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头像

伤寒质难发凡篇第一

单集封面

伤寒质难发凡篇第一

2022-12-05
15 次观看
.的头像
.
粉丝:1
主题:6
描述:11
例子:8
其他:3
字数:2927

伤寒质难发凡篇第一

2022-12-05
15 次观看
.的头像
.
粉丝:1
.的头像
.
粉丝:1
主题:6
描述:11
例子:8
其他:3
字数:2927

#凡发篇第一

自己疗效不佳的原因?

苏生问于夫子曰:小子弱冠习医,《内》《难》《本草》,《伤寒》《金贤》,皆涉猎之矣。说者曰:“熟读金元四家之书,可以治杂病;阐明叶、吴、陆、戴之说,则外感无余蕴矣。”苏生淬励十年,以求适用于世,及乎临诊,惘然若失。四家之说,初未能尽治杂病;温热之论,亦未能尽如人意。传习套方,可以应世求食,未足以起大病而救天卒。乃退而勤究古训,以寻其真理之所在,则聚讼纷纭,莫知所适,愿夫子有以祛其蔽焉。

过渡 对苏问的肯定

夫子曰:善哉问乎!世皆囿于小得而沾沾自足,其能发奋以求真知者,有几人哉?

引用孔子名言

孔子称吾道一以贯之,医何独不然!

何谓一贯之道?

苏生问曰:何谓一贯之道?

对一贯之道的解释

师曰:一贯之道者,执要御繁。明乎此,则举一反三,可以启无穷之思。学说之成立,言之凿凿,往往昨是而今非。所以然者,小智小得,不足以全其大也。惟是真理,无中外古今,阅万古而不易者也。

余云岫讲医学真理 对一贯之道的解释

余岩曰:“医之真理,本乎解剖,征乎实验,范围乎自然科学之律令,审慎乎客观唯物之现象,钩隐烛幽,批却导竅,各国学者所公认。”,

祝解释真理与道

斯言近之矣。吾闻之矣,学之能垂久远而不可磨灭者,虽星历卜祝之为玄也,盖必有其真焉。吾国医学相垂以传者,四千余年,博大深邃,莫可纪极。虽著书立说,瑕瑜并见,然处方施治,立竿见影,其必蕴有真理,亦彰彰明矣。所谓真理者,即吾儒之所谓道也。

祝对医道纷杂的看法

顾医家各是其道,以为道在于兹矣,将令天下后世,宗此道以长相守矣。昧者从之,贤者疑之,学者试之而不应,必有从而斥之者矣。

各学说流派举例

是以有东垣之补阳,乃有丹溪之滋阴;有河间之清宣,乃有子和之攻泄。仲景《伤寒》,历代所宗,虽有议者,未敢僭越。至吴又可而其说大变,有清叶、吴倡热之论,《伤寒》捐弃,时方风行,而卒有陆(九芝)、戴(北山)之流辟之,然亦未能自外于温热。

疑问 为何不认可

千古滔滔,立说者各是其道,出主入奴,非吾所谓道也。何以故?

真理的定义

一家一派之私说,其不能以真理印证之者,虽悬诸国门,终不见赏于世界医林,必也。吾所谓道者,其说可以质诸世界学者,非斤斤于门户之争也。虽然,吾行年六十有四矣,知也无涯,向之所以为新者,今皆陈迹矣。余虽崇尚真理,然余疑犹未尽扫也。

祝自幼学习的经历 真理的定义

吾先祖世代业医,髫龄已耳熟医病名词,及冠从姑丈严公雁峰襄理盐务于成都。有余暇,始学医,好问阙疑,事无巨细,必研求其所以然。丈为之延宿儒刘雨笙先生授读医经,不匝月而师辞去。丈曰:“孺子不可教乎?”曰:“非也。彼有所问,皆吾所不能解者。师而不能开其蒙,又何以师为?”于是又礼聘名师,当时极负时誉之某太史公也。逾月师又辞去。丈曰:“岂孺子无礼乎?”曰:“否。其发问也峻,无以圆其说也。”无何,三更其师,而终未能祛其所疑。丈慨然曰:“是必吾亲教之矣。”于是尽出所藏医书,分类而列于案,呼味菊曰:“前,中国医籍,泰半在兹矣,今之人不能解,前之人容有识之者,盖自求之。”于是尽取所怀疑点,标出以质证于古人之著录,甲注之不解,求诸乙,不足,又求诸丙。溽暑衣襦尽湿,勿觉也;入夜被阅达旦,勿倦也。三月而其书穷,其疑终不释。丈曰:“穷矣,吾无能为力矣。”会省垣招考军医生,丈促吾报名。曰:“向之不足,其自素之于舶上欤。”攻读2年,见闻一新,融会中西,自求新解,向所怀疑者,十释其三。会政变,医校改组,乃随教师石田东渡扶桑,参观彼邦各种医药陈设,憬然于目,默存于心。次年返蜀,主政于官医院,子然一身,不为世囿,爱得实行我辛苦仅有之理想,叛古逆今,勿顾也。因取旧学之不合真理者废之,有药效而其说不可取者正之。在政7年,向所怀疑,十去其六七矣。夫真理惟一,初无国族之别也。

询问苏其他疑问

医门之障多矣,吾子其将何以问? 疑问 伤寒的含义 苏生曰:吾人生理状态,纵极神奥,要不外阴阳体用而已,欲求其详,西说尽之矣。至于病理,不外违反生理自然而已。病之种类,简言之,外感与杂病耳。言外感,《伤寒论》、温热书,执外感之纲要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愿先闻伤寒之说。

祝解释伤寒、温病

师曰:《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以广义之伤寒,包括一切热性传染病而言也。温病者,亦热性病耳,以其抗邪情形略异,故治法处方亦略异。说者曰,伤寒可以包括温病,温病不得包括伤寒。所以然者,定义之广狭有殊也。

疑问 伤寒、温病是同源的?

苏生曰:寒温分立,为中医两大法门,洵如师言,则伤寒、温病,可以一而二、二而一耶?

中医对疾病的命名

中医对疾病命名

师曰:然。中医所定病名,见仁见智,无有定则,在昔不闻解剖,莫从知其病灶之所在,则随缘定名,亦无可奈何耳。即今科学昌明,犹欲抱残守阙,锲而不舍,吾不谓然。

不同病名的来源 中医对疾病命名

或从病因(中暑、中食、伤燥、伤湿),或从证候(哮喘、滞下、呃逆、癥瘕),或从症状(惊风、潮热、癫痌、厥逆),或以感觉为名(痿、痹、痛、痒),或以体气为名(气虚、血亏、肝旺、脾湿)。

出现不同病名的原因

寒温之辨,聚讼数百年矣,其主要之区别,在证候不在原因。然辩之者,甲医曰伤寒也:乙医曰温病也;丙医曰时在春末,春温也;丁医曰温中夹湿,湿温也,相持不决。主人视所立案,则皆引经据典,言之成理;视其所处之方,则温凉寒热,宣发通利,具备之矣。

病名纷杂的弊端

真理惟一,苟不明其所以,又将何以取信于病人?

患者对中医信任度降低 病名纷杂的弊端

时人之言曰:“中医之治绩,确有事实可以征信。然吾苟病而且笃,必舍中医而从西医,何以故?吾虽死于病,犹知病之所在,不然至死而不知病之所由作也”,噫,可慨也夫!

病名的来源

苏生曰:向者国医馆以国医病名不合科学,而有统一之建议,论者哗然。夫言伤寒者,起病之源也;言温病者,向热之浙也。春温以时令为别;湿温以兼邪为名。名各不同,其致一也。以此而喻病,亦可以释然矣。

疾病名称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治病方法与疾病名称

师曰:是说也,聊以备质,未能立信。中医之治疗。本乎对症发药。寒温皆 非致病之源,明乎邪正消长之理,则治法迎刀而解,既知其所以然,又何争乎病名之当否?

不同名称疾病治疗相同 治病方法与疾病名称

越人之藉,吴人曰痧,北向曰麻,西向曰疹。医咸谓邪在于肺,皆知宣透是尚,则痧也、麻也,二而一,一而二也。

同一名称疾病治疗未必相同 治病方法与疾病名称

夫伤寒之源,非尽伤寒也;化热之症,非尽温病也。以季令名病,初无关于宏旨;以兼邪名病,亦仅聊备一格而已。

西医对疾病的命名

西医定名,实质病则从解剖学,视病灶部位而立名;传染病则从细菌学,视其病原而立名;官能病则从生理学,视其官能所属之器官而立名。其有倡说而未能别其为何种病类者,即以发明者之姓名以名其病。其定名所取之方式,较中医优良多矣。

中西医命名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

虽然,中医亦自有其优良之处,不在病名而在治法。综合归纳,中医之长也。汇百川而纳诸海,执一贯之旨以御繁复之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彼实质诸病,不外形体之变化;官能诸病,不外作用之失调;传染诸病,一言以蔽之,客邪之外侵也,实质官能病,中医谓之内伤,谓之杂病:传染诸病,中医谓之外感。其间容有不尽符合之处,大体固如是耳。

讨论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