可变形体运动学的统一描述,并将其应用于具体学科。

作用 培养思维

那他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建模的思维,和抽象化和具体化的思维。

1.2 连续介质假设

假设内容

那连续介质力学有一个假设是连续介质假设,它具体是指所有的物质虽然都是由粒子构成,但是任何对于其宏观力学特性有意义的体积内都包含有大量粒子。所以可以把物体近似的看作连续充满空间的介质。

假设目的

这个连续介质假设它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便于用微积分来描述来建立数学模型。

研究对象

同时他也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连续充满空间的物质,主要包括固体、流体、流变体,还有一些抽象的场,比如温度场、电磁场。那也这样也是为了便于建立这种可变形体运动学的统一描述。

1.3 研究方法

引入 三个研究方法

连续介质力学,它的研究方法呢有,这里有列了三个。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与力学关系

第一个是数学建模,这里数学建模主要是指结合力学当中的三种关系,然后建立张量形式的偏微分方程。这三种关系是指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守恒定律。

补充 两个主要工具

那数学建模的主要工具有两个,一个是张量,一个是微积分。微积分其可以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变化,然后张量是用于建立不依赖于具体坐标系的数学描述。

实验与假设

实验与假设

第二个研究方法是实验与假设他这个体现在这个三大关系里的物理关系的建立过程当中。因为在连续介质力学来讲,物理关系的建立,它是以实验和假设为基础,建立宏观唯象理论。

流体力学 实验与假设

比如说它这里面的流体力学里边的,比如说牛顿流体,它就是一种物理关系的一种假设,然后还有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这都是实验定律,包括创建状态方程

两种研究方式分类

这里区别于一种非连续介质,就是比如说连续介质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用统计和概率的观点,通过分析粒子间相互作用,最后经过统计平均,然后统计得到这个宏观物理量。另外一种就是这个实验与假设,来得到这个物理量。

材料参数 两种研究方式分类

比如说固体力学里的这个一些材料参数、弹性模量或者是强度刚度等。还有

两种热力学 两种研究方式分类

这个热力学,热力学也有两种,一种是统计热力学,然后还有一种我们这里讲的热力学,其实这里涉及到热力学就是通过实验和假设来做的那个宏观的就是唯象的理论,而不是通过统计和概率得到。

系统化和一般化

第三个研究方法是系统化和一般化。它这个主要体现在连续介质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上。因为连续介质力学,它在变形体运动学和守恒定律层面,它统一了固体、流体、流变体,还有温度场、电磁场这些所有的研究对象,所以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可以应用于这些子学科。

然后连续介质力学还有一个底层的学科,是叫理性力学。理性力学它是,一句话说就是将力学公理化的非线性场论。

1.4 三大关系

学科核心内容

那既然连续介质力学,它目的是建立可变形体运动学的统一描述,那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可变形体运动学。

作用

可变形体运动学,在这个三大关系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得出三大关系里的几何关系。

几何关系

微积分描述状态

它具体是指用微积分来描述两种构型之间的状态变量化,一个是初始构型,一个当前构型。

两种构型
构型解释

这个初始构型就是初始时刻物质形态,当前构型就是另一个时刻的物质形态。

两种坐标与描述

那这两种物质形态也决也引申出来两种坐标和两种描述方式。物质坐标就是以初始初始构型当中的坐标,初始就是物质坐标,就是初始构型当中坐标,空间坐标就是当前构型当中坐标。那这个物质描述就是以当前构型初始构行当中的坐标为变量的描述方式。那空间描述就是以这个当前构形当中的坐标为描述方式。

构型的数学表达

那这两种坐标从数学表达式上是它区别就是对时间的导数体现在在物质描述当中,它是以追踪粒子追踪物质点为描述的对象,所以他这个X是从起到了标示物质点的作用,因为他是在初始构型当中坐标,它对物质点其实有一个标识的作用,所以他跟这个大X对时间和时间相对于时间他不变化,所以它整个函数对于时间的求导就是偏派比先 T δΦ/δt但是空间描述这里面是用当前构型当中的坐标来描述,所以他是时间的函数,他整体对时间的求全导,它是还要对X求导,然后X再对 T 求导。

物质描述 两种坐标与描述

那这两种描述方式可以举个具体例子就是如果我们研究城市当中车流量有两种研究方式。第一呢是追踪每一辆车,就相当于追踪某每一辆每一个物质点。但是这种方式不太好。为什么?因为比如说我我描述的是固体固定的区域的这个流动情况,这什么时候流进,什么时候流出这跟踪,而且随时有大量的例子流入。

空间描述 两种坐标与描述

那用物质描述这种方式就不合适。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我关心的点,我是建立摄像,我做一个摄像头,就相当于监测这个点。那我只关心监测点的车的流量流出情况,也就是以空间坐标为描述,空间坐标为描述的为变量的这种描述方式。那显然这个监控车流量这些这个例子就用空间描述更合适。

建立几何关系

那根据这两种构型,我们可以继续推出来,比如说速度梯度和变形梯度。然后变形梯度我们可以得出来一系列的应变张量,比如说这个格林拉格朗日张量,然后从速梯度呢也可以得到这个和流体相关的应变率张量,应变力张量一般它可以用于建立流体相关的动力方程。应变张量一般用于描述固体建立,用于建立固体动力学方程。那这是这个几何关系。他这两者就构成了几何关系是几何关系的一部分。

守恒定律

适用对象

那三大关系当中还有一部还有一个是守恒定律,因为连续介质它都满足,是所有的连续介质都满足几何关系也要满足守恒定律。几何关系是数学的关系守恒定律是连续介质所有都要满足的,这个守恒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动量矩守恒,还有能量守恒,还有一个熵不等式。

质量守恒假设

那守恒定律里面,这个质量守恒是一种假设,是对于流体来讲,是对流体来讲是一种假设,他就是不考虑那种就是质量高速的那种不守恒的那种情况。

动量矩守恒

这个动量动量矩守恒可以通过牛顿定律推出来。

能量守恒

质量守恒这个能量守恒这里主要是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出来,就包括它内能和热流。来考来加入这个能量。考虑这个系统的能量守恒。

熵不等式

然后熵不等式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出来。熵不等式有一个作用,就是检验你物理关系是否满足熵不等式。

物理关系

对象确定关系

在三大关系里面,还有一类是物理关系,这物理关系就和你研究的具体对象有关系,就是根据你具体的研究对象来确定你的物理关系。

描述流体关系 对象确定关系

比如说我研我要研究的是流体,那就有就需要确定和流体相关的物理关系。比如说这个流体的一些材料参数的一些假设,材料参数之间关系的一些假设,还有这个热传导定律和状态方程。那几何关系和守恒定律再结合与流体相关的物理方程,就物理关系就能够推导出来流体的动力学方程。

描述固体的关系 对象确定关系

而如果我研究的对象是固体,那就需要有这个就需要找和固体相关的物理关系。比如说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包括弹性和非弹性的关系,弹性又分线性非线性。那得到这些物理关系之后,用几何关系和守恒定律再结合描述固体的物理方程,就能够得到我固体的动力学方程。这里头固体的动力学方程和流体的动力方程就是我们之前提了刚才提到的这个最终我们连续介质力学要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

1.5 建立流体力学方程

引入 建模目的

这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大图景。然后里面还有一个例子是我以流体动力学方程来来阐述这个结果。他大概是这样,这个例子就比较简单,是流体动力学方程,它目的是建立我目标区域流场分布的目标区域流体流场分布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分析,其实他和我刚才讲的这个城市当中监控车流量这个例子是有很大的相通性的。因此他其实以适用于用空间来描述。

步骤1 设置变量

那如果是对象是流体,那需要用哪些变量来建立方程,这些变量其实包括速度、应力、变形率、密度、热流密度和内能,还有温度、压强。

步骤2 寻找对应关系

那这些建立这些变量,描述这些变量,这些确定之后,我们就需要找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呢可以找。几何方程几何方程是通过这个可变形体运动学得出来的,这里用到的是应变率和速度的方程。然后还有守恒定律这里用到的能量方程,联系还有质量守恒,还有这个动量守恒。然后物理关系呢包括这个材料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应变率和应力,然后包括热传导定律,还有一些内能和压强的状态方程。

步骤3 得到方程组

那通过这些方程后面最后的步骤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嗯结合我我如果以密度、速度、温度、压强为变量来建立盲方程,那我就需要消掉其他的量,最终得到了这个方程组描述流体力学的方程组。

步骤4 一系列简化

这个方程组呢是得到的这个可压缩和粘性的有只有这这两个条的只有这两个要求,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一系列简化,比如说等温过程简化,还有不可压缩再然后再进行不可压缩的简化,然后他可以在具体的坐标系中再展开,这都是张量形式的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和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当中展开。

解释 空间描述的体现

其中呢这个空间描述这个里面体现到两点,有两点体现到第一个是他在对时间的求导上是要因为我用虽然是用空间描述,但是你描述的速度呢那个颗粒本身的物质点本身的速度,所以你要转用这个空间的这个就物质时间倒数来来确立这个速度,然后他还在另外一个在建立这些方程的时候,一定也要用空间描述来整理这些方程。老师这个就是我报告所有内容。

2.导师点评

2.1 解决具体问题

提问1 提问学科目的

好,那你那个后面这个例子这个讲的比前面那个清楚。前面那个其实你没有讲你是解决什么问题的,你只讲了它大概是用来研究这一堆跟固体和流体这些相关的对象的,对象的啥问题没有说。你说为对象建立个运动方程,这也不是对象的啥问题,明白了吗?就说你得说我们研究这个流体力学或者说这个连续介质力学,我们实际上是在这样的对象当中来解决这个对象的什么问题。

回答1 建模

老师我理解这个连续介质力学,它输出其实就是这个数学模型,到这一步它也可以求解,但是求解它严格上不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主要内容他主要内容就是建到建模结束就,就基本上就可以。

提问2 提问建模目的

那你你你你给我建完这个模型,你想干什么?你想回答什么问题?

回答2 应用

啊就是为后,我这张图里没有体现。但它实际是为了这个解决。比如说固体力学的方程建立起来之后,其实就可以在具体场景中去应用。去啥样的具体场景?啥样的应用?

场景举例

说明 场景

就比如说我是我的模型是一个梁,那我在这个对于弹性体建立的这个方程上,我在针对这个梁我就可以做一系列简化。因为这个然后这个梁我研究他的比如说我要做运动控制,然后我就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来控制他的轨迹。

讨论1 二者关系

就是但是。但是运动控制,你的运动控制又和你现在建立的方程有啥关系?他的运动控制由这个方程来决定不是,你现在你现在刚才说的运动控制是是外界的宏观运动啊,你要让这个梁整体运动起来,对吧?是这意思吧。但是你现在你现在解的这套方程是是在这个体系内部的方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啊?就是他这个方程是一般性的方程就是他和比如说和这个这个就说流体吧,就是这个流体的方程,这个得出来的方程是你所有的这个粘性的可压缩流体都满足的。那再比如说圆柱绕流,在圆柱绕流当中这个具体的模型当中。

讨论2 体系内外

你就用你刚才的梁的例子,你的梁你不是讲了它到底要干什么了吗?你就用刚才梁的例子。梁的例子。因为比如说我在有一个特定的工作频率,这个梁,就是我有一个输入有一个特定的工作频率。那在这个工作频率当中,我需要对它,我需要满足它的振幅和这个就是包括一些分线性的因素,我要降低到最小。那怎么控制呢?其实就通过实际是通过它你材料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来控制。但实际上控制的方程就是它的运动学方程,就是我得出来的这个固体动力学的方程。就比如说你,因为你现在你现在给的所有变量里头没有这个这个外界的动,外界的这种叫做什么来着就是扰动引起的响应完全没有啊。要有没有。没有啊你这里哪个方程里头包含了外界扰动引起的响应啊这固体现在都是这个体系本身的方程。你现在的方程都是这个体系本身的方程,你没有一个外界扰动引起系统响应的方程。有老师,这个这个方程其实就是有外界扰动响应的方程,就比如说他根据牛顿定律来建立,其实他是有外力的,有激励的。你现在的牛顿定律是这个体系他自己的力的牛顿定力,就是你现在的力都是通过这个体系内部的一个小微元和另外一个小微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来写出来的,都是通过连续性方程啊等等这种方程写出来的,啊是哪里有外界响应啊?有这个 F = MA比如说他根据动量这个你的就是你的定律吧。为什么外界外界的这个这个东西肯定是个F呀。因为你现在想讨论的问题是有一根梁,梁外面如果有一个随机扰动这个随机扰动在特定频率下会不会被放大?是吧啊对对啊然后你的方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那就看不出来。那就是通过这个方程来讲。不可能啊你在你在这个梁里面可以做一个这个啊比如说啊应力的啊分布函数,密度的分布函数,反正你想要什么样的这些这些核心量的分布函数,你都可以写进去对吧。行啊这个分布函数他没有对外界的响。有这个分布函数,他这里是有输入激励的。就是因为比如说就是那会说的牛顿定律,这F里就有这个外界输入来。来你告诉我你告诉我你写下来的这一堆这一堆各种这个这个还函变端或者是什么应变张量,哪个里头包含了这个这个外界的扰动里面就包含可能的扰动加进来了。这个里边是比如说这个应力,其实它应力就和外界载荷有关系。因为你如果没有外界载荷和它外界引入的随机扰动,老师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最后一句。我现在是一个外界的随机扰动,我现在问问题是一个外界的随机扰动是否会造成我这个梁的剧烈的形变?你现在建立的方程是在这个系统的内部建立的。我问他们跟你回答这个问题的联系是什么呀?这个内部其实也是有外激力的,这个内部就是你它比如说它体现在它体现在我我再把这个例子说具体一点比如说它是一根悬臂梁,左边边界条件是固定的,右边是自由的,但是我在自由端这加一个。就是在整体上加一个加一个加一个那个sin 函数或者cos函数或者加个随机力。没问题,加在哪呀?在你这套体系体系里头。那如果如果是这种,就是它加个集中力的话,其实它这属于在边界条件里,没在这个方程的主体里,但是我要可以。

2.2 误解学科定位

质问 学科责任

所以我问你的事情就是说你看你告诉我说这个这个连续介质力学就为了得到方程,这有这样的吗?然后我接着问你说得到方程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啊?你说比如说可以来讨论这个随机共振的问题。好,那我说你你得到这个方程又怎么来解决随机共振的问题啊?你告诉我将来要在边界条件上随机再加上一项。啊老师就是我再举个例子,它可以在边界条件上加个力,它这个相当于是你可以把他按边界条件处理,但是另外一种你可以加个体力或者是分其他的面的分布力,那这样在这个方程当中就有体现了。就是你取微段的时候这根本就不是我所关心的,你根本没听清楚我问的问题。我问的问题是你把这个学科定位成就是为了得到方然后接着我逼问你说得到方程又要怎么样呢?你说比如说有一个类似于随机共振的问题,然后我们要来做研究。那么我们想怎么做呢?比如说可以在这个方程里头再加上一个一个那个边界条件的或者其他方式加进去的微扰项。没问题啊这些很对啊,但是但是你把它直接就定位成我也不用解决什么问题,我就是为了得到一堆连续介质的方程,这是这个学科干的事情吗?我个人认为这是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他是为了统一这些方程。他最主要的核心是它统一这个方程。这个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这些方程,啊就是用我能告诉你说那个牛顿力学的目的就是得到 F 等于 MA 吗?这个学科就是为了得到 F 等于 MA是我 F 等于 MA 综合了所有的力学。我的意思是说他得到方程是第一步,就是这个连续介质力学。对于他这个学科来讲,他最主要的工作是得到这个方程。然后这个方程的作用是在工程上应用,或者是在现实当中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它这个模型求解包括实际问题的求解,其实也广义上来讲也属于连续介质力学,但是它不是连续介质力学的最核心的内容。这是它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或者说数学模型里头最核心的内容,它不是这个学科里头的责任。

力学学科责任

这好像你就好像力学它的核心内容确实是 F 等于 MA,但是这不是力学这个学科的这个学科责任,我为了得到 F 等于MA 。

教育学学科责任

不是跟跟现在的教育学一模一样的吗?教育学的核心责任就是提出个教育学有一对研究教育的人将来可以活下去能当老师,能当学生,能念研究生,念博士是吗?教育学是这个这个这个目的吗?难道他不用去关心怎么教、怎么学、怎么帮助人教的更好、学的更好的问题吗?

学科定位

而由于你没有了这个定位,没有一个解决什么问题的定位,你会发现你所有引入的量都没有意义。我问你为啥你要引入这个旋度张量往下为啥要引入比如说假设是密度分布函数或者温度分布函数或者应变的这个分布函数,为啥要有这些东西?告诉我一下,我为啥要引入这么一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什么的变形梯度速度梯度什么旋度张量什么玩意我问干它们,想干嘛?那老师我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如果从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讲,他是应该是我先确定问题。就是比如说我要研究这个固体的动力学性质,那动力学性质就要先确定他们之间变量,确定完这第二步。确定完之间变量之后,第三步就是确定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然后建了个数学模型,然后去模型求解然后解决实际问题。那这个确定关系的过程当中,你发现他其实这个关系有三类,就最后总结分成三类,那其中有一类就是几何关系,这几何关系那当中就比如说这个固体,因为有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研究流体

案例 流体问题

对啊对啊所以你不用在这页讲了,你刚才说的意思就在下一页里头。所以我一开始就告诉你说你你翻到下一页,你下一页讲的比他好,因为你在下一页里头。下一页,对你告诉大家说如果对于这个,当然你还是没有交代这个研究的目的,但是你至少大概知道了说我如果要来研究这个流体的话,我大概要研究什么问题呢?我要研究每个区块的密度对不对嗯?每个区块的速度对吧?如果流体假设我将来还要和类似于这个这个热运动合在一起的话我可能还要研究每个区块的这个能量密度和每个区块的温度是不是?那这时候你是不是就有了一套他基本上的物理量啊对对吧?你说我这时候就要有比如说温度的分布函数、热流的分布函数、能量的分布函数、密度的分布函数。然后可能还得有比如说因为你要考虑到他中间的这个粒子作用的话,还得引入一个压强的分布函数对吧?

寻找因果关系

好,那么大概有了这些东西,现在我下面就问说,每一个东西他都是一个比如说那个玩意叫ρ每一个东西就是 ρ 都是一个 ρ of X and T 对吧?那下面的问题说这些量之间它们是不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对,于是你发现为了找他们的因果关系,你要回到物理定律去找。

物理量间关系 寻找因果关系

比如说如果是热能和热流的关系的话,他们大概要走这个傅里叶定律对吧?这温度和热流的关系,如果大概是什么形变的话,他可能要去找内部的这个类似于气体的PV方程之类的东西对吧,只不过这里这只不过这里是流体。

选取变量求解

好了所以你就知道了:原来我要通过一些关于这个这个系统本身的性质以及关于物理学的性质,对吧?啊当然你说必要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想研究外界的扰动,你还可能得把这个外界的某个圆放进去。比如说如果有个东西在加热,那么你这个房间里头可能会出现一个一个圆的项对吧?于是你就知道了,我大概选哪些变量,我大概怎么把这些变量联系起来?然后我说当我这些变量里头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都清楚之后,我就可以写下一套微分方程。这套微分方程可能就是我下一步要求解。然后求解完了之后,比如说现在假设我的初始的某种分布是给定的,我想知道未来的某种分布。

总结 完整研究思路

那这个问题怎么做?yeah那你这样就明白了,就这样,你看你有你的研究问题,根据这个问题你要提出哪些量?根据这些量你要来找这些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哪些角度去找对吧。所以在这张图上,你反而只要加上你的起点的问题是什么,要比你前一张图要清楚的多。

2.3 明确问题核心

明确学科核心

OK,明白前一张问题前一张图的问题在哪了吗?就说你把一个东西的这个理论的核心当成了这个学科的核心。于是你会发现你当比如说如果我是学是一个学生,当我来看你这个理论的时候,我全是瞎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你为什么要牵涉到这些量,对我没有任何意义,你要引入这些量干什么?

力学举例

介绍 知识体系由来

oh明白了吗?就好像有个人来学力学我告诉他力学就是 F = MA然后他学回去了有啥用啊?他为啥要知道F为啥要算出A?真正重要的地方在于,当他看见力学的问题的时候,你得让他想清楚这个力学的问题,他其实是个 X of T 的问题,然后是个 V of T 的问题,然后是个 a of T 的问题。原则上你可以不断的这个一阶阶导数求下去。但是物理的现实就告诉你,我通常找到 A of T 的时候,我已经和外界相联系了。那个相联系的渠道就是力。也就是说这个 F 等于 MA之所以成为力学的核心方程是偶然的。当然也有他的必然,他的必然在于这个对称性的问题,但是你忘掉更大层次上的必然,他是偶然的。是因为现实世界当中, F 只需要连接到 X 的两阶导数,所以他的核心不在于这个,而是明白说为什么明明我关注的是一个东西的运动,我怎么就落到这个 F 和 A 的点上了呢?是因为你关心他运动的时候,自然你要关心 X of T然后由于你要关注在某个外界条件下怎么变,所以将来必定有一个类似于F的东西,或者说类似于 H 的东西,它连着那个 X这才使得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当我去找那个H的东西和X的东西具体表现为什么样的时候,偶然的我发现H将来我就要对它做偏导数,求完之后呢他成了力。然后那个X呢我要对它求这个对时间的两阶导数我发现求完之后他是A这两个东西他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F 等于 MA才成了力学这个数学模型核心知识的体系,而不是力学这个学科他的目的。

目的 教会建模思路

他的目的不是给你建立一个一个一个描述物体运动的方程F = MA 。他的目的是告诉你说在一个什么样的外界情况下,那个外界可以是个H可以是个F,那么我这个系统他的运动状态,所谓运动状态就是 X of T 的函数,它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看清楚这个区别了吗?好,

纠正 错误认识统一

老师我不知道我理解对不对?就是如果换个角度讲,就是这换个思路是,那我应该是以固体、流体热力学、电磁学他们的共同,这有存在是否有什么共同特征来提问,就来展开比如说他们都是连续介质,然后他们描述方式都可以用微分微原体的方式微积分的方式来描述。那我有没有可能有一种描述方式在某些量上统一,然后再展开。老师我不知道我。稍等,我先,我先先先把一个那个小小的问题先先给你揪出来,就是上面的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流变学这个都是你统一的对象,但是热力学和电磁学不是你统一的对象,他不过就是你为了建立他们统一他们的理论所要用到的物理学知识。明白他们的区别了吗?就是你不解决任何热力学和电磁学理论的问题,那是他们的事情,你只不过甚至你应该把力学也写上去,你只不过用力学、[31:47.533-31:48.199] 热力学和电磁学当做工具来解决固体、流体力学和流变学里头的问题。老师是这样就是因为我在学这个课程的时候,其实我们学力学的,他也不去学电磁学也,也虽然他这个连续介质里面有电磁学,但是我理解他是因为他主要体现在这个可变形体运动学当中,他他这个。无论你出现在哪,你不解决那些学科的问题,那些学科不是你统一他们的对象。有本事你告诉我一下你把电磁学的麦克斯我方程改成了,改成了麦克斯韦一撇方程吗?你把 F=MA 改成了 F = MAA 吗?但是我我意思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统一的。有这个共同的部分,比如说他们都是研究这这个在看......只你只盯着上面那几个字看。这个东西是由连续介质力学统一的吗?所谓一个A学问统一了,一个B和C学问什么意思呀?就是B和C学问各自研究的东西,不用再分开研究了,只要在我A里头,我就回答了你的问题了,这叫统一。啊你现在是统一吗?okay你会去问,说哎我连续介质力学关心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是对或者我有没有一个新的定律我可以替代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事情你关心吗?嗯没有?那这叫统一吗?ok这叫运用,不是统一。你是用热力学、电磁学和力学的东西来统一的解决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流变学的问题。老师这可能用统一描述不对。但是他这个连续介质力学里边还不是就是您说的这个类似于多物理场这个问题,但是他还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就是他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这种[34:34.666-34:36.066] 他在数学上描述就可变体运动学中描述在一个空间域当中,这个量他的变化它等于这个等于一个体积分,就是它这个域当中产生的量和你边界流入流出的差值。它就这种描述其实可以用于固体流体,然后也可以用于热力学,也可以甚至包括电磁学,他是有在某些点上是这样,就是他会有通用的表达。

批判 错误认识通用

那玩意他用通用是你连续介质力学来教我通用吗?那玩意就是个数学的定理,叫高斯定理。啊是,用你连续介质力学来教我通用吗?是,我电磁学是也经常用这个,这这个办法难道是我从你连续介质力学里头学的?就是他可以从微积分里学,也可以从连续介质力学,这里也有。明白问题在哪了吗?老师,我明白,您说这个统一的。一个学科在干点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你是不清楚的,你只不过学会了类似于 F = MA 的东西。

力学核心

力学永远不是 F = MA ,F = MA 只是力学核心理论的核心。而力学作为一个学科。更加重要的事情,是,我得让你知道为什么本来我关注的是个运动的问题,将来它会怎么动的问题,最后我的数学理论落实到F = MA 上来。

量子力学核心

或者说拿这个量子力学举个例子,就是它的核心理论确实是薛定谔方程,但是量子力学的核心不是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的理论的核心才是它,量子力学的核心是告诉你说本来我不就想关心一个核外的这个电子怎么动的问题,就是小粒子怎么动的问题,它怎么就非得用一个波函数这种这种破玩意来描述他了,这是一个理论真正解决的问题。

教育学核心

或者说拿教育学当例子,没准将来会有一个比如说就就拿咱这个理解型学习当成整套教育论新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那我的关键问题也不是说理解性学习是什么意思,而是说本来我就关心的其实是帮助大家教的更好,学的更好,做更好的教和学的研究怎么就成了这个问题,将来落实到我这个理解型学习就可以来完成这件事情。为什么我理解型学习关心的问题的角度和关心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可以来回答那些问题,起到那个学科作用,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局限 无法应用未知

因为总有一天你这些方程都是会在新的问题里头失去作用的。当然没准,对于有的学科,他失去的就特别慢。

重点是转化过程

但是真正留下来的那些不失去作用的东西,是我怎么就把一个本来该解决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我目前的学科理论所面对的数学模型化以后的,所找出来的那个理论核心的问题。而这个转化的过程它永远也不会失去它的作用。

批判 明确构建方程原因

而且一旦明白这个之后,你倒过来,你往下走,你才会发现说原来我为什么要关心这样一些量,我为什么要去构建他们之间的方程?要不然你的整个理论就是相当于从 F = MA开始学 F = MA有啥用啊?是给我个F我信不信都可以把这个A求出来,然后假设为我为什么方程的求解学会了,我也都能把这个 x、t 求出来。so what你学力学学到的最高境界就是随便给我一个啊不给我一个f我能够把这个 X of T 求出来,然后呢,你就学会了力学吗?再说你要是这么个目的的话,为什么要学物理啊?我教你求解微分方程不就够了吗?我告诉你一个 F ofxt然后呢我再告诉你这个东西是等于 MA, A 是等于 X 的两点的导数。所以我就得到了一个微分方程,F ofMX 的 ... 对吧?然后我说从今往后你就学会怎么去求解这个微分方程,然后求解也反正也不是我的事情。我告诉你你可以用xxx或者用计算机程序扔到计算机里头就去求解吧.好了,难道我们学力学是为了学会这么个玩意,已知一个F能够求出X来,而且核心就是从F求出A然后从列出方程以后怎么求解呢?又完全由由计算机软件去求,然后这就是你觉得物理学学力学该学会的东西吗?你现在想想,这个类比是不就是这么个关系?你现在教这里头所有的东西就是天上掉下个馅饼,叫D或者叫W相当于我这里的F,然后我告诉你说这几个量之间可能会有关系,所以就是F等于MX的两点。然后下面的反正方程也不用去求,扔到计算机里去求就完了。

2.4 学科道路

案例 研究流体力学

那老师我不知道我现在理解对不对,我跟你说一下。那我换种思路展开我如果是以那个例子当中展开。比如说我要研究流体力学需要哪些变量,发现他再找变量关系。然后再发现他比如说需要找几何关系当中,我这个材料确定之后,我需要找一个应变率和这个速度之间关系。然后我怎么确定速度和应变率之间速度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就需要这个可变形研究可变形体运动学那大概这个思路。是对对

从问题到解决

然后你再回到最开始的地方,把你最开始那句话也要重新再走一遍。你刚才说的那地方,你说你要研究流体力学。那剩下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研究流体力学?你研究流体力学是解决流体的哪些问题,你才能把从把它从这个目的当中过渡到哪些量。

基本对象和基本责任

明白?不是说我为了研究流体力学就有这些量,不是的,谁告诉你就得有这些量,现在明白了吗?就是说你从他这个学科的研究的基本对象和基本责任开始。

构建模型

说哦,我发现我应该构建一个这样的数学模型,什么样的数学模型呢?

寻找量之间的关系

我下面应该提出abcd这些量,然后这些量之间它们有相互影响,然后这个相互影响又从哪找到这个影响的关系。哎我发现要从这个这个几何的因素去找或者物理的因素去找。OK。

纠正 守恒律的认识

原则这些守恒律也是假的,守恒律只不过是物理关系的近似的替代品,或者说高级的替代品。他们都在都在物理关系里头。就是按道理说我们不需要额外的守恒律,只需要有物理关系就行了。但是实际上列方程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直接从守恒律出发,是因为守恒律会简化我们的计算,不是因为它是独立于物理关系之外的。嗯嗯这我理解

正确的建模道路

好,然后还有好多这个这个问题,所以你看,应该走的道路是说我想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数学描述是什么?这个数学描述有了之后,我内部怎么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白?这才是正确的一个数学模型的道路或者一个学科的道路。然后

纠正 随体和场的观点

我怀疑你不是学物理出身的,所以你大多数的词都是错的。比如说左边的不叫物质坐标,叫随体的观点和场的观点。哦他是他叫建立随体坐标系,就相当于拉格朗日描述。对叫随体的观点和场的观点。然后

2.5 批判性思维

理性力学

质疑 错误认识

然后好像还有错的地方,我看看,那个错就是上面我说过的你统一的不是力学和热力学这些玩意。然后还有一个错的东西,啥叫理性力学啊!这么恐怖!为什么你们这个领域里头竟然有人这么干呀?理性力学其实老师我没学过理性力学,我只是把他那个列在这,就是它连续介质力学是通用的,就是大家都承认的。但理性力学就我个人理解......他是为啥我们需要有需要需要有额外的力学,他不就是牛顿力学吗?或者是容易把牛顿力学改造以后的那个拉格朗日力学吗?为啥你要找一个拉格朗日力学之外的力学?这倒不是,就相当于拉格朗日力学和这个比如说最小哈密顿力学,还有牛顿力学,他都属于理性力学内容。但是咋了?属于理性力学内容,我没写。老师,您说什么没。我不知道你们这个工程领域的人是怎么学习的,我查一下这个狗屎的理性力学是什么。就是我个人理解它可能是有争议的,就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用理......这个有必要去设置理性理学的。但你这不是写的,是你的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理论。对是有。还能有争议?啊他是就是他他相当于公理化,他相当于比如说举个例子,它什么应力存在的客观性了或者等等一些一些类似于数学或者科技哲学上面的讨论。但是有些其实绝大部分学力学的人,他并不完全赞同用这种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所以他一般不认为就是到连续介质力学就可以了,而理性力学他当其实和连续力学......按你的这个表述理性力学是你的基础理论怎么能到连续介质力学就可以了,不应该是先到理性力学,然后再到你的连续介质力学。他是还要统一,但是我的意思说他这个相当于在这个词基础上还要再统一。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都认同这种统一。那或者也就说你的基础理论是这个,它也不是你的基础理论,它是比这个更一般化、更统一的。这就是更一般的理论更一般的理论。这个理性力学我也没学过,我只我只是学过连续介质力学。因为我刚刚也听了闪哥和你给你给你说的啊追问的,确实还是我们助教答疑会场上问的,就不管你的这个图还是说是具体的哪个图,就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那天一直没有问,我就说好无聊,你们这学科知道一个方程都已经告诉了。然后教学生怎么推出这个方程来,太无聊了。哦是应该是问题驱动。然后我是我刚开始有这个思路但后来我换了,换成从底层,就是从那个底层的概念,可能底层概念都是碎片化的东西,然后往上走,并没有先让大家看到那个我要做什么。

纠正 再次抽象化

我查了一下,那你后来的解释是对的。理性力学并不是一个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而是说他是对连续介质力学的再次的抽象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本来就是不是来代替力学的,那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是你这个词用错了。然后他的基础其实是倒过来,就是或者说理性力学按照他们的解释应该是包含连续介质力学。啊对对而不是那老师我理解那我理解这个基础可能有问题。那我明白你什么意思。

质疑 学科理论基础

然后这个这个具体的东西也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你将一个逻辑上完全是错误的关系带来这个学科,放进去,你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你就能往上放。这个是,这个理性力学,我并没有学过,我只是他知道他是他的再次统一。对啊,然后我问你为啥能往上放呢?你自己也没学过,你理解的这个关系也是错的。老师,我认为不,我理解的关系倒还好,但因为只是我对这个基础的这个词的理解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就我认为比如说牛顿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那相当于这个理性力学也是连接力学的基础。所以我是这么认为的。就具体牛顿定律,牛顿定律确实是确实是力学的基础。你现在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是理性力学的基础,还是理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理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牛顿力学是理性力学的力学。理性力学代替的牛顿定律是吗?理性力学代替的牛顿定律?啊没有,没有没有。就是比如说牛顿力学,牛顿定律和,这个比如说他推导出来的那个分支学科,那它和分支学科的关系就相当于理性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的关系。那理性力学在前面那个概念里,就相当于牛顿定律的位置。啊?啊不是我是说这个类比就......就是我换个问一下,你的牛顿力学是理性力学的基础,还是理性力学是牛顿力学的基础?不用不用,这是问不出来的,我告诉你这个这个......欸。老师,我觉得我明白你说的意思。

弹簧与牛顿力学

比如说弹簧这个的上面的运动对吧,我把它变成[50:16.566-50:17.366] 负-kx 等于 X 两点对吧?这个东西是我以牛顿力学为基础[50:24.333-50:25.666] 用在具体例子上得到的对吧?所以牛顿力学可以认为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吧?或者是也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对吧?

力学与热力学的贡献

那么请问理性力学给连续介质力学提供了啥基础?比如说力学我很清楚提供了什么基础?提供了 F = MA 。那热力学提供了什么基础?比如说提供了热传导方程,对吧。提供了啊就是类似于 PVT 的状态方程这些我都很清楚。提供了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将来会进入连续介质力学,对吧。这些我都很清楚,所以他们都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现在请问理性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提供了什么会进入我将来的方程呀?那老师我理解的这个理性力学,它是和连接介质力学是有很大的重复。那最核心的,其实他也是属于统一的数学描述,提供数就是在解决这个关系当中,解决的是这个相当于几何关系,但不当然不完全限于几何关系,就是提供数学描述。然后在连续介质力学里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然后结合你数学上的关系

质疑 一系列追问

你告诉我连续介质力学里得的哪个东西,比如说下一页的具体方程,哪个方程是从理性力学里头来的?下页!下一页翻!到下一张图!OK你告诉我这里哪个东西是从理性力学里头来的?老师几何关系就是,是几何关系、变形率和......这个几何关系怎么可能是呢?我的我的应变和速率的关系,我用得着有个理性力学来告诉我吗?老师我没太听明白您的意思就是。

类比定理的关系

基础就是,比如说我通过一个A定理才能得到一个这个具体情况的解决,或者通过A定理我才能推出个B定理,这时候A定理他是B定理的基础。

哦明白

这个形变和速率方程,只要我不懂理性力学,我就写不下来是吗?

啊不是不是

那他怎么就成了我的基础了呢?

就是这里不用引入理性力学。

纠错 二者关系辨别

首先我告诉你了,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重要,但是在你引入的时候逻辑关系是错的,再加上你对他也不懂,我问的是为什么会写进到你的你你的概念地图里头去,为什么会把它放在一个学科的基础这么个重要的地位去!那从这个角度讲我不应该放这个理性力学不,我现在问的是你为什么这么做了?显然你不懂理性力学是什么,对吧?对于这个这个谁是谁的基础,我都,都无所谓追究不追究,你这个玩意都不懂,也不知道他们俩什么关系,你就能放进去,怎么想的?我最初是这么想的,就是这个连续介质力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时候,我就看我知道他上面有,存在这门理性力学,然后我就把他们俩。在它(连续介质力学)上面,然后反而是它的基础?就是它的下面,它的下面存在这门理性力学,所以......它在下面,你现在到底告诉我理性力学到底是给连续介质力学提供了方程和概念,还是倒过来,理性力学是对连续介质力学的再一次的综合。啊理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再一次的综合。那到底谁是谁的基础啊?那老师我是。那就理性力学抽象的基础就是连续介质力学,就是以他们为基础来抽象,作为抽象的。啥?行吧行吧,无所谓谁是谁的基础了。你告诉我,那为什么你要放进去?老师,我不不应该放进去。我这个,我写这个学科关系的时候我只是从这个理性力学的这个扉页上抄了一句。

学科大图景的养成

批判 对内容负责

所有你自己写下来的话、说出来的话都必须是你自己脑子里面想说的。你要为他负责的,是你把他写在这个这个图画图里头,你把他说出来的,难道你期望是那个你抄着网页来负责吗?当然我也说了,所有的这堆具体物理学知识的东西都不重要,就说比如说这个啥的随体的观点和场的观点,用的词是错的,谁是谁的基础你说的也是不明白的,到底是不是统一了,还是运用了,你的这个这个逻辑也是错的。这些东西都无所谓,因为这些不过就是具体的物理学的知识。当然你如果是真的是学这门课这还是重要的,还不能错的。

课程目的

但就是说从我们学会做概念地图的角度来说,以及学会怎么去看一个学科大图景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不重要的,明白?就是从我们这门课的目的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东西是,你要把前面我说过的那个最最重要那件事情,就是你要把一个学科他的这个责任和这个学科为了完成这个责任起到这个作用形成的核心的理论,他们的目标区别开来。而且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构建他所要完成的这个外部作用到他内部的这个核心理论,之间的联系。

力学核心与联系 课程目的

也就是说为什么力学他的中心不过就是 F =MA ,是因为我们本来想解决的是个运动的描述问题,所以他天生就应该是个 X of T 的问题。然后所谓外界是什么?就是某个相互作用,通常写成要么能量,要么力的形式。然后只不过是因为后来人们选择了,在牛顿力学里头选择了力这条路,在分析力学里头就选择了能量这条路。那么将来我们在牛顿力学里头得到的东西就告诉你说,如果我从力的角度来看的话,力它所影响的东西是加速度,那么我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让你意识到 F 跟这个 a是有联系的。然后它们俩之间那个联系的常数叫 M我写下来, F = Ma 。好了,这时候你既知道了他这个理论的基本核心是什么,也知道了这个学科的出发点,他的责任是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为了满足这样的责任,我需要引入这些变量,而且也知道了,为什么这些变量之间是这个关系,这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明白。啊老师我啊我我我我可以切换一下嗯

体会学科大图景

如果你把这个东西忘了的话,那整个所谓的学科大图景的这一套教学全都是空的,你完全不会让人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理论会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要关心这些变量?如果你把这件这这样的过程重复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不过在做数学建模,明白了吗?比如说我们,我们现在的描述对象是物体的运动,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他的数学结构是一个实数X,然后他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会有一个实数X表示的位置所以他是个X of T .然后再后来呢通过做实验的启发我们知道了这个X of T 和这个力之间的关系是 F = MA所以我们把这条路这么走通了,也就是说这样你才能明白就是从我们学科大图景的层面,是明白你的学科责任和学科内核之间的关系。数学建模或者科学的角度,我让你明白了所谓的科学研究,不过就是在做一个数学建模的问题。这时候你下面写下的那些那些线条,也就比如说研究方法有这个什么数学建模实验和假设,什么可变形体的统一的数学描述这些东西。你的学生才能真的明白,就是他才能有感悟,因为他不是让你让他记住了这些话,而是你确实让他经历了这个过程。好,那就是我要告诉你的最主要的建议,就是说你什么叫体会到学科大图景,不是让你告诉我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就可以,而是告诉我说我本来想解决个什么事,我为什么会期望我的理论会长长成这么个模样?然后下一步才是我的理论真的长成什么模样。啊,原则上再下一步就是告诉你说我的理论真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学科培养

询问 错误认识

然后这个,关于前面说的那些不重要的跟物理知识有关的名词和理解那些东西,我怀疑确实可能对你来说要求有点高,因为你背景是什么?你是纯粹学工科出身的是吗?我是力学专业的。

观点 学科认知差异

明白明白,力学专业的人的物理通常都不怎么好,因为他们认为所谓物理不过就是数学方程用在解决物理问题上,这是错的。物理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变成一个数学方程,所以是倒过来。

讨论 局限性

那这就没办法了。行,那就是整个你对这个理论的核心的把握,以及他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实这些都是对的。总结和抽象的都没问题。但是一方面是很多具体的物理的概念和物理的知识以及理解的问题,那些是小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方面是你没有换一个角度,就是你从一个学科他本身怎么理解的角度来呈现他。然后这是跟你的学科背景有关系的。因为在力学专业而言,我猜哈应该是绝对用不着去重构一个学科的,所以说将来就没指望着你们去发展一个学科。就是你们这个学科的教育目的大概就是把现有的物理学的这个这个理论啊拿过来[62:33.666] 变成数学方程之后用来解决实际的甚至是越来越复杂的力学问题,对吧?对,我觉得主要工作是这个。对,所以这就导致你们在你们学科的培养上,从来就没指望着你们有一天要去,从一个问题开始反向构建一个学科过。然后这也是为什么其实你知识懂得除了那些细节之外,和因为你是工课的跟我们目的的不太一样导致名词和理解不太一样之外,为什么会在这个大的问题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因为你受的这个学科的培养,从来就指着是把一个问题变成一堆方程。这堆方程呢,都是人家已经有的理论为基础写下来的。将来只要做成一个力学的求解软件,把这些方程扔进去求解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你会看到你做完一张概念地图,它其实是你对你的非常深层次思维的一个体现对吧?所以我从这就猜得出来,你肯定是纯粹工科背景的对吧。尤其是当你说你是力学背景的时候,这就能能够解释的更好。也就是说你之所以把一个学科的核心理论当成这个学科的核心,是因为你本来就是把一个核心理论用于解决问题,才是你们这个这个方向的培养目标。你根本就没想过倒过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某个来自于现实的问题反而从来更新你的学科核心理论本身或者是甚至重新建立一个学科。啊老师,我明白您说什么意思,我们我从来没这么想过。对,但是科学不是这样的呀对吧,科学和工程是不一样的,所以本质上你现在就是就是在用工程思维对吧?我就告诉你这个核心是什么,将来拿到什么问题,我把这个核心迁过去,然后拿软件求解一下,方程就搞定。而科学本身是倒过来的。我们总是问我们想解决问什么,这个问题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数学结构去表达它?表达它完了以后他们之间内部的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该用什么样新的数学结构去描述他。然后我们才说我们构造出来了一个学科的核心理论,然后接着去应用去解决、去检验。

原因 应用思维vs发展思维

挺好,那这样的话你就完全就知道了,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一天需要把一个东西学懂,而不是学会用是怎么做的。不错,那这张图正好可以体现那个这种力学的培养人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工程性思维的模式和物理学的培养人的方式的差别。你回头想办法做一个我我给你补充完了的图呗。那好没问题。老师。然后,我们把这两个比较一下,这样会很有意义,就是你的具体知识以及对这个问题的那个认识的层次,这些都不用去担心,明白?当然如果你确实有进一步的这个追求的话,我也建议你大概真的可以看一下物理学家的连续介质力学。这物理学家连续介质力学的角度是是我这个角度,跟你这个力学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OK,那老师您具体的是指哪些材料?就随便找一本物理学家的连续介质力学都行。比如说,当然朗道那本很难懂,比如说朗道,反正你随便找一本物理学家写的连续介质力学就可以。好,那我们这个花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啊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很难碰到一个那个在在这个学科应用思维和学科发展思维上体现的这么明显的例子。

二、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概述

概述

老师好,我们组讲的是积极心理学,然后主要的焦点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看待积极的事物。嗯从这里开始,积极心理学它源自是人类发掘积极的本性,然后,主要来源于是人对自我的评价有积极的倾向,所以他们会用一种欣赏自我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从而促进了心理学的一个发展。积极心理学它的一个主要研究是积极品质。就这里是它的一个定义。这个品质包括了内向的品质,比如说发展潜力,也包括了外向的品质,比如说美德。那所以它最终的目标是提升人类的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想源泉,使生活更有意义。

质疑 质疑内向外向

稍等,内向和外向啥意思?内向是指潜在的品质,然后外向的话可能是说比较抽象的品质吧。显然是胡说八道啊。如果是,为啥要用内外这两个词啊?我不如直接叫做...那我换一种...

重述

它是致力于提升人的美德和发展潜力的一门学科。嗯,它的目标是,它研究的目标是提升人类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想源泉;然后采取的是包容态度;其研究手段是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也就是消极心理学的所有的研究方法,但是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所以这就是它比这个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是以实证研究为主,同时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个积极心理学。

讨论 非实证研究方法

啥叫非实证的研究方法?举个例子。这里吗?对!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嗯,是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就是现象即本质,它是通过表象来,通过表象来体现本质的一种方法。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本质?举个例子。嗯,比如说人本主义现象学方法,运用于研究啥啥啥问题的时候,在那个里头,那个东西叫现象,另外一东西叫本质。这个没有...那这句话你理解吗?那这句话你理解吗?我的重点其实是在这一块,然后这里的研究,研究手段跟那个研究方法,是查的,确实是查的,我们就是讲这个的时候,我们没有学科背景,我们是对这个哈佛幸福课的那个课题比较感兴趣,所以做了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地图。那你完全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能往上放呢?我刚刚看到第一组,也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就那个理性力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有些概念应该是,我们应该是很难去理解的,因为我们对这个学科,嗯确实,当前的状态下不能理解很深。那要么去搞明白啊,要么有如果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啊,它就是不一样...那其实我在,其实我在这一块就可以断掉了,就这一块,不用讲它研究手段跟它的目标,我在这一块,可以讲讲它是干什么的就可以。好嗯。

2. 区别于传统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

关注 关注消极方面

好,然后那么在这里,心理学包括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也就是消极心理学,它的研究关注主要是那个消极的方面,所以与之对应的是抑郁症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跟抑郁症发病人年龄的日趋年轻化,最后造成的这种心理疾病。

介绍 病理模型

所以啊,传统心理学它就是用于,它的研究成果,用来改善这种心理疾病,从而产生的这种病理模型,最终它的去向是关注于人的缺点跟内在缺陷,病痛和创伤以及逃避不如意的事情。那么通过研究表明有一个模型,竖坐标它只能把人们从负半轴拉回0点,并不能拉回到正半轴。

说明 存在的问题

好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传统的心理学也就是消极心理学,它只关注病理模型,但在这里的前提下,人们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

关注 关注积极方面

从而我们来看看积极心理学。它研究主要关注是积极的方面。

阐述 解答方向

首先它解答的是物质,解答的两个方向,第一个是物质贫乏却总是乐观向上,第二个是坐拥一切却不快乐。

阐述 环境4要素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呢?是跟它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灵活的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跟能在压力事件上良好适应,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以及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能够维持的心理机能,最后这几个它们随环境所变化的一些情绪,产生了这种健康的模型,那这种产生了3个...

质疑 积极包含消极

稍等,你的第4个不还是,其实是诊断性的吗?“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能够维持心理机能”,还是诊断性的呀,还是消极心理学的内容啊!啊是这样的,老师,人能够维持...包含了消极心理学的一块东西,它并不是...它并不是排斥这块东西。就是说,这一块东西,它不排斥,它只是包含或者说是引导,引导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就是这边的基因假定它是使人们的疾病,治疗人们的疾病。但是,那个对象是普通人,有疾病的人。但这里的受众对象呢,它是普通人以及健康的人。它的目标是趋向于使人们实现真正的幸福。所以这里就是创伤后人能够维持积极的心理机能,这里应该加个积极心理机能吧,所以产生,这3种...加不加这个细节没有关系。

PTSD治疗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有个人已经有ptsd了,他应该到底用消极心理学还是积极心理学啊?这个研究对象该属于谁啊?对他已经产生了病,我们该选用哪一种来治疗他对吗?就比如说,ptsd就是某种比如说类似于枪击案或者某种受创伤后的心理形成的压力,对吧?不一定是自己身上的,有可能是,比如说看到的...嗯,我们可以这样子做一个假设,我们用消极的心理学去治疗他,那么我们发现,就是在这里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治疗过程中的人,比反而那些没有经过治疗的人一对比,其实没有在治疗的人过程中他们恢复的更快,那么我们就发现了问题,传统的心理学...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要走传统心理学道路?我不彻底就废除了吗?如果经过治疗反而没有不经过治疗的人更快的话...我们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它的一个治疗缺陷,从而促进了这个积极心理学的产生。那不是促进...是这样的老师,ptsd症的治疗的话,首先是我们进行一种心理性辅导,它属于传统心理学的一个部分范畴,但是它不属于积极,它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可能积极方面的话,它对这个ptsd症,它就是说是产生一种情绪的高峰值影响,这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个范畴之内,它产生这种情绪峰值,但是在消极情绪,在消极方面的话,它反应会产生一种消极情绪,这两种都有,都包含,但是消极情绪的话,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这是一种,第二种,可以介入积极心理学的手段,对这种消极情绪进行转化为积极情绪,而转变这个事情的看法,通过后面的认知、情绪还有一些行为来转变,达到一种药物以外的一种辅助的疗法。举个例子,比如说大部分ptsd的治疗,那当然有些是药物,现在有那个叫做group therapy,那group therapy到底是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还是传统心理学的手段啊?这个的话,怎么说呢?就是说应急创伤这块东西来说,它就是一种...怎么说?这种疾病来说的话,不能分开是两种,只是就是说两种都有,都包含的一种干预的手段,我没有区分开来。

疑问 学科本质

好吧,你继续,我的问题只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事情我到现在还不清楚。它是一个,嗯,就是说是一种转换,就是说是我们通过那个负面情绪,通过转变你的想法或者转变你的认知,而产生一种正面的一种看法,然后呢,从正面方法通过你的行动去影响它,然后产生一个螺旋上升式的...我不认为这件事情,传统心理学干不了啊,这个传统心理学...假设我在治疗你的心理疾病的时候,难道我给自己设了个限,你就不能过0,不能跑到正的去啊?我的目标就是0啊,你跑到这里去,就你就不是我的,就我就没成功啊,是这样的吗?我就不信,传统心理学都是这么干的呀!不,它两个并不是一种,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同一个数据模型,它是同一个...它是让我们就是说,它一般从负的到正的,可能有的时候它会又回到正的去,而这个积极的话,就是说建立一个心灵免疫,让整个的,让我们的这个幸福感一直是向上,而不是在一个0的界限上面徘徊。你继续我,仍然没有看懂是什么,来继续。

3. 积极心理三模型

概述 三种模型

然后主要是产生这3种模型,一个是健康模型,一个是改变模型,一个是信念模型。

健康模型

主要内容

从健康模型这里,它主要就是关注于生活积极面,以及培养积极性和个人优点。所以这个模型坐标就是跟这里的传统心理学的模型坐标区分开来,它是能从0点拉回到正半轴,然后这边的话只能从负半轴拉回到0点。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说...这个问题

质疑 模型坐标问题

刚才我已经跟你说过了,我就不信了,这个传统心理学的干预,这地方有个挡板,说不许过去啊,0!不许跑到正的去!嗯这个时候,我先讲完吧,然后我再想想,就是从哪里讲。同时建立了这种心理免疫系统,那这种心理免疫系统呢...等下啊...就到那个心理免疫系统那里...

改变模型

两种改变

第二个改变模型呢,就是基于,主要包括了两种改变,一个是突发生改变,一个是渐进式的改变,也就是专注冥想培养人的专注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重建自我认知,然后来诠释消极者跟积极者他们两者的一个区别。一个是认为可以扭转坏事为好事情,一个是允许自己失败并且接受负面情绪。那么消极者他是通过这个神经可塑性的一个概念,然后得到神经通度就会是消极的,所以他认为这是威胁,增大了他自己的焦虑。相反,积极性心理者,他通过神经可塑性的概念,能得到这个神经通路是积极的,所以他认为这是挑战,进而减小这个焦虑,所以这个就是改变模型的一个模式。

纠正 作图线条纠正

第3个是信念模型...稍等稍等,这里有个作图的问题,你把两个图、两个线画在同一条线上,然后你标了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是吗?啊对!那个啊,不能这样画。颜色永远不是用来区分意义的渠道,它只是辅助意义的渠道。那我还是正常地形成两条通路就可以了是吗?你自己想别的办法,就说它,所有的意思都必须直接能够通过连词和概念连起来读明白,不需要依靠其他任何东西。当然像颜色和线型这种东西,有的时候会有助于把你的意思表现清楚,但是它们不是依赖的手段。

两种神经通路

嗯,那就从这里,它可以得到两种神经通路,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那么这类人,消极的人,他们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威胁,所以增大他们的焦虑;第二种积极人,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挑战,减少他们的焦虑,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就是对于积极者来说,他们的心理免疫系统是增大的。

信念模型

保持信念

第三个是信念模型,它的一个机制是保持信念。那么这个保持信念的一致性,主要是分为四个点:两者差异发生更新心理基模;然后第二是忽视外在信息,不关注解读不一致的事实;第三个是主动验证,所以我们会寻求有利证据去验证它;第四个是创造新的现实,证明我们自己的基模。所以它这四个方面的一致性,信念的一致性,都是为了培养阿q精神的一个精神胜利法,也就是区别于传统心理学跟其他心理学的一个点。阿q精神就是指不管面对好的坏的,他们都有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事情,而传统积极心理学跟其他心理学,它们会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来对待这个现实,所以这种信念...也有一个,也有一个画图的地方...那个...

梳理 信念一致性

保持信念一致性是啥意思?这里应该是连词有错误,就是使他的信念在这四个点上是一致的。四个点上是一致的是啥意思?这四个点之间一致,还是这四个点的内部有两个东西,然后它们俩分别都一致?嗯,对,就是用个信念,就是说,如果我们信念产生了偏差的话,就是说内心,内心的两种观念产生冲突,或者说我们与内部和外部产生冲突的话,我们就更新自己内心的模型,让自己内部和外部产生一致。外在和信息解读不一致的话,我们要两种信息解读一致,就说主动,然后我还要,主动去验证它们,而且去寻找有利于验证的这块的证据,就说它们这四块是保持一种一致性。好,保持这四个东西,分别它们内部的一致性,是吧?就比如说...是的啊!外界解读不一致,我就让他们解读一致或者我不管了,然后如果说我的现实和我的理念冲突呢,那我就让我的现实和理念一样,对吧?所以这个一致性是这四个东西它们内在的一致性。它不是四个东西之间的对吧?对!嗯,好,那这个意思肯定是要表达出来的,这个没有表达好,

探讨 基模含义

然后什么叫基模?基本模型...模型是啥意思?基础是啥意思?模型是啥意思?它源自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是说,我认为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话,那么就是说两种,我认为的和现实的,我认为是基模,而现实的是现实,这两块地方就是产生一种...对啊,那我不如叫世界观算了,心理世界观?就是,为啥这个玩意要提出个新的名字叫基模?是你自己的这个心理基本模型...心理基本模型,我对心理的模型,我认为我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这样一个模型,还是我的认知结构当中对这个世界怎么运作的认知模型?认知的模型,我认为这个整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认知模型。嗯,对啊,那不就是世界观吗?对,也是世界观。对啊,或者我就叫我对世界的理解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心理基模呢?谁发明的这个词?就是认知的基础模型,认知心理学里的基础模型,而后面的话...认知心理学里的基础模型,它认知的是外界的世界?我怀疑认知世界的心理性,认知的基本模型,应该它认知的是人和事吧?对认知过程的模型吧?对,纯属于人际系统里面的这些东西,认知的模型...不是,你没明白我说。就说它这个,如果是个认知的基本模型,它应该是关于人如何来思考和认识世界的这个认知过程的模型,对吧?如果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模型呢?它是...这个意识当中的世界的模型...这个是积极者他自己个人的一个心理世界观,然后他与外界的一个世界观发生差异的时候,我们使他保持一致,然后刚刚老师讲的那个基模的话,可能是属于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过程中的一个认知的过程的这个模型。我不知道啊,因为这些词我都不懂,我只是告诉你说...好吧,行,然后继续。

4. 心理免疫

增强心理免疫

嗯,然后基于他们这种心理世界观,源自于他们看待事物的认知方法会发生改变,那么突破了他们原有的一个思维框架,从而引发了他们自身的潜能优势,增强了自己的一个心理免疫系统。那这个时候,他增强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拥有了这种抗抑郁的和焦虑的能力,那么我们在增强自身潜能跟优势的,提升自己免疫力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提升幸福基准

然后这里,心理机能,它还提升了幸福基准,包括主要是三个方面:想象成功的场景或者事物、重新诠释失败的看法、采取积极行动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这是它的一个基准,然后下面就是一个子图。它可能回答的是我们...稍等稍等!

学科贡献讨论

质疑1 质疑贡献

我还是没明白,这个积极心理学在干嘛?对吧,比如说想象一下成功的场景,好吧,这个其实正常人都会做,我也不用非得学消极心理学,也不用学这个积极心理学。然后采取行动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我就算有这个想法,我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风险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我能把控的,除非我不去干这件事。重新诠释失败的看法,这个事情也不用专门去研究啊,如果对于失败,我肯定是在狠狠批判自己的同时,把它当成一个成长的机会,也就说你所谓的积极心理学,给我的积极心理提供了啥?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回答 引导积极思维

我可以这样去解释吗?就是,积极心理学它产生的这三种模型,最后会对我们的看待事物的认知和方法,能够突破我们原来对事物的认知和方法,形成一个新的思维框架,从而引发我们应该要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并且发扬自身的优势,来增强心理免疫系统,从而提升幸福。

治疗悲观

是啊,但这件事情,你觉得我需要积极心理学来指导我吗?难道我不知道吗?除非我确实不知道,我就是一个特别悲观的人,于是呢,你这又成了一个消极心理学干的事情,因为我悲观,所以你用了一个积极心理学当成一个治疗手段,来治疗我的悲观。但是当传统心理学的时候,它就是通过...比如说传统心理学识别出来,我是一个对自己认知特别低的,自信特别低的特别悲观的人,你说它怎么办呀?它肯定得教我怎么变得乐观,怎么变得向上,对不对?嗯!那你看这不就是你说的积极心理学干的事情吗?可是就是之前的传统心理学,也就是消极心理学,它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要去提升发扬人们的优势,然后从而提升幸福。它们解决的事情渐渐的变成了治疗一个疾病...你已经识别出来我这个人的自信心特别低,特别悲观,你说你怎么帮我?那就是变成了我帮助您产生积极心理的一个方法机制对吗?对啊!那在这里,子系统这里,我们运用的是...因为我觉得...不是,我现在要明白的事情是,积极心理学到底贡献了啥?是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新的诊断的帮助人调整心理的方法?我都没看出来呀!因为你说的这个,我正好把它当成了消极心理学它本来就该用的一个途径啊,因为它识别出来,我自信心特别低,然后我特别消极,所以你看啊,它就应该告诉我说,哎,有的时候你就忘了吧,有的时候你就想想成功的时候吧,这些东西我也不用心理学来教我呀,更何况一个叫积极心理学的东西了。明白我的问题在哪了吗?我的问题是,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没有明白,你的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提供了啥?这个啥包括:这个真实的效果,比如真实帮助人调整心理的效果的方法,以及这个跟消极心理学去对比它是怎么回事,两个东西的区别我哪都没看出来呀!

区别 治疗方式差异

那如果我们去说,它的一个病理模型的治疗方式是关注于他们的疾病,只是运用了精神医生这一方面去治疗病人的疾病,并没有让他们,只是单纯的治疗他们疾病,并没有提升他们幸福感,而积极心理学它基于了我们心理学的一个ABC理论。就是这...

质疑 消极心理学治疗手段

我现在就问为什么消极心理学会只给你吃药,不告诉你说,其实你要不忘了吧,我就不信了,如果我去参加一个,假设我是一个自信心特别低的人,我去参加一个心理师治疗师的治疗,那个治疗师从来就不会想到说,哎建议一下,要不让这个人啊,学会把这事忘了得了,或者说哎哎哎,做某些事情啊,甚至搞点阿Q精神,提升一下他的精神状态得了,我就不信这个,传统心理学治疗的,培养出来的心理治疗师,他就不会想到这个,你觉得不会吗?我可以这样解释吗?因为当时,对于美国他们二战之后心理咨询师,他们的一个培养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是单纯地告诉他们,那你就放弃吧,你就这样子不用治疗吧,反正这个费用你也支付不起,那么不就是让他们更加悲观了吗?更加...为什么就要放弃啊?我说我是个心理治疗师,我知道这个,我的治疗对象他的信心不足,怎么怎么样,或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冲突,难道我就不会去想着,我需要让他有点阿q精神,或者是我需要让他解决一下这个自己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难道这些事我就不会去想成为我的治疗手段吗?我只能去想,要么不关注,要么吃药这两个方法吗?就说你把自己的那个批判对象、对比对象,树立的那个叫消极心理学的东西,树立的也太弱智了吧!如果弱智成这样,当然有必要提出一个叫做积极心理学的东西了。但是它至于弱智成这样吗?我明明知道你的问题是你心理不够积极,然后我就不会想着提高你的积极,心理积极的角度,我只想着我给你吃个药,或者那送你回家得了,这就是我的心理治疗师吗?我就不信了!嗯,那个谁,那个小林把吴俊杰叫来。好,我看一下在不在,应该是不在今天。

质疑 学科存在必要性

这种是不是习得性无助啊?什么叫习得性无助?你明白我的问题了对不对?我的问题就是让你告诉...以前的传统心理学也会提出这种方法来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看法,但是...会呀,我觉得肯定会呀!但是就是,这个积极心理学跟这个传统心理学它们相冲突,改变刺激他们这个积极向上的这个想法的源头在哪里,没有讲出来。就说我不需要有个学科叫做积极心理学,我也会知道我该这么干呀,就是你专门提出一个相对于这个消极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叫做积极心理学的东西,请问这个新的东西它的贡献在哪里?它新在哪里?这是我的问题。那为什么不能是说以前它们,就是...如果我们假设它们是医疗这个病症缺乏,所以它们只会关注于这个治疗,而没有关注于说,跟他们讲培养,告诉他们培养阿q精神以及这个积极胜利法,但是没有具体的措施,去帮助他们提升这个阿q精神,导致他们还是处于治病的状态。行吧,你先继续把这个下面的东西讲完。

5. 方法机制

概述 两个方法

下面就是怎样去做到的一个方法机制。我们要改变他的一个心理免疫系统嘛,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促使他形成永久的改变,所以基于两个方法:一个是ABC理论治疗法,一个是认知治疗。

ABC理论治疗法

嗯,ABC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情感、行为跟认知。它们三个又是互相影响的,是个循环。所以情感,他可以接受,一个是自己缺点和优点,一个是正面与负面的情绪。但是情感它专注于当下目标的为之努力,所以他们采用了两种,就是当情感受到影响的时候呢,我们采取的行动有两种,第一个是渐进式的改变,第二是有效行动。那这种就是培养专注力,使自己进入到一个学习区,第二有效行动是运动,然后峰值体验以及树立自己的目标。采取的这些行为呢,能够影响个体的认知,从而产生了两种想法之间不一致,并且啊,也会产生两种信念的冲突,所以最终能够消除他积极的心理。

认知治疗

然后这个,第二种是认知治疗,它主要包括也是三个方面,事件,事件发生导致了他的想法不一致,最终导致他的一个情绪发生变化。那么认知治疗它首先的前提是:我关注于我对事件的一些解释是消极还是积极的,然后,目标就是要消除被扭曲的那一部分,恢复与现实相一致的感受,也就是改变他们的一个认知思维。主要的方法是允许自己全然为人,第二是重新构建当前的局面,第三是扩展自己的视野。

槽糕的面试 认知治疗

所以这里举了个例子,如果职场上面试很糟糕,找不到工作了,首先我们体验自己所感受到的挫败感并且接纳它们,然后重新构建当前的局面,就是面试官问了我,去思考一些当面试官问我们的问题,我们如何正确回答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有没有新的知识点,需要深入学习它们,并且最后总结一下我们面试之间还需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然后最后这个拓展视野就是,需要我们更关注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什么,第一个是面试录音听自己回答怎么样,第二是自己学习了解新的技术,第三是自己技术点需要夯实。然后这个认知治疗又能帮助并且提高我们自己个人的认知,从而改变形成良性的情绪循环,最终改变我们的认知。

反驳 学科无贡献

这个例子,好来我们就说说这个例子。假设我已经面试了这个20场,对吧?我人生的所有面试都已经试过了,我认为然后我就是没找到工作,然后我心里很糟糕,你说你按照你这个方法怎么办呢?那不就是想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看看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个行业,是不是学点新技术对吧?或者自己啊,这个求职的目标再稍微降低点啊,对吧?然后我继续去面试呗,这玩意,我需要心理学告诉我点啥呀?如果心理学就这么个屁玩意,我学它干什么呀?那它是属于自己跟之前的一种认知的重新构建呀。我告诉你,你的积极心理学对于这个问题你贡献了啥?你下面的123,我甚至可以写出可能更好的办法来,你信不信?我完全心理学都没学过。

投篮VS放卫星

比如说,我给你个物理学的例子哈,假设我们要投篮投进去一个比较远的篮,或者说我假设我要把一个卫星放到空中去,我告诉你们如果学过物理学怎么干呢?哎,我就把这个卫星的这个环境啊,这个它这辈子走上去的这个过程,每个地方受的力啊,什么乱七八糟的地球的自转呀,等等这些东西呢,都给它放到我的数学模型里头来,然后我去求解,然后我开始做小规模的实验和simulation,然后当我把这个小规模的实验和simulation做完之后呢,哎,我来做真正地放个卫星上去,对吧?如果你没学过物理学呢,你信不信你不会这么做,你说哎那我就这样呗,像投篮一样我投啊投,有一天把我的手投的很准了,很有感觉了,很有投篮的感觉了,我就把篮投上去了。可是问题它是个卫星啊,你没法通过练感觉练出来呀,所以你会意识到哦,原来物理学是需要学习的,你不能够通过投篮这样练出感觉来就可以的。来,你现在拿这个例子你告诉我说,积极心理学是有必要的?

区分 与其他学科差异

我能理解,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是这个认知治疗他的一个方式,还是说他的这个方法没对这个起作用,还是...认知治疗...我觉得应该是我们这个认知治疗这个方法没有解释得清楚。你明白我的问题对吧?你至少得告诉我说,你学和不学它得是不一样的,对不对?然后最好还能进一步说明白,说我如果只用消极心理学,和用了积极心理学以后,他是不一样的,对吧?如果你把这个回答清楚了,你不也回答我前面的问题了吗?但是我都看不出来啊,你下面写的首先、然后、最后,你信不信我能够找一批比他写的更好的,至少不比他差的,而我啥心理学我也不懂。

6. 新角度

探讨 预防角度

老师,其实主要原因应该是在于,积极心理学是更重视在预防这一块的作用,就是在消...在传统或者说是消极心理学,一般是我去看心理医生的话,这块东西属于就是直接的心理干预,而积极心理学在干预之前,就是说是一个自我干预的过程。那没问题,这是个角度,也就是说,你实际上是从预防的角度,随时保持自己的斗志,那这个是个角度,对,但是这个和图里的角度完全不是一个角度啊。这个往上走一下,那个往前上面有一个其实这样的,我们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这个预防这块东西,预防这个心理疾病是走在消极前面预防,这些东西的产生就是基于这个预防而做的,这一块,就是内在的预防,就是说,我可以建立心理免疫也好,建立生活的基准,改变模型也好,健康提升这个可塑造也好,都是在我,就是说,都是在正式的心理干预治疗之前的一种预防,自我预防。就这一块。

肯定 承认预防价值

对,我刚才说了就没问题,如果它是从预防的角度的话,它确实是个新的角度对吧?也就是说随时保持自己的旺盛的斗志,保持自己心理的、健康的,尽可能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状态啊,就算在我生活和啥都非常不健康的时候,对吧?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确实有它存在的价值,

质疑 实现方法

但是这个,第一,和这张图的不是一回事,第二,那怎么做呢?那我只能做,靠想想说,哎这玩意阿Q精神有用,然后我就经常给自己阿Q一下?这玩意我也不用学心理学啊。就现在我们假设它解决了它这个所谓的新心理学的定位的问题,它变成一个预防的或者随时随刻保持自己斗志的状态的。行,我假设这条它成立,那下面就是怎么做呢?我发现怎么做没啥可用的呀,最多就是在我,当然生活本来就很行的时候,可能就没这个问题,那不行的时候怎么办呢?我就天天Q一下,说打我的是我孙子,就这样,然后没准天天有人打我,我仍然保持很开心,这玩意我也不用学心理学啊。这是我们这个图面上东西做偏了,这应该属于那个,是在之前的话,应该是在那个自我实现预言,和一个预防焦点,预防的抑郁或者焦虑这块东西来回答这块东西,就说是在从预防这块来做,而我这块的话,可能就是当初写的时候是以实操的形式来做,然后概念进行了混淆,如果我们要改的话,我们就是以预防这块来做吧,就说是培养,就说如何研究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这个点来切入。没问题,刚才我说了,我觉得这个是个合理的点,对吧?没问题!我的意思就是说,就算我们在这个合理的目标的追求下,它有自己学科独立存在的价值了对吧?或者说,至少有补充这个消极心理学的价值了,那么怎么做呢?我发现我还是没看出来呀!

反驳 质疑学科核心

怎么做可能需要我们来改了,因为我们这块东西做错了,后面走思路走偏了,没有体现在预防,而是体现在我们后面...

可以这样子吗?它的目标,积极心理学它的前提是做出干预,就是这个预防的干预,那么,就是我们发现传统心理学它可能也会提供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说让你去运动,让你去阿Q,让你去培养阿Q精神,让你去多睡眠,就是各种方法,但是它们没有知道这个真正有价值、真正有意义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什么,那么这里的主要方式与积极心理学相对应的话,就是它们看待认知和事物的方法,在这里引发了,就是它最大的价值是让人们了解并且发扬自己的优势,这个才是它最大幸福感的一个体现价值,可以这样子解释?你说的事情,是说我提供了一个做这件事情的角度,就是尽量关注自己的潜能,而不关注自己现在的情况是吗?那如果这是一个角度,那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我的潜能是潜能呢?所以原则上还是个阿Q啊!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阿Q,不管你现在怎么样,你总是把自己认为得特别强,不就完了吗?完了这个学科就教你这么点玩意,它这么点阿Q,值得它成为一个分支学科,疯了!只要是物理学家,两下就把心理学家全灭了,如果他们这么干的话。

7. 学科核心讨论

观点 一个视角

来来来来,吴俊杰被我叫回来了,吴俊杰来说说他这个所谓的这个积极心理学到底在干嘛?如果你知道的话。好,吴老师,那个我在火车上可能有很大噪音啊,简单说说,对,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对,这个积极心理学确实是一个视角,然后呢,相当于把以前对于疾病的那些关注的方面,它从积极的方面再关注了一遍。

诟病 学界诟病

然后,对积极心理学,学界内对它最大的诟病就是,你告诉我怎么积极啊?你要我积极,我怎么积极啊?对吧,这是最大的一个诟病。

定位 非学科

然后它的idea我觉得是是有一定道理的哈,就是相当于,传统是对于一些疾病的一些治疗,一些有问题,我也解决问题对吧?我工作上知道我...它是有一定道理。对,然后他可能某种成功人告诉你就是,哎,你找不到工作也没事啊,这个,你要寻找到你生活中其他的积极方面,去对抗这样的一些消极的东西,然后怎么去找呢?有时候可能也并不是来访者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他可能需要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探讨,然后去找到一些积极的方面,然后去相当于对冲他的一些甚至化解他的一些问题。问题是我该找不到工作,还是找不到工作对不对?对,我不帮你找工作,但我们解决你找不到工作之后的什么焦虑啊...对啊!哎,你看你吃饭能力特别强,每天饭都吃特别开心,吃特别多,嗯,行,这个找不到工作无所谓,是的,相比于别人那个吃饭吃不香的人,这个还是很好的...对,好吧,那我大概明白了,也就是说,它其实基本上就是一个事件,它不是一个真正的有理论和有practical东西的东西。嗯。但是确实如果你要从那种学科,像那个什么呢,嗯,确实这方面一个流派有很多的一些,我可能还说不好啊就是,有很多的人从事基于心理学的一些工作啊,甚至出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啊,然后甚至大学好像好像倒没有这么一门课哈,但是很多老师也在介绍这个观念,嗯我感觉还是差那么点意思的,对,更多是...当成那个江湖术士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它有江湖术士...是是是是,

补充 也涉及治疗

我这里再做一个补充哈,关于刚刚陶庆说的这个预防这件事情啊,说基于心理学可能更多在预防啊,它确实有预防的功能,但是关于有些治疗的方面啊,它可能也有,它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去做治疗,它也不单纯是一个预防,预防的话呢更像是,就像我们学校开设的叫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能对应的比如说就是,预防的一个功能,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但是有些治疗方面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早期筛查VS阿Q

那个应该是另外一种层次上的预防,其实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个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它应该是早期筛查层次上的地方,对吧?对,是的。所以这是两个角度,一个就好像是比如说,你体检的时候对吧?就是如果你类比到生理健康的话,就是说这个是体检的时候,体检的时候主要干什么呢?其实就是主要做这个什么癌症啊或者其他的长期疾病的早期筛查,嗯,对,这个呢就像类似于传统的心理健康的课程。而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呢,基本上就教你自己骗自己,哈哈哈,对,那这个确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个预防,因为...如果说这个是预防也是...一开始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时候,你可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你可能更好骗自己对吧?

总结 阿Q本质

就是说当你遇到第一次面试就不成功的时候,你就可以骗一下,这样的话,总比20次以后不成功骗自己容易骗。是的!万一人生出现不成功事情的时候,及时地骗自己,及时地使自己的心理调到更正面的状态,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可以存在的。但是我就说,它的根本方式你发现它就是阿Q啊,没别的呀,因为别的都不管用,最终得落到阿Q上,因为别的都意味着根本问题要解决,可是解决根本问题那个东西啊,永远在心理学之外对吧?就说我一个面试10次不成功呢,我是要想找到工作,永远不是心理学能解决的,它得是我真的自己的定位解决了,再加上我自己的技能也成长了,或者说再加上我的面试技能也提高了,那么这时候我才能找到工作对吧?对!它只是...预防的...是心态...经济也更好了...对,所以就说根本上它只能通过阿Q,因为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我这里稍微做一点辩解呀吴老师,如果真的积极心理学这样的理解的话,确实没必要搞一个学科哈,甚至可能如果只是简单的阿Q啊,世俗的老百姓也能做,居委会大妈也能做的,是啊,然后...只不过可能江湖术士更骗得更专业...对,我这里稍微做一点辩解啊,就是它跟阿Q可能还不一样,阿Q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个自我欺骗,但是我理解的积极心理学其实还有些方面是什么呢,它可能是需要帮助你重新定义人生目标,这个或者说对你人生的一些价值排序,对吧?比如说找工作...对啊,原来我想当个科学家,后来我就觉得,当那个科研民工就不错了,我就接受了不就这样吗?嗯哈哈哈,不还是阿Q吗?嗯但确实人就是有些时候,你的人生中的价值排序,在你非常想爱的事业里面可能觉得找工作是最重要的,但是可能你如果...然后关键是我没工作,你就真的能过得好吗?哈哈哈哈...可以学陶渊明嘛,对吧?陶渊明不也挺好吗?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啊,就是这可能这个跟我觉得是一个视角的改变,包括在做自我探索的时候,可能也需要对人生那些价值排序进行重新调整,我觉得这是,这可能还不是简单的...

小结

陈述 目标与方法

就是说从这个这个角度的层面来说,它确实是可以存在的,只是说从这个方法的层面来说,我觉得它好像不比这个老大妈好多少,不比我自己好多少。行,所以就是,就说它如果把自己的独立存在的价值提炼出来,这才行。所以具体的这个到底积极心理学是什么我也不关心啊,我只是从这张图我告诉你说,我看完之后一直没解决的问题就是,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在哪里?那么现在我们至少看到了它从一个角度的层次来说,它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但这个角度呢,就是它有个目标角度呢,可是问题是它也得有个方法,而这个方法呢,嗯那至少现在还是看不清楚的。

强调 学科内涵

也就是说,当我们落到下面的具体例子的时候,就好像我给你举的那个卫星飞上天和打篮球的那个差别的例子一样,一个是基于经验,我能够通过练手练出来的,另外一个只有走学科的道路才走的出来,那么原则上你在这里也告诉我说,有一些心理学上的问题呢,是我们这个学科只有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只有用这样的治疗手段,我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你靠想想,自己阿Q一下,自己感悟一下,是感悟不出来的,这才是学科。要不然,如果你进一个大学,学完了这么个东西,就是一个老大妈的这是个阿Q的层次,你学他干什么?

探讨天性

观点 关注天性及潜能

可以看一下,其实积极心理学并非是阿Q精神,这个是那个,不是盲目乐观的这样一种方式,那么就是,但是它更多的可能是关注我们人本性上面一些好的方面那种东西,包括善良的天性,包括是希望社会是向善的,然后包括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那种就是灵性啊、悟性感,这其实我是觉得就是很主观的那个东西,它就激发我们内在的那种潜质。就是可能我们会认为它是很主观的东西,但是其实那种可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然后其实我们自己没有感受到,就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那么就是我的理解是,积极心理学它更提倡的是,我们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就是跟自己的天性复合的事,就是吻合的事情。如果说我们同时去做,就是自己擅长的事,那可能跟你天性是相吻合的,我们如果是去做这些事情,或能够找到工作也好,或什么也好,其实可以更有利于我们这个增强这种幸福感的这个层面,就是所以我的理解就是说积极心理学它更多的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这个意义的话来说,就是说它,这种幸福感其实可以持续的,不是说啊,我打比方说,怎么讲...就是有的时候就是会,一种是获得及时的快乐,就很快,但是那个积极心理学,它的那种快乐是可以持续的这样的情况吧,就具体的话来说...

反驳 质疑天赋论

比如说到刚才那个找工作的例子,假设我面试了10个当高校教师和(其他)这种层次,这种意义上的工作,然后我都没成功。然后我很难受,对自己的认知特别低,然后你就告诉我说:你的天性其实是去坑里刨食,是去当农民个扛锄头,是这个意思吗?然后我特别开心的就去扛锄头了。我怎么知道我的天性是扛锄头(而)不是去当大学老师。那是这样的来说,就是打个比方说,正常逻辑上理解就是来说,可能就是我面试了很多,打个比方我去面试很多学校的教授,但是我发现都是我不符合他们的要求,那说明一方面可能就是我的能力不够对吧?那我可以就是说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方面能够达到他的那个要求,是一种。那另外一个来说可能我就是不适合,对吧?那我如果不适合,那我就换一种工种,那我不见得说是要找另外一种,那你就是找另外一种,我觉得还是适合我。我的问题是我怎么知道我的天性在哪里?我怎么知道当教授就不是我的天性呢?我怎么知道我的天性是另外一个你告诉我的东西呢?不可能啊。对,这个东西是不是说人家可以告诉你的,是要你自己去挖。我自己也不知道啊,我的天分和天性是什么,这是个虚的问题,我怎么知道我的天性是什么?我又不是我又不是生产照着一个模板生产的上帝。怎么讲就是,你不过就是找到一份自己能找到的工作,然后告诉告诉自己说,你看那个工作就是你的天性。那个工作做了你就会很快乐。那个工作就是你生下来时候的天赋。不就还是阿q吗?就是说其实这个,吴老师,我的理解是积极心理学,它未必能够告诉你对,让人家告诉你说你适合什么工作。这不用告诉,就算你将来找到了,他就这么告诉你,你看你就适合干你找到的工作,你看你现在多开心,你的天赋就是这个嘛。但不是这样的,我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个东西,但是他不是这样。你的建议,听从你的天赋,你有另外一个天赋,没有意义,没有人知道每个人的天赋,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所以,你唯一的检验的方式就是说,将来你找到了那个工作,然后你告诉他说,我跟你辅导一下,你看你不要看不起现在,你在扫大马路,你的天赋就真的适合该扫大马路。这个怎么解释呢?老师的意思可能就是说,这个人如果面试了10次,他没有成功,但是可能他的天赋就是当这个老师,只是他现在的能力不足。但是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告诉......没有我假设他的天赋真的不适合当老师,我就不认为存在天赋,但是我暂时就假设,他真的不适合当老师,从能力上他也提高不了,然后他就找了一个扫大街的工作。那么如果我是一个积极心理学的老师,我怎么指导他呢?我就会跟他说,你千万不要看不起你现在这个扫大街的工作。因为你的天赋正好就是扫大街。其实我们现在就是没有办法去找到这个,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跟那个对,所以这些全是假的,谁知道我的潜能在哪里,我自己都不知道。

补充 仅作为流派

那个吴老师我尝试回应一下您那个问题可以吗?嗯哦是这样,就我理解的积极心理学,它的出发点他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直接回应就可以了。那譬如像您刚才说的那个例子,其实在心理学领域有,譬如成长性思维,是积极心理学很重要的概念。对,那我现在找不到工作,那我知道我一定要找到份工作,那你以成长性思维的角度去看,那我还要补哪些东西?然后哪怕我现在去找个扫大街的活去糊口,那如果我的目标还是要进高校当教授,那我就该发论文去发论文,那该去补充我相应的技能,然后或者说获得成果,那我依然是有这一条路径去走的。积极心理学在这里面的过程中,其实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把大家的,就引入一些所谓新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主流心理学里面,过去大家不重视的。那譬如引入积极心理学,心理韧性,然后还有说在动机理论层面,所谓的自主决定论,那这些是他对心理学学科的贡献。那但是它从它提出到现在,它提出了这些概念之后,那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流派,曾经出现过的流派而存在,它不是一个学科,我个人理解。就譬如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等。那它在历史上都有过一段所谓的矫枉过正的阶段,那它矫枉过正的阶段结束了,它其实就应该退场了,因为它提出的那些概念已经进入了主流心理学里面,在滚动促进学科的发展了。那人家也开始会关注这些,去解释人的行为或者去改变,甚至预测人的行为已经发生作用了。大概是这样回应。

反驳 理性主义代替

对,但是你这个,你这个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玩意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已经是没有意义的东西了,消失了的,对吧?所以但是他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他们就要论证它存在的价值对吧?然后然后从你这个角度,其实你的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应该更加换一个词,应该叫做理性主义代替对吧?比如说当我找不到一个工作,我怎么办?那我就去分析我为什么找不到这个工作,对吧?然后分析我以后怎么去对待。我如果真想继续在这个方面工作,我就确实可以暂时接受一个糊口的单位,但是我继续努力。所以就说理性主义的道路,再加上这个,成长型思维,这是没问题的,但这个玩意我也不需要心理学的,对吧,我只需要理性主义就可以了。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说他这玩意,他哪也不像个学呀。

探讨学科思路

猜测 猜测学科图景

吴老师,就是我刚才看群里大家发的那幅图,和我看到她提出来的研究成果观点,都是在于人人要怎么样活才能活得好。那后来,我是知道有一些包括行为治疗,对某一个人,他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了,那个咨询师可能会指导他一些建立行为方案,然后进行一些那个我不知道他们术语叫什么,可能是行为做好了他就能达到更积极的效果。那我这里看他们的观点,我猜测会不是这样子,就是积极心理学,它会更关心的是,我们人的比如说人的幸福感是什么,然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人,他会更具有这个更积极,抗挫性比较好。然后人们就发现,可能某一些很有信仰的人,他就更积极,所以我看到这里面有一个研究说这个信仰挺重要,你这个信仰当然不一定是宗教信仰。那么还有的他说这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那有可能就是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他自己评测出来,我幸福感更高,然后出现困难的时候他也更能面对。对对,是的,是的。所以我认为他可能最开始的一个的一个研究问题就是,我们人的幸福感是什么,怎么衡量,或者说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当他们搞明白了这些东西的影响程度之后,那么行为治疗还有咨询师他们那些治疗流派,就可以思考说,我可以就真正按照他这个研究结果,既然你说,我们要关注我们现在过程,每天去去总结下,我在这个做事情的过程里面,有一些愉悦感、成就感、鼓励你往这方面看。那么他就帮助遇到困境的人,他就从这方面去重建他的观点。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从群里面发的这个图里面,我讲的可能就是他们这个学科真正在做的事情。对,就是说你相当于是,比如说就算我们研究这个,别的问题也一样我们有两方面的案例,对吧?就一个是带疾病的案例,一个是觉得过得很好的案例对吧?然后,你的意思就是说传统心理学可能是这个从带疾病的案例,主要去总结他们的规律。而这个所谓积极心理学,可能是从那些过得很好的人的案例,对吧?

做教育学

那比如说同样是做教育学,我们也可以走那个有学习障碍人的道路,说说他们的障碍是什么,然后怎么解决,然后再去找找那些教得好的,学得好的学生和老师是怎么回事对吧。所以那你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俩确实可以有区别,但是他们俩所解决的完全是一个问题,分析的方法也是同一套,就说他们其实没啥不一样的,他就是个角度。

重定位 案例研究角度

对,感觉就是一个研究视角,他更关心的是这么一个问题,以前可能人们有一个直觉说可以往这方面做,往这方面去引导别人,那具体他的这个影响程度,可能就有一批科学家就专门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就比较细化。把它当做一个选择研究案例的角度,这个应该也是可以的。每个一个研究方向,我是这么一个感受,所以他们会得到自己的一派那个结论

这样没有,比研究方向还要小,他就是选择一个获取研究案例的角度,对吧?就是说,我所总结的,就是那波过得比较成功人的生活经验,偏向于不能绝对。

8. 总结学科研究

但是我说了这些东西我都不关心对吧,这反正我也不学心理学,我只是告诉你说,如果我来面对一个东西,他又有一个他之前的东西的时候,我怎么看?我会去看他之前的东西已经研究什么问题?他是怎么研究的?后来那个东西他又是个研究什么东西的,他又是怎么研究的?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是什么?他们对于解决他们的这个问题?学科问题和完成学科责任上的联系和区别又是什么?那我只关心这个问题,明白?就是我不过就是教你们这么个玩意,你们只要把你以后你所面对的所有的所谓管自己叫学科的,或者管自己叫某种意义上的高层思维的东西,你就重新这么去问一下就行了。所以具体的知识,到底这个积极心理学是什么也无所谓。

三、 进化生物学

1. 学科内容讲解

1.1 开篇

过渡 背景介绍

这一回我们做这个进化生物学其实做的就挺失败的。一开始主要是我们3个人都没学科背景,然后就从头开始学的,不过倒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问题 发现的问题

然后 也可能是这个学科本身的问题。就是我们看到它基于的是大量的一个现实观察,然后再进行一个思辨,再进行的这个研究。它这个研究它很太复杂了,它有时候前面那个结论跟后面结论有矛盾,矛盾之后再听完,听完之后,后来又有那个终极验证:前面那个结论是对的。

总结 成果概述

然后啊现在都......这是一些牢骚吧。就是现在得出来一个成果的话,就是大概要讲就是现在这个现阶段大图景,然后一个就是偏向于这个讲演化理论的这个知识网络。还有一个就是种群遗传学这个分支学科用来做一个具体的一个小案例。

1.2 学科大图景

典型研究对象

大图景它典型研究对象就是一个生命的历史。

典型研究问题

研究的问题

典型研究问题就是:演化的原理是什么?演化是如何造就自然的?

演化原理

这个研发原理可以说就是来源于达尔文的,他那时候先做物种起源之后,然后再经过综合进化论。综合进化论是再加上那个孟德尔的一套遗传定律这些,然后再加上现在分子技术就成了一个现代的这个演化原理的解释。

演化造就自然

然后还有一个就演化是如何造就自然的?就是包括一些它对于自然中一些现象的一些解释,

协同进化等

就比如协同进化,以及合作的动物的一些合作行为,以及利它行为什么这样,这样一些解释。

典型研究方法

概括 研究方法分类

它典型研究方法,以我现在能看到的这个只有一个归纳分析,一个是建模分析。

归纳分析
孔雀羽毛

这归纳分析主要指的就是它对于这个现实状况,就比如一个性选择吧,它观察到这个有些那个尾巴比较长的,孔雀尾巴比较好看的话,它繁殖就比较多一点。

寡妇鸟

然后那个寡妇鸟的话,尾巴长的话繁殖的好一点。然后对于这个,观察之后然后再进行一个检验:就是把那个尾巴给人家剪了再接上,还有一部分是剪短,一部分是加长,到最后统计下它里面那个大的个数。然后就是这样的一类方法,到最后发现它是非常有影响的,那个大的个数是跟它尾巴的长度是成正比的。就这样得出来,就是几乎就是验证了有这个性选择。

建模分析
范围 不止中性理论

然后这个建模分析,我一开始我理解的主要是一个中性理论,但是后来发现整个种群遗传学里面,它这个建模还是比较多的。

中性理论

中性理论的话就是一开始它是通过假设一个就是那几个等位基因,如果是对这个产生影响的话,它会算出来一个非常荒谬的结果,好像种群得几十万那么大才可以,然后就发现矛盾,然后再往下建的......具体的内容我不太清楚了。

典型思维方式

概括 思维方式分类

然后这个典型思维方式,一个是批判性思维,一个是进化观。

批判性思维
介绍 代表人物

批判性思维主要指的是从达尔文开始,拉马克跟达尔文都是。

灾变论

拉马克就是主要是针对一个灾变论,就是一个物种灭绝之后,下一个物种又创立起来,他估计可能是看到当时那个化石,那一块有更多的化石断层。对于这个,他体现了一部分批判性思维。

进化论

对于这个达尔文的话,他主要针对的就是一个不变论的,他对不变论的回击是非常大的。

进化观

然后这个进化观的话,主要是指这个整体学科带来,一开始认为相对于那个不变的,它是一个进化的,是一个能往前的走的一个过程。应该说这一个结果性的思维方式吧,它最后到最后产出,我们看到的一个方式。

对世界的贡献

范围 总括

它对世界的贡献的话,就包括对哲学跟宗教的颠覆,以及在对其他学科方面的应用。

人类起源

对哲学宗教方面的颠覆,就包括对于人类起源的认识,最明显的达尔文就是说人是由一个或多个物种起源的。对于更合理的人类起源,现在说是源自于非洲那边。

政治经济学

对政治经济学的话,这一块就是一些参考性的学科,就是对于我们国内来说就是那些.......

遗传算法

然后对于人工智能的话,就是像它一些具体的算法计算,就比如遗传算法这样的。

演化医学

演化医学的话,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领域,它是通过解释你这个疾病之后,伴随这个症状,伴随这个症状之后,有那些症状,这些症状是怎么愈合你这个疾病的。以及就是如何更好的治疗这个疾病。

感染寄生虫

就一个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感染了一种寄生虫之后,你身体里面就会缺铁。但是你缺铁的话,然后不去补铁,是......你补了铁之后,那个,因为你缺铁那个状态是因为你感染了寄生虫,寄生虫分化繁殖需要铁。它那个铁的话,这种缺铁的状态是身体自己造成,用来抵抗那种寄生虫的。而当你补了铁之后,反而是寄生虫就上来了。是这样一个研究。

农学防害

另一个就是农学防害,比如对一个虫的话,现在不是让那个使用那个杀虫剂吗?因为那样筛选......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1.3 学科概念网

解释 节点引入解释

然后这个是一个学科概念网,一开始本来是不打算把这个老的传统进化论给放进来,但是因为老师提的意见就是说希望能对比一下。但是然后就是放进来的时候也有一些思考,然后也就也把它放进来了。

概括 概述认识

这个现代生物学就源自于这个传统传统进化论。像刚才开始讲的,一开始就是物种起源,再加上遗传理论,然后再加上现代分子生物学,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更重要的积累,这只是一个整体上概述认识。它这个主要内容的话,

传统进化论

拉马克理论
观点

先是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以及多源论。

优点

他那时候比较局限于一个强调环境作用的缺乏,就是他那个不算是很强。当然在当时那个解释是非常有利的,他能解释那个很多的现象。就比如那个食蚁兽、以及那个长颈鹿脖子。

缺点

但是他那个解释不算太强力,相对于那个就是不太能直接观察的,其实都是不太能直接观察到。就是他那个,他那个依据就是,论证是......今天这里我不太知道怎么表示。

新旧理论共识
生物界共识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识,就是生物是进化的,进化还是渐进的。其实这里应该写演化的,因为这个进化的话,进化也代表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情形。

病毒的进化

其实还有一种反向的进化,就是像病毒,它是越来越简单的一种结构,

总结 用“演化”

所以说应该选择演化这个词。但这一块不是我写的。

达尔文理论
主要观点

然后就是达尔文提出了他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自然选择与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主要是指物种起源这一块,他那已考究的是,考究到最后认为是同源或者多源。

共同起源的困境

然后他的困境的话,就是解释那个遗传变异的本质。他有一部分他说的就是拉马克的那个解释,还能解释很多现象,但是很多那个新的变异他是解释不出来的。

困境总结
拉马克理论总结

拉马克针对最无力的就是它在新的性状,就是变异这一块不太突出,而且他的困境还有就是,他比较局限于一种个体,

自然选择总结

但是自然选择讲的时候,就是个体里边有一些它不利的东西就把它筛掉了。然后它也不能解释像物种大爆发的现象,他那个因为就是忽然间就是他这个渐进......他当时那个渐进,就是一点点获得遗传嘛,太慢了。

渐进新解

不过现在这对于这个渐进的话,倒是有一个新的看法,现在这个新学说(认为)渐进并不是那种特别慢的,速率不变的。它是一种是在需要的时候,在特殊情况下环境激烈变化,这个渐进可以是速率是很快的,五六十代就可以了,五六十代就能产生出一个很大的一种变异影响。

学科面临质疑

介绍 三种质疑

然后进化生物学面临的质疑,现在就面临质疑,有一些就是简单的质疑,这里摆了三个。

热力学质疑

1,越来越复杂的演化过程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其实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主要是说整个宇宙的一个过程。对于一个生态系统,它外部有输入这个能量。它是可以在这个能量支持下,它是可以向有序,或者说因为这能量比较高,它可以往有序、可以往复杂的发展。

不能证明演化

2,演化并不能被证明。这个其实是一个最致命的,因为这些很多是基于现实观察以及思辨猜想。当然这个的确不能完全被证明,它只能说明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因,它能找出来一些证据,它能贴合的很好。

生物学质疑

3,还有一个,人的起源。猿和人没有一个中间类型。它这里边现在就是说的那个它用一个系统发生树来解释,它用一个中间类型会分叉的,它那里的有个中间类型会分叉的。研究那个中间类型,并没有找到一个化解,就是猿仅仅是猿,它不是人。它对于这个回击的话,就是时间太短了,可能发生时间太短了。然后......但是非常明显,现在的 DNA 验算,以及那个形态学、物理学,不是。形态解剖学那样的证据,它是可以就是能察阅些迹象的,虽然不能完美的证明:就是像为什么它们没创造出来我们现在这样的文明这样的东西。但是可以有很多证据是可以稍微非常支持的。就是答案这些问题的话,就后边这两个问题其实对这个学科回答的不算太好的,但是其是有证据可以......

生命的历史

属性

它这个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历史,生命历史是演化的。

证明的理论
介绍 两者互补

它被证明了就是生物地理学,以及系统发生树,现在(它们)是牵连的东西。

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这主要是指的,达尔文以前那时候研究的那个地方麻雀的例子,就一个导航那种,像这样的一个不同的地方。他那个还有就是也包括一部分历史的化石的证据。

系统发生树
来源与目的

这个系统发生树的话,主要现在就是通过DNA以及那包括一些化石的东西。他就是整理出来的一种体系,它能包括当然这一部分。还有后边一个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溯源算法。那些东西,不好意思都没太看懂,但是就是大概能理解他这个意思。他就是用这个来研究一个物种的进化的一个顺序。

组成

这个大致以一种分类写的一个东西,然后这个线代表的是演化距离,就是推算这个物种的存在时间。节点是一个共同祖先,根就是共同祖先的共同祖先。

物种演化图示

在这里做了一个小示例,一个物种演化成这几个物种,然后这个线的话就是这样的线:有时候有长有短,短的话就代表这个物种时间存的短一点,长的话就长一点。对于这个共同节点的话,就是差不多是这一个主题,它们就算是上面这些的共同祖先,然后它们两个是互相补充验证的。

解释演化
演化的体系

对于这个演化整个体系的话,现在补充它整个体系,有比较重要的几个点,就是选择、突变、以及基因频率变化,其实还有个阀值,如果就是当达不到阈值,它这个物种就灭绝了。

解释 图顺序未改

老师一开始诟病我们看不太懂这个顺序,其实这个到最后拎出来也没有办法太(怎么)改,因为这个图,本来我们也只能说是拼了命的在想中间这个联系,就是做的没太联系出来,

选择的作用

但是我看到一个最明显的一个线就是从一开始的那个选择,它一开始从一个简单的自然选择,到了现在就是各种选择理论,新的选择类型的发现,甚至是中性选择这种。然后发现之后,造成的一个主要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频率造成种群的信息变化。

解释 “信息变化”解释

这个信息变化的话应该解释一下,就是主要是指的它是以这个繁殖性,就是繁殖后代为指标的。计算的话在后边有个图是适合度。适合度是由种群里平均能繁殖的后代数乘上它能活到繁殖年龄的概率,作为一个计算

解释 为了对比

.......然后这个环境是它本身是产生的选择,它是源于这个环境的。选择是包括自然选择和中性选择。这是两个比较大的块,当然现在的话就是有六七八个那些都没太列出来,就是认为(这些)比较重要的话,是因为这里要填上是想对比一下,以前那时候就主要是强调一种自然在形态上或是功能上,但是现在的话,就是偏向于一种基因的,或者说基因频率的,加上分子生物学这一块。

中性选择作用

然后中性选择对于适应性一般是没有影响,它对于物种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有时候是遗传漂变两个种群隔离了,然后小种群漂变之后,它那几个性状就比较凸显,然后它就产生了一些......

自然选择作用

然后这个自然选择主要是作用于这个可遗传的性状,就是像长颈鹿的脖子更长这样的,或者之类的东西。

突变发生层级

然后它这个根本的一个源头就是非常重要,就是它突变产生了一个新的性状,它主要发生在分子水平上。

介绍 相反观点

当然现在也有说,体细胞突变,这一块的话,体细胞突变虽然会造成一些影响,但是它对整个种群造成的影响比较少一点。当然如果是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种群的话,它就是一个细胞就成为一个物种,它那样的就是比较例外的一个情况,它自己体细胞突变也变成了,也会对它的后代造成......这就是我说的有些混乱的地方。

可遗传基因作用

然后它这个可遗传性状是源自一个基因。就这里再重复提一下,它传递了一个物种的变化,一个物种的变化。这演化的话可以说就是一个物种的变化。然后下一部分是一整篇的开始。

概念图纠错

连词问题
疑问 主要与次要

等会等会,上面有很多那个,上面那张图里有很多那个画图的细节,比如说你放到最后。像你最后那讲的地方。主要作用在的“主要”体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次要的其他地方?

追问 谁是次要

对,就是这个自然选择有时候它还能作用于这个基因,就是它不仅作用于你这个功能,还可能有时候作用于这个功能的源头。但是它本来选了性状以后,本来就是对基因的选择呀,那是间接对基因的选择呀。是的。那你的意思是基因的选择是个独立的玩意?是个次要的这种对象?不是,应该说是自然选择它对于一个种群、对于一个个体、对于一个基因它都是有单独的作用的。如果你要说它那个选择就是对于一个种群上面一个非常大的环境改变,它对于一个群体都是非常严,而对于个体的话,它可能是受到种类斗争以及这种种间斗争的这样一个影响。而对于这个基因的话,它可能就是......你没明白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你把自然选择当主语,你把它当主语,它主要作用在可遗传性状上。这句话意味着自然选择还次要作用在什么上呀?次要作用在这个整个种群上,整个种群以及它那个下边......整个种群上难道不是把这个种群的可遗传性状做了选择吗?是的。是的。那什么意思呢?你看自然选择主要作用在可遗传性状上,还次要作用在整个种群的可遗传性状上。就是整个种群的话,它可以是被选择掉被灭绝,这样就不完全是那种就是......

总结 矛盾点

你听我说的两句话:自然选择主要作用在可遗传性状上,它还次要地作用在整个种群的可遗传性状上。这两句话像话吗?这个“主要”其实也没啥必要,那时候想的是它就是这个选择,因为在各个层面的话,就是包括老师像你说的,它根本的话也是作为一个就是选择一个基因的。那这样的话直接就说作用在基因或者作用在可遗传性状上就可以了。这个次要的话也是作用于它的。

逻辑层次问题
疑问 主次区分目的

行。再看上面,中性选择主要发生在分子水平,啥意思啊?它还次要发生在哪里?还是说这个主要是区别刚才说的自然选择主要在可遗传性状上,中性选择主要在分子水平上。而自然选择,因为发生在可遗传性状上其实对分子水平没影响?

观点 在分子水平

老师这个主要发生在分子水平上,主要是指参与会造成一些那个蛋白质的一些改变。然后这个有的时候如果是发生了漂变的话,它就是对于一个那啥,它就会发生另一个就是它如果发生漂变,或者说那个那些的它是另一个,它就不是那个分子水平了,它就是那个一个就是种群的一个就是一个物种或者说一个可遗传性状的一个水平。

追问 判定依据(1)

可遗传性状的改变不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吗?这个遗传信号上的改变?老师这里就是想区分一下,就是这样想区分一下。就他那个,把这个层次分开,就有中性选择、中性理论。它那里主要是说的就是对外界这个适应性影响不大的。而自然选择的话主要是作用于就是......那为什么对外界影响不大的肯定就在分子水平,而在外界影响大的肯定是在可遗传性状的水平,而不能在分子水平呢?这个就是,大概就是在这里要添加主要发生在这个分子水平。因为它对这个适应性影响不大,它对这个......对,但是发生的可这个可遗传性,选择了可遗传性的其实改变的还是还是分子水平,它们都在分子水平上。它整体上,是的,这里。所以说就是写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它是这选择是造成的。

提问 概念平齐层次有差(1)

我要问你的事情,为什么中性选择就主要发生在分子水平上?自然选择假设是跟中性选择一个平行的概念,怎么就不在分子水平上了呢?

观点 分子层级不适用

我的理解是,就是他提出这个理论背景的话是对于中性选择是分子生物学发展之后,它再经过计算,然后发现它有些性状的话是,有些理论的话必须得用分子水平来解释。而自然选择,直接就是你用这个,是用这个个体的话就是或者说用这个动物它那些外表那些能观察现状就就可以解释。那难道它就不是分子水平的选择吗?它最终可能作用于是的,但是这个它分了很多层,就是你有时候你就是不能用。虽然那个电脑编程语言里边,你低层语言跟高层语言之间,你能用那个C语言来设计一些编程,那个编码的那个部分。但是你一般是把它们分开一个层。它这个层就是......

重述 概念平齐层次有差(2)

就是现在,包括这个词有两个同级别的谓语,这个同级别的谓语叫中性选择,一个叫自然选择对吧?然后中性选择主要发生在分子水平,自然选择主要发生在可遗传性状,这自然就会导致分子水平和可遗传性状之间不应该有联系啊,因为它是两个不同的选择,发生了主要的不同的侧面。如果它们俩背后又是一回事,它为什么要分开?这个主要作用于A那个主要作用于B呢?

追问 判定依据(2)

就是老师,我解释的还是就是它那个自然选择,主要是就是对这个适应性有很大的选择。是的,它就直接挑的就是性状。但是难道性状就跟分子水平没关系吗?有关系,有关系是的,有关。对啊,那为什么会A中性选择发生在分子水平?B这个自然选择不发生在分子水平,主要发生在可遗传性状?你把两句话放在一起,它就是这个意思呀。是的,它到最后也作用于这个分子水平。那这样一说的话是。对啊。这样再连上吗?我不知道啊,为啥呀?我不知道你到底要干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说你这句话里的逻辑,显然它不对。

概念图逻辑平齐

我只是说你这句话里的逻辑,显然它不对。一个概念地图给你的好处就是说它本来该处于同一逻辑地位的东西,它自然就会放在同一个逻辑层次上。然后在这里你按照这个逻辑层次往前推,它就是不对。嗯......没事怎么改再说,你只要知道问题就行了好了好了那继续下一张。

1.4 种群遗传学

学科关系

种群遗传学是一个进化生物学的子学科,也不止是子学科,就是这个子学科也有超出它的一些部分。

介绍 学科背景介绍

这个进化生物学,它是源自于这个进化。最早是因为进化论发现,然后遗传定律的发现,然后最终就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然后它是一个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现在在很多领域的话应用的也比较广泛。就医学的话还有一些,反正就是医学跟动植物那一块,应用的比较多一点。

基本假设

1.演化基石

它这个种群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的话是,比如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石,遗传物质这里的话,就是用遗传物质来决定生物间关系。

观点 思想体现

这里我觉得体现一个思想,他本来是一开始有那个想法,他们用物质来解释这个具体现象,他们当时有计划,大概有那么东西。然后这里找出来一个具体的对应的那个东西,来解释它们之间关系。

2.演化基本单位

然后这个种群是演化的基本单位,体现的就是一个新物种,就是由旧有的一个种群来形成。当然也有说个体演化基本单位,但是这里演化的基本单位......但是这个是研究它这个学科必要的一个基本演示,如果你要说个体的话,直接研究那个个体是你来学就行。

研究前提

所以说就是在这两个假设下,要在种群水平下进行遗传学研究,

种群遗传学目的

它这个种群遗传学希望研究一个适应现象跟物种形成的一个原因。然后再加上这两个合并之下,它就是演化动力影响下,这适应影响跟物种形成。演化动力影响下在种群的基因型进行频率的一个建模,然后它具体的话就是对理想......具体的话就是......以我现在理解程度哈,我学的也不多这几点,就是对理想状态进入建模,然后再加入各种影响因素。

介绍 理论应用

然后它这个工作的话是为种群溯祖理论,当然它也是单独的一个建的模,然后还有育种工作,这个育种的话可以大概算一下。还有一个就是种群演化,像演化动力。种群大概是正常它一个平衡状态是什么样的?它这个受到这个外界演化动力影响大概有多少一个估算。然后当然这个前面是两个说的不太明显。

家族遗传病

一个最明显就是有那个医生他有的时候会算一算那个家族遗传病的,那个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使用种群遗传学的例子

简单建模

预备知识
介绍 基因基础知识

然后对于一个具体的一个建模,就是一对等位基因的一个简单建模在这里,就是种群它具有一个基因库,基因库里边它存在一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中在种群中中具有一个基因频率,还有基因型频率,它(基因型频率)遵循D 加 H 加 2 等于1,这个 D 是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H是杂合子所占比例,R是隐形纯合子占比。当然这是暂时的哈,这当然是基准一个状态。然后基因频率遵循,p加 q等于 1,p是显性基因频率, q是隐性基因频率,它推导可以得到就是 p等于 D 加 2 分之 H,q等于 R 加 2 分之 H

哈迪温伯格定律

然后对一个平衡状态下,它遵循的是哈迪温伯格定理,它是最早那时候一开始研究的,它这个就是直接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等于显性基因频率的平方,然后杂合子的比例等于二倍的显性基因频率乘以隐性基因频率,然后这个这个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就是隐性基因频率的平方。

理想群体

它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一个群体,它这个群体是无限大以及随机交配。这个群体无限大,主要是指的防止遗传漂变这种现象来发生。当然这是因为我的水平不太够,那个遗传漂变那个模型到最后没法看懂,然后也没添进来。

演化动力
主要选择

这个就主要是选这三块一个是自然选择、基因流以及突变。自然选择的话还是前面的一个选择;然后基因流主要是指迁移;突变就是基因突变。它不过主要是指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就是显性变成隐性隐形变成显性这样这样一种简单的一种突变。不是那种特别复杂的,比如产生新的那种......

插入 哈迪温伯格定律作用

然后它大概能建立一个群体收入平衡或者说达到一个平衡的群体,1,可以稍微预测一下它这个基因型的一个频率,确定一下它这个基因型的频率。然后,应该是基因频率,就是通过外表观察,有一个是统计它外表那个性状,然后大概来估算一下它那个基因频率,2,然后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的基准来比较一下演化动力的这个影响,比如上面的。

演化动力建模
自然选择

这个演化动力的话,就在这里选了三个比较典型的做建模,一个是自然选择,它一个衡量系数的话就是一个适合度 w但为了方便有时候可以用选择系数 s 等于 1 减 w,它这个就是由平均后代繁殖数以及存活率,存活到繁殖的组成,这个主要是这两个(平均繁殖后代数、存活率)相乘。当然它有一个上限,它这个相对指标值最大为1。当你这个如果有一对照的话,它那个,它最大就作为这个基准的1,然后用其他那个来比,就是跟它们这个比值来比,然后就是作为一个相对的一个适合度。然后可得的话,这个选择后的基因频率就是p1 等于pw,这个是一个简单的推理。

基因流

然后对于这个基因流的话,它基本假设就是群体个数为 N,某一对等位基因频率为 q0 和p0,然后新迁入个体数是 M ,它等位基因频率里 q1 和 p1 可是可通过这个来推导的话迁入者所占的比例。这一块就是大概这个是为了方便计算的,然后迁入后显性基因的频率就等于 mq1+(1-m)q0,然后它基因频率变化的话就是就是 q2-q0,到最后算出来就是 M乘迁入所占比例乘以新迁入个体的基因频率,减去它那个......减某一列的基因频率。

突变

然后对于这个突变的话,它衡量系数就是一个就是 p 转化为 q 的概率为 u,q 转化为 p 的概率为 v,它平衡时可以达到 pu 等于 qv,这个就是它这个变异不太受变异影响的时候,它就是当你这个......你转化成这个......那啥......另一个基因的频率,就等于再转化回来,它可以稍微推导一下。当然这个的话一般这个是用不太到的。这个是我在研究看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非常简单一个建模计算。它那个一是因为这个数值非常小,二是那个就是它这个也很难观察到这个来回这个转变的概率。然后这个但是它如果在一种理想的一个建模状态,像它可以平衡的话,它可以是推出来一些就是那个你可以通过这个变的概率来推出来它显性基因的频率,隐性基因的频率。但是这个我对这个最大疑惑就是:你根本就很难就测出来它这个来回变的这个概率。

自然选择建模
模型 隐性纯合不利

然后对于这个自然选择的话,一个具体的建模的话是这样的,它是对隐性纯合不利时计算。只对隐性纯合的不利时,我们可以假设它,可以假设引隐性纯合子选择系数为s,杂合子的选择系数为 0 ,显性纯合子选择系数为 0 ,选择后的话,它这个D就只在这就只在这个隐性纯合子这里再乘一个1- S就行了,它就是剩下的个体数就是当然这个加起来是不等于 1 的。当然这里还要再加起来再比一下它这个选择后的一个基因频率,可以推导出来这个选择后隐性基因频率,然后以及这再推导出来这个隐性基因频率的改变。

说明 模型的运用

通过这样的话就大概可以预测一下,通过就这样一个小模型就可以大概预测一下就是对于你要育种的话,就是有时候那个就是大规模一种的话可以预测一下大于要筛下去那个后代,它大概占多少那个比例。有时候那个不是那种非常精细的操作。当然有因为现在不是有那个培养皿,那一下子是能弄出来很多那个,这是一个主要是指的一种杂交育种的一种状态。比如说还有动物的话,就是算这个遗传病的话可以用这样用这样一个类似的这样一个模型。好了,所以已经就整体已经汇报完毕了。

2. 导师反馈

2.1 具体知识问题

纠错 模型种类错误

就是你可能这个具体知识上的修炼,确实还不够。比如说实际上就是它应该是个动力学模型,而不是这个这个你这迭代迭代一步的模型,甚至你迭代完一步以后放到下一步,迭代这个模型也是有问题的。

两模型差异

差异在哪里呢?就在于你那些不同的因素,它们之间迭代的周期是不同的。就是说当你把第一个、第一种比如说变异迭代完了,并不是下一次肯定就会迭代啥来着?啊这个自然选择,当你把自然选择迭代完了,也不是下一次就是就是这个基因的自然传到下一代。所以实际上它本来应该是个微分方程,它有各自自己的时间。对,就是它这三样事情发生的频率是由它自己的速度决定的,它不由人家字母来决定。

安慰 属于次要问题

我建了一个它那个模型,它那个写的太复杂,可能就远超我这边的理解,当时看了很久没看懂,然后就是只选择一个非常简单对一对等位基因,就是简单的一个建模。没关系,就是就算对一对等位基因,你也可以写下一组微分方程。这个其实是次要的,具体知识不明白也就无所谓。

2.2 研究目的问题

提问 研究动机

那关键是你没有说,为什么我们要去研究这个一对等位基因的这个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这个事情。

无法达成目标

解释 可计算遗传病

嗯,这个,老师,我刚才好像说就是就对于这个遗传病的话,这个是非常影响。就是一个动物或者说这个家族遗传病史,我可以用这种等位基因这个来简单来计算,甚至只用这个下边这个平衡定律来稍微估算一下就可以了。我记得当时了解是他那个一家的传递......你想知道的是啥啊?就是大概知道他们这个后代会犯病的一个概率,他们还会呈现一个相应的一个系数,就是进行系数之类的。大概就是他这个后代有多少不健康,或者可有多少可能不健康,有多少可能健康。

反驳 少了一类情况

关键这个家族如果他假设是个隐性基因的导致的话,他是和另外那些不是他家族的人有关。对,这里是从哪来?这个是一般都是从这如果是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用的一个社会数据,就是当时那时候我看就是社会上整体的这个它那个概率来算,它那个算的话就是很小。一般......对啊,但是我的家族是已经有隐性基因的,所以它肯定不是你这么算的。对吧?你得考虑一方是已经有隐性基因的,另外一方是得按照这个社会里头的概率算的。所以你只有这个计算才能给你这个,你现在写的这些都不行。是的,就是基本就这两......

学习目标问题

总结 模型非目标

所以你跟那个第一位同学是一个毛病,你把这个这个模型本身当成学习知识的目标,那是不行的。

主题过难
解释 学员思路

就是可能一开始就是在学这个......为什么到最后做这个对一对等位遗传学,就是因为一开始做那个进化生物学,它那个三方向,方向里边那个内容太多了,就是做不动。它一层一层提问下去了,我只看到一个,这个老师,你说的是它这个根据一个一个提问下去那个那种思想。我只看到了,就是它们那里有一点就是从那个达尔文那种整体一个一个框架到孟德尔再完善一个,它那里不太能解释这个变异以及遗传,然后到孟德尔稍微能解释解释这个变异的遗传,然后再用这个分子生物学,然后这一块再具体找到这个遗传物质,更能精细地解释它这一步我能看到这个一步一步提升下去。它随着是一个就是人当时那时随着一个非常重要,就是一个就是当时那个技术在发展,以及这个新的假说出现,他俩是完善,我能看到一个就是这样的一个图,但是我自己做这个图的话,我是做不出来的,我觉得就是对我来说,我觉得对我来说就是当然......

主题选取问题

那是另外那是完全另外一件事情。那是你挑的这个领域啊,对你来说太大你把握不住的问题。

目标偏移
问题 学员目标偏移

我的意思是就算你现在做的这个分子遗传学的动力学的计算,它还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只把这个计算和模型部分当成你的学习目标,对吧?

合理的目标

你应该的目标是说:我这些计算是来解决个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可以用这样的模型来解决的?

PQ函数

对吧?比如说实际上你右边的这个这个pq的函数,实际上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实际上就可以用来通过样本的抽样获得p和q的那个那个社会值:人群当中的p和q这个基因频率。对啊,因为你一般来说那个杂合子的比例可能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能能测得出来的。嗯对就是说,对表现型或者是你做那个大量的这个基因数据里头拿出数据来。比如说假设现在大家经常去查自己的什么来着?亲属验证的话,那个数据就可以拿来用。对吧?反正从某个人类基因库当中获得一些数据。那么原则让你这个p和q是算得出来的,但是这是p和q的人群当中的值,对吧?

遗传病计算建模

那比如说,再回到你说的说我用这个问题想来算一下,我作为家庭的这个遗传概率会是多少?或者作为这个社会的下一代的这个遗传概率会是多少?那我就会说如果是个社会,我要怎么怎么做。如果是个家族呢我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怎么做。

猜测 模型需泛化

是的,这样的话就是这是一个从......哦,我好像我说你这样说,我好像觉得看着......虽然从那个模型,它是一个就是非常泛化的应用,然后再到具体情况再进行一些变形的一些应用,我好像听出来是这样的一种意思。

交代建模过程

就是泛化的也无所谓,那你就交代那个泛化的场景,那个场景你是在做什么,才得到这个模型的?

问题 模型非知识

明白了吗?所以你和第一个这个学员一模一样的,你是把这个某个模型当成知识它自己,这不是(知识)。

目标是建模思路

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是告诉你基于我们这些概念,也就是说每个遗传,当然有的遗传可能不是这种基因型的,但是就是假设这些遗传是这种基因型的,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问题来得到各自的模型的。而只有这个东西将来才能才能成为一个通用的东西。而不是你算出来的这些模型,写出来这些模型是通用的,它们都通用不了。

观点 追求通用模型

老师,就是刚才你说的是它怎么得到一个具体......我大概知道一点他怎么成这个泛化模型到一个通用模型。他就是根据以前历史那个数据,历史那个数据之后,就是他大概估算一下这个用一些什么分布来估算那个大概那个偏差值,估算是偏差值之后,然后回来再用大概好像就是这种方式。没有,你还是没听懂。

等位基因模型为例
介绍 重点知识

我就说,就是你现在的最简单的这个两个等位基因的模型,你也是可以说:好,那我呢各自基因出现的概率呢是p和q 对吧?然后因为它会出现这个这个纯组合和这个纯组合和杂子的组合,所以呢它们有上面写到的关系,这是这就是个数学表达式,

介绍 解决的问题

然后接着我告诉你说有了这个知识之后,我想解决什么问题呢?当然这个知识你也得知道,我假设这里的p和q是不变的对吧?然后我说呢,有了这个知识,如果你想来算一下这个整个社会下一代的人感染这个病的概率,或者是一个一个已经有遗传病的家族的人感染这个病的概率。那么我呢按照这个不同的情况,我会写下这个情况的模型。

已得病计算

比如说如果是我家已经得病的,那么我就会算出来说哦是不是如果是隐性基因的呢,那么那么我家肯定是r型的对不对?那这个时候我就会通过这个r 型的东西和这个那个其它的DHR情形的组合,组合出来说我哪种情况下得病。于是我就能算出来,平均来说我这个家庭和社会上随便抽个人结婚,他的子代得这个疾病的概率。

思路的通用性

而这个,构建这样一个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它是具有通用性的,不是说我写下来的模型具有通用性。就这个思考这个过程,老师你说的这个过程就是从这个一个泛化知识到一个具体就是插入一个应用,这个刚才那个具体的过程是非常......就是我们想要达到这个东西。

2.3 真正的理解

误区 呈现概念非理解

所以啥理解性学习看起来都没学会。对吧?理解个球啊,我就把那个概念一个个呈现在这,模型一个个呈现在这,我就算都理解了呗?

抓建模过程

理解定义1

理解的意思是说我从现实世界当中猜出来背后的概念模型,在从现实世界当中猜出来背后概念模型出发,我能用来理解我看到的事情或者预测或者预期我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叫理解。不是说我把现有的知识都列在这,这叫理解。这完全不理解。

自嘲 是机械型学习

混沌,这个几乎就是相当于一种机械类型的学习,就几乎就是直接就是知道它常用情况拿来就用,就会这样。对,你比那个纯机械的稍微好点的,不过就是稍微梳理了一下那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得我们大概知道这个线索是怎么过来的。嗯,对于这个梳理之后,我也感觉自己脑子里面也很清晰。

三个模型“无用”

所以不是真正的理解,你要是真正的理解就不是这样的。你要是真正的理解就会发现:你这张图里头呈现的3个模型都是无关紧要的。对吧?它不过就是假设我的pq不变的情况下,我告诉你怎么怎么样。当然那个第3个模型里头的那个突变pq是会变的。所以他就是告诉你说,我在这个假设下有这样一个数学结果,那个那个假设下有这样一个数学结果,这事情没意义。它没太能针对一个现实的一个状况?

理解建模过程

不,是否针对真的现实状况,也是次要的。关键就是搞通你从一个问题开始到建立模型的这个过程。问题条件里头的核心假设是什么?这时候就是运用的数学是什么?里头的核心假设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把这个过程搞清楚,这时候你就完全可以把这张图扔了。你学会的所有的这些是细节知识都没有用。

金闪模型计算

比如说对于我来说,谁要告诉我让我算一个这个演化的动力学模型,你信不信你画的这张图里的任何知识我一概都没记住,但是对我来说,我3分钟肯定该把它写完怎么算了。嗯,这个,它的这个......这叫理解,这叫理解型学习。

评价 至少有概念联系

对吧,当然我也说了你这理解型学习至少比那个背的好。没告诉你说,啊什么什么什么的时候答案就这样,什么时候答案是这样,叫什么来着,题型。对,比题型要好,至少有了概念联系,但是这不是真的理解。

抓核心概念

理解定义2.1

真的理解就是,你抓住了这里头少数的几个核心概念,有了它们之后,你可以把整个的知识重新复现出来。这叫理解。

介绍 本图核心概念

如果要说这里,我觉得老师刚才经过你刚才说了一番,我好像有一点......就是起码在这里,其实这一个比较核心的一个概念,其实是等位基因,然后再加上几个,就是说加上非常简单的一个就是数学运算,等位基因的话就是基因的这个频率,然后就直接就是.......基因频率是,它是......对,就是基因的频率和基因的组合,就这俩玩意就行了。那对,然后就这样组合,就是用非常简单数学运算就可以把那个现在这个整个推出来,然后这样......

介绍 对应的现实问题

它对应的一种现实状况的话。就是最简单现实状况的话。就是对于一个就是遗传病了、甚至是遗传病的一个显性隐性遗传病,或者说对一个稻子抗倒伏。它这样这样对从这是等位基因对应的这个现实,然后再把它只要它能对应的上这些,这个模型都可以套进去用。就只要用算这个等位基因的基因性频率以及这个频率。然后这样的话,这个是一个刚才这个说的,这个解决问题的一个地方,就是找到它这个模型它对能对应现实的部分,然后把这个模型带进去。

可简化的例子
迭代的稳定解
启发 迭代的稳定解

然后下方那个就是说假设它是,人群当中均匀组合的模型,对吧?所以这个时候原则上你就可以把上面那个算出来的,和下面那个东西合起来。上面那个其实第1代的,下面这个是第2代的,就是你的第2,就是等于把你上面那个p带进来,你的p不是D和H的函数吗?对啊,你就得到了从第1代到第2代的这个各种基因型组合的概率。然后你可以说,这样的基因型是不是有一个定态?你就可以去求这个迭代的稳定解。这整个就搞定了呀。

观点 两模型难合并

可是老师就这里这里有一个那啥,跟它下面这个我觉得联系不上它,你没说在理想状况上繁殖第一代的确那样。但是这个这个模型这一部分是比较通用的,就是对一个等位基因是通用的,而这个不完全是通用,它只有是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才会产生。所以说才有的这......

解释 限定及运用

对呀,所以我说的事情就是说在你用了这个随机交配的假设条件下,那么它第1个和第2个就可以合起来,然后你就可以去算代际的变化,并且去算稳定的代际会怎么样。这个时候正好就回答了,如果我没有基因突变,我只考虑这个一代一代的传递的话,我会怎么样啊?就是我外界不干预也没有自身突变的情况下,我的下一代怎么样,以及未来的代会怎么样,正好就是它们解决的问题。

问题 思考割裂

所以你看,你这......到现在你还是不理解,这就是问题,

理解定义2.2

就是你没有把知识还原成这个知识背后的思考问题的点,而把它还原成一个个的方程它自己,没有意义的。

指令 删减知识

明白了吗?然后你前面那部分的,我怀疑改起来可能很困难。因为前面那部分其实离这个,离这边的比较远,它相当于只是个背景知识的铺垫。但是你回去以后至少可以把这部分重新梳理一下,梳理完了之后你看看相比较你现在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如果你按我那样梳理一下,重新组织一下之后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多少。

请求 检查理解

好的,老师就是我先试试,帮我检查一下我的理解:就是对于这个这种状况。产生这种状况,然后对于下一代一个繁殖,如果是遵循这种,如果再加上一个遵循这种理想条件,它繁殖后下一代它是遵循这个,它会得出来这样一个结果。然后我对于您刚才说的话就是这样理解的,是可以......就是在它在这个基本的推理条件下,然后再加上一个就是现实的一种限制。

DHR
反馈 需还原成p,q

不是,你还是没明白,你把上面那个东西当成获取数据的途径。明白了吗?你说实际上呢那个你观测到的数据呢是DHR。嗯对,是DHR。

解释 DHR不用学

但是DHR呢你不能直接拿来计算任何东西的。你只有还原成p和q才能去做进一步的计算,无论是后面是什么样的问题和模型,都必须还原成p和q。是的每一个都是每个都是用的p和q计算的,到最后能....好了。所以你就发现哦原来这里呢只不过告诉你说基因自身的频率和基因组合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玩意要学吗?这玩意学过统计学,学过概率论就能自己算的东西,用的着学生物学知识吗?还真不用,对啊。

结论 理解重点

对呀所以你只需要明白,一个指的是基因各自的频率,一个是基因组合型的频率就够了。剩下的事情都删掉,都是狗屎。没有任何意义。

明白了吗?那么在这里你就发现,你右边的这3个大框都没有了,当然你也可以把最后的结果留着,还把定义留着,但是它对你理解上就不一样了。它不需要你去记这个公式,它们不过就是从个体的频率到组合的频率的一个变换。

好了这时候你的你的第一个模型是不就简单很多了?对。你可以把所有的都擦掉,只留下等位基因,基因单型的频率和基因组合型的频率。没了,所有东西都可以擦掉了。当然,你实际上写不写的是次要的,就是在你的大脑当中所有的直接公式都是你能算出来的。你不需要去记它。

随机交配部分
提问 假设验证

然后你说,哎我如果我回到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是基因既不发生突变,我又不做人工选择的时候,我下一代会怎么样?嗯所谓下一代会怎么样呢?因为它是基因组合型才是下一代,所以我必须回到基因组合型。那么这个时候,我的前面算出来的pq就有用了,因为我的组合,不过就是它们的重新组合。对不对?对是的,嗯。所以我就说,在这个条件下,就是它们是随机交配的条件下,你就会发现,哦原来呢,你的第一就会成为这样的公式。这个玩意也不需要记,因为一旦它是随机交配,肯定就是这么个东西。你看,这也是就这样删掉就可以了,对不对?你可以留着结果,但就是说原则上你再也不需要去记它了。嗯是的。它不再是一个需要记住的知识,而是你完全可以自己写下来,只要明白随机交配这4个字就行了。

理想群体是次要

是的随机交配,它这个应该说是,明白理想群体这个....啊...它这......对啊,理想群体也是次要的,只要随机交配就够了。原则上,因为你你现在总是本来就是假定这个这这个是种群研究,种群研究里头本来就是假设成你那个概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每个样本实际出现的次数。所以本来就假设了群体无穷大的事情。哦哦对。

哈迪温伯格定律
过渡 没必要写

然后你这个什么哈迪温伯格定律,完全就是个狗屎,定律个啥呀?完全就是你知道随意交配就能写下来的方程呀。是的就这样,几乎这样几乎就是,没啥用。

次要知识处理原则

你那个定律的名字也还可以留着,因为毕竟是人家发明的。只是说在你的认知结构当中,它再也没有了地位。因为这些东西不过就是你拿那个单个基因再组合一下而已。

补充 模型简洁原因

然后这个建模是非常简洁的,听说只有两页论文就写完了。就是它这些思想的话,就是在就像你刚才说那直接就是,可以随机交配的一种一种概率学的计算,就直接就能得出一种结果。

问题 过于冗杂

对呀然后人家论文才两页,你这里写人家模型要写这么多。因为它这个在当时听的时候,它应用的比较广泛了。

学习方法误区

没有啊,所以这根本原因是你不明白啊,你不明白这些知识的之间的内部的联系,以及不明白你学习的时候该学会什么。学的东西不是这些模型本身,而是我怎么去把这些模型用在具体的问题场景当中,重新构建出来。是的应该......

基因型频率部分
总结 都不是重点

然后同样的这个右边的那3个也是完全的,当然除了我说那个知识的问题,它本来应该变成3个时间各自速率的那微分方程除了这个之外,你每一项也都不用写,每一项不过就是按照这样发生的话,它的基因将怎么变?所以你完全这里头,哪有东西啊?

计算不必写

你只要明白概念之后,剩下的不过就是数学计算,你的数学计算有必要把它写成东西吗?啊,这些都不必要写的。这老师你这样一说,直接知道的话就直接就是非常容易的就能算出来了。

只学基因型频率

没有,就说你如果真的想写还是要写的。只是说它在你的认知结构当中再也不是一个要记要学的知识。它是只要你明白基因型,单个频率就可以算出来那个组合的频率的事情。就是你脑子里可能掌握了1,000个知识点,但是,你脑子里仅仅只有真正的两个知识点,明白了吗?明白了,只要有这个基因型频率这个概念与基因频率的概念,就可以了。然后后边这些都是通过那个数学概率运算,直接就是,直接落到现实里边就可以了。把这两个概念在落到现实就可以了。对啊这叫理解,这叫该学会的东西是什么,

反问 它人模型局限大

你学会这些模型,你还知道它的条件,想干嘛?套哪里去吗?

遗传病难以计算

有用吗?我刚才已经给你举例子了,如果我想算我家已经得病了,还有这个病的可能,你发现这个东西根本就用不了啊,

学习目的

是的,就是得用刚才那一套思想来转化、来创造这个模型类似的。一个人在创造一个跟那种模型类似的模型,就是某种一样算是,模仿也算是,就是再重新创造一下这个模型。只需要不一样了解。

2.3 收尾

收尾 任务安排

对呀,这才是你该学会的东西。学到现在什么是理解型学习都快结课了还是没学明白。再仔细想想,完了自己去重新做总结。好的,好的这那这张图还是比较......那我就对这张图再改进一下,前两张图那个学的太浅了。那个就算了吧。你能想到啥就写到啥吧,那玩意对你来说,不是你现在的知识层次能够把握的东西。当时看那个600多页书越看越沮丧,就是很多内容都是看不懂的,看那个课也是......

讨论
随记
AI 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