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安的头像

王维传

王维传
4
王维传
人物简略生平
人物简略生平
出生名门
出生名门
中年命运多舛
中年命运多舛
晚年半官半隐
晚年半官半隐
年少成名
年少成名
中年命运多舛
中年命运多舛
晚年半官半隐
晚年半官半隐
出生环境
出生环境
五姓七望的地位
五姓七望的地位
名字的来源和意义
名字的来源和意义
接受良好教育聪颖早慧
接受良好教育聪颖早慧
幼年丧父
幼年丧父
游历长安
游历长安
豪情万丈写下《少年行四首》
豪情万丈写下《少年行四首》
《少年行其一》
《少年行其一》
诗歌意义和赏析1
诗歌意义和赏析1
诗歌评价
诗歌评价
才华出众受到权贵赏识
才华出众受到权贵赏识
面对权贵坦率真诚
面对权贵坦率真诚
权贵强占女子
权贵强占女子
写诗《息夫人》批判
写诗《息夫人》批判
息夫人典故说明
息夫人典故说明
诗歌意义和赏析2
诗歌意义和赏析2
思乡游子始终牵挂故乡
思乡游子始终牵挂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歌意义和赏析3
诗歌意义和赏析3
初次科举落第
初次科举落第
求助歧王
求助歧王
得到玉真公主赏识
得到玉真公主赏识
高中状元
高中状元
娶妻授官
娶妻授官
被贬济州
被贬济州
被贬的真正原因
被贬的真正原因
济州四年辞去官职
济州四年辞去官职
昔日好友帮助
昔日好友帮助
时运不济屏居淇上
时运不济屏居淇上
官场浮沉心态变化
官场浮沉心态变化
再次被授官
再次被授官
学习佛教
学习佛教
命运曲折妻子离世
命运曲折妻子离世
妻亡三十年不再娶
妻亡三十年不再娶
辞去官职开始漫游
辞去官职开始漫游
过青溪水作
过青溪水作
诗歌意义和赏析4
诗歌意义和赏析4
迎来转机被授官要职
迎来转机被授官要职
命运多舛再次被排挤
命运多舛再次被排挤
凉州问边写下千古名篇
凉州问边写下千古名篇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诗歌意义和赏析5
诗歌意义和赏析5
创作大量边塞诗
创作大量边塞诗
调知南选要职在身
调知南选要职在身
途中写下《汉江临泛》
途中写下《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恩师去世
恩师去世
隐居终南山
隐居终南山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诗歌赏析6
诗歌赏析6
隐居辋川
隐居辋川
创作《辋川集》
创作《辋川集》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诗歌赏析7
诗歌赏析7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被迫出任伪官
被迫出任伪官
弟弟平定叛乱有功得以保全姓名
弟弟平定叛乱有功得以保全姓名
官至尚书右丞
官至尚书右丞
辞去官职平静离世
辞去官职平静离世

王维传

2023-06-01
56 次观看
2 讨论
既安的头像
既安
粉丝:2
主题:5
描述:61
例子:1
字数:8503
既安的头像
既安
粉丝:2

王维传

人物简略生平

年少成名

他出生于五姓七望的名门,十七岁时来到长安闯荡,思乡游子写下那句流传千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00:09.220-00:12.752 ]他文采斐然精通音律又工于绘画,妙年如玉的他很快收到歧王以及玉真公主的赏识,二十一岁那年状元及第,前途无限;

中年命运多舛

满腔热血的他却因政治斗争被贬济州在仓库度过四年;[00:25.951-00:27.750 ]二十八岁他依然积极入世却在三十岁时中年丧妻,爱之深切孤居一室三十年不再娶;三十四岁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写信自荐有名的贤相张九龄,被授官专门监督百官的右拾遗,他干劲满满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张九龄被罢相奸臣李林甫上台,他也被委派到边疆,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

晚年半官半隐

晚年的他坐拥林泉寄情山水,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等富含禅意的名句。他就是“诗佛”王维。

出生名门

出生环境

王维出生于公元701年,王维的父族“太原王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祖父王胄,曾是朝廷乐官,父亲王处廉,在任汾州司马,其母出自同样是五大氏族的博陵崔氏。

五姓七望的地位

在唐代,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即便王维的父亲官位不高,但五大门阀在唐朝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

名字的来源和意义

王维的母亲是一名佛教徒,她给王维取名维字摩诘,连起来就是维摩诘。维摩诘是一位住家修行、法力高深的佛教著名居士。维摩诘意为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接受良好教育聪颖早慧

得益于名门世族的流风余韵,自幼年起,王维就开始接受正规化的贵族教育,聪颖早慧的小王维,过目能诵,出口成章。诗文、书画、音乐,无一不熟习。

幼年丧父

9岁时,王维的父亲离世,母亲拉扯兄妹 7 人,王维又是长子,早早便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

##年少成名 ###创作少年行四首

游历长安

公元715年,15岁的王维来到长安闯荡。《集异记》里形容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

豪情万丈写下《少年行四首》

然而这样的翩翩少年也有着万丈豪情和报国理想,他写下少年行四首:

《少年行其一》

少年行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诗歌意义和赏析1

“新丰美酒斗十千”。新丰出产的美酒十分名贵,一斗酒价值十千钱。“咸阳游侠多少年"。咸阳城里的游侠们多半是青春少年。特别地点出少年"二字,写出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英雄。“相逢意气为君饮"。这些少年侠客偶然相逢,为彼此的意气所感动,都愿意为对方干上一杯。"意气"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仗义疏财,除暴安良,轻生重义,都是侠客们所注重的意气。他们不是为了取乐而饮酒,而是为了彼此的侠义行为而庆功;他们不是熟人聚会而饮酒,而是偶然相逢,一见倾心,便不惜花费重金买酒,相互勉励。“系马高楼垂柳边"。他们把自己的高头大马,拴在那高高酒楼前的垂柳旁边。这句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酒楼的风光,而且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写“马”,烘托出少年侠客的奔放、刚健;写"高楼”,烘托出少年侠客的豪迈气概;写“垂柳”,则烘托出少年侠客的风流、飘逸。

诗歌评价

《少年行四首》这一组诗,论其豪放飘逸完全不输李白,让世人见识了少年王维意气风发的豪迈气概。

###创作息夫人

才华出众受到权贵赏识

王维不仅相貌惊人,才华出众,而且精通音乐和绘画。凭着自己飞扬的诗才绝妙的书画、高超的音乐技艺,王维很快受到同样爱好音乐的歧王的赏识。被岐王看重,自然也被京城的文人看重,被京城权贵豪门看重。

面对权贵坦率真诚

王维很快融入这个圈子,如鱼得水。但以才艺取胜的王维,在王公贵胄面前,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坦率真诚的诗人本色。

权贵强占女子

唐玄宗的哥哥李宪,当时被封为宁王,尊贵无比。安兴坊附近有一卖饼者,其妻长得纤白明媚,别有风致,宁王看到后惊为天人,便让手下拿给饼师几千钱,把女子招到宫里纳为小妾,宠爱有加。不知不觉已一年之久,可是锦衣玉食的女子独自一人的时候,常面露戚色,并不怎么快活。这天,宁王问她,是否还在牵念饼师?她低头不语。宁王遂派手下到安兴坊带来饼师。见到饼师后,女子双泪盈颊,情不能已。

写诗《息夫人》批判

是时,宁王正在宴请宾客,座下十几位皆当今文人名士,无不觉得凄凉。宁王就让众人现场赋诗。才思敏捷的王维,一气呵成:《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典故说明

息夫人本春秋时代息国国君的妻子。公元前680年,楚王觊觎息妫美色,攻打息国,将其据为己有。息妫虽在楚宫生了两个孩子,但始终郁郁寡欢,三缄其口,从未和楚王说一句话。

诗歌意义和赏析2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不要以为你现在宠信我,我就能忘记过去的恩情。化用息夫人的典故,将息夫人和卖饼者的妻子联系在一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去进行心理展现。“莫以”贴切表达了被害人的一种心态:权贵们的那些荣华富贵并不能真正征服一个人的心灵。“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虽然看着美好的事物但却是满眼的泪水,你说你的,你做你的,我只是报以沉默。这两句将一个柔弱女子的内心真实地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对宁王行为的不满,[06:40.250-但却借息妫的故事,写出了对卖饼者的妻子的深切同情。女子柔弱,无力抗争权势,但誓以沉默严明余生心迹,恪守牢不可破的底线。宁王心生恻隐,一声长叹,将女子还予饼师,送夫妻二人双双回家。

###创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乡游子始终牵挂故乡

长安自然繁华,王维凭借才华在长安也是如鱼得水,但长安终究不是故乡。王维是一个外来的客人,虽然长安的权贵都对他很客气,但也许在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融入。让他始终牵挂的是他的家人。开元五年的重阳节,17岁的王维在重阳节写下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歌意义和赏析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自在他乡游历,每到佳节的时候最为思念亲人。王维用了两个“异”字:“异乡”“异客”,说明所处的环境不是故乡,自己在所处的环境里也只如浮萍般没有根基。[07:54.487-07:58.005-08:04.453]佳节通常是团圆的日子,应该与家人聚在一起。而此时身在他乡,于是在佳节里这种思念便更加强烈,自然“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时有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之说。在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都登到了高处,他们都插上了茱萸,只有我不在那里。王维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了,而是忽然思绪飘飞千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自己思念亲人,家乡的亲人必然也在想念自己,他们登上高处,也会发现少了一个我,远眺自己所在的方向。我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我,多么幸福的事情。

初次科举落第

公元719年,来长安求取功名的王维在府试中考了第一名,但在之后的会试中却落选了。

求助歧王

公元721年,有一次准备参加科举的王维得知了一个消息:这次的状元已经被人“预定”了。这人叫张九皋,才学和名望也都很大,而且还已经有了玉真公主的举荐,未来一定是第一名。于是王维去找非常赏识他的皇族成员岐王帮忙。岐王听后说这个忙他做不了主,但是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可以带他去找玉真公主帮忙。岐王对王维说:“玉真公主非常爱才,酷爱诗歌音乐,你把你以前最满意的诗作抄录十篇,再准备一首哀怨缠绵的琵琶曲,我过几天带你去见玉真公主。”

得到玉真公主赏识

五天后,岐王让人把王维打扮成一名乐师带他进宫去见玉真公主。风度翩翩的王维很快就引起了玉真公主的注意,随后让王维弹琵琶献艺。王维的演奏深深地吸引住了玉真公主。岐王趁热打铁,说王维不仅擅长音律,诗文也非常不错。玉真公主一听更加来了兴趣,王维连忙取出自己的诗作献给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读后赞叹不绝,说这里面的部分诗句自己以前读过,原以为是某位古人的作品,没想到作者原来是王维。玉真公主最后问岐王,这么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岐王便向玉真公主说明了原委,说王维心高气傲,不愿意当第二,而第一听说已经被张九皋内定了。玉真公主本来举荐张九皋也只是给举荐人一个面子,现在面对这么优秀的王维,当即就改了主意,笑道:“这个事情由我出面解决,绝对没问题。”

高中状元

因为自身的资质与才气,再加上玉真公主的大力提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王维辛西科状元及第,时年二十一岁。

娶妻授官

高中状元的王维随后娶了崔小妹为妻,崔小妹是王维的远房表妹。状元及第,娶五姓女为妻,是多少士子遥不可触的两件人生大喜事。随后王维被任命为太乐丞,从八品下,掌管宫中的礼乐事宜。刚过弱冠之年的王维,便跻身朝堂,拥有了第一份官职。这一刻,他是幸运的,是京都长安最耀眼的翩翩状元郎。

中年命运多舛

###仕途不顺中年丧妻

被贬济州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伴君如伴虎,无限风光的他,其实已经站在命运的风口浪尖。因为在排练时看了皇狮子舞的王维很快被贬官济州司仓参军。在唐朝,关于颜色的使用戒律森严,平民百姓舞的是红狮子,黄色是皇家的颜色,黄狮子舞只有玄宗皇帝在场或者由皇帝特批才能表演。

被贬的真正原因

而关于王维被贬的真正原因学者普遍认为是政治斗争的波及。唐玄宗李隆基因“太平公主之乱”,多年来一直心有芥蒂,总担心诸王暗中结党营私,伺机谋反。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八年十月,玄宗皇帝曾发布一道禁约诸王与群臣交结的禁令。但是天性不拘的岐王李范未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毫无节制。玄宗皇帝自然非常生气,遂采取行动,把与岐王、薛王等王宫贵族交往的一批官吏文士,轻者贬谪流放,重者杖死。与歧王交好的王维自然逃不过被贬谪的命运。两个月前,他还是名动京师、前呼后拥的翩翩状元郎,如今却背井离乡,灰头土脸地走在贬谪的路上,迷茫和孤独左右王维的心情。他在《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写下: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济州四年辞去官职

济州是个远离京都的偏远小城,而司仓参军不过是个管理仓库的小官,毫无政绩可言。王维在这里一待就是四年,开元十四年王维辞去官职,回到长安求仕。

昔日好友帮助

四年多的光阴,早已物是人非。岐王已经病逝,其他诸王也悄了声息。好在,已经是刑部尚书的韦抗并没有忘记王维这位好朋友,他荐举王维做一份掌事的差事。

时运不济屏居淇上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王维准备赴任之时,韦抗突发疾病,流然长逝。由于韦抗的离世,并没有留到京城做掌事一职,而被安置淇上(今河南北部淇县一带),一个偏僻之所做一个小官。

官场浮沉心态变化

屏居在淇上多次上书,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可是均没有得到答复。愤懑、幽怨、惆怅蓄积心头,他写下一篇《不遇咏》在官场接二连三的挫折,渐渐消磨了王维对仕途的追求。但兄弟未有娶,小妹日长成,他需要这份官职来供养家庭。

再次被授官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王维带着家眷由淇上返回长安。因其诗名远扬,受到宰相张说的推重,被安排在集贤院任校书郎一职。

学习佛教

这个时候他开始学习顿教。顿教又称作大乘顿教,是佛教的一支,主张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为顿修顿悟之教。

命运曲折妻子离世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时任尚书左丞相的张说染上重疾。十二月,张说病卒。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离世。

妻亡三十年不再娶

二十岁的时候他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接下来他只要讨好玉真公主,便能够平步青云。然而他却回头,娶了崔氏。失去了玉真公主的庇护,却经营起了自己的生活,直到31岁,妻子去世。历史并没有留下更多的资料记录了两个人的恩爱故事。翻遍史书,在《旧唐书·王维传》中找到这样一句话:“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辞去官职开始漫游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为了早日走出丧妻失子的阴霾,三十一岁的王维辞去官职,离开京城长安,开始巴蜀、荆襄、吴越之漫游。王维一路向西,过咸阳,穿越秦岭、黄牛岭入蜀。写下这首《过青溪水作》

过青溪水作

过青溪水作: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蒋,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歌意义和赏析4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每次进入黄花川都是顺着青溪流动的方向而行。那溪水随着山川变化回转,路途不足百里却沿途充满情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那溪水穿过乱石时激起阵阵声响,而水流平坦时又非常静谧,那青松就倒映在水中。“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不如就让我留在这里悠闲地垂钓,一直到老去离开这个世界。秋天,王维返回洛阳。

###逐渐放弃仕途执念

迎来转机被授官要职

开元二十一年( 733年)十二月,张九龄授中书令(宰相)兼修国史。是年冬天,因为张九龄的赏识和提拔,34岁的王维擢升右拾遗。拾遗是唐代的言官,取“发现官员遗漏”之意,以谏为职的官员称作谏官,又形象地被称作言官,专挑皇帝的毛病,在唐朝的翰林院供职。这本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官职,但开元之治后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渐渐丧失励精图治的斗志,他开始倦于理政,沉迷逸乐,疏远贤人,奸相李林甫独揽大权。

命运多舛再次被排挤

于是,命运再次跟王维开了个玩笑,王维上任不久后,张九龄被罢相被贬荆州。张九龄被贬荆州之后,满朝文武但求自保,不敢为张九龄多说一句话。[18:00.502-而王维,不避权贵,不怕连累,写诗《寄荆州张丞相》,对恩师张九龄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很快他也被排挤出朝廷。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九月,唐玄宗命令三十六岁的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凉州宣慰嘉奖守边将士。

凉州问边写下千古名篇

凉州问边,王维的人生掀开了新的篇章。经过边塞烽烟的历练,王维的诗歌在“清新淡远、自然脱俗”之外,兼而又有慷慨悲壮、豪迈开阔之气象,跻身于伟大诗人的行列。问边途中他写下这首《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意义和赏析5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远在西北边塞。“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尤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意境雄浑,壮观千古。远远望去,烽火台上燃起的浓烟滚滚而上,直冲云霄,峭拔且坚毅;横贯沙漠的黄河如九曲连环,奔腾不息;傍晚时分,一轮红日横亘在莽莽苍苍的沙海之上,浑圆而硕大,悲凉而雄浑。“大漠”和“孤烟”两个意象,在构图上表现为水平线和竖直线的相交,“长河”与“落日”,则是水平线和圆形的相切,画面感极强

创作大量边塞诗

除了《使至塞上》王维还写了《陇西行》《陇头吟》《老将行》等边塞诗。《老将行》一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其中的一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豪情不减当年。

调知南选要职在身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从边塞回来的王维调知南选,以监察御史兼选补使的身份赴岭南、黔中等地补选官员。知南选是唐朝的一种铨选制度。朝廷每隔四年,派遣正五品以上清正强明的官员,充任选补使,到当地广罗人才,然后由选使和所在的都督府,向朝廷报告被选拔之人的品行艺能及其所能承担的职务,由朝廷下诏任命。所以,这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情,重任在身的王维带着使命上路了。

途中写下《汉江临泛》

王维在上任途中,途径汉江,泛舟江上,目之所及,江水流向天外般,茫无际涯。两岸青山在迷蒙水色中忽隐忽现,时有时无。王维不禁诗兴大发,一首《汉江临泛》逐波而来:

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世贞赞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人画三昧。”

恩师去世

船过荆门,王维下船特意去拜访恩师张九龄,却得知张九龄因在回乡祭祖途中突发疾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闻此噩耗,王维犹如五雷轰顶,浑然不知所在。

晚年半官半隐

###隐居创作大量山水诗

隐居终南山

从南方回来的王维终于选择“独善其身”。他出生名门,年少成名,诗画双绝,十九岁与歧王亦师亦友,二十一岁就高中状元,这已经是常人穷其一生无法达到的高度。年少时的他前途无可限量,他也曾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可命运却一次次跟他开了玩笑,随着亲人和知音的离世,他开始笃信佛教,他选择走出朝堂,走进坐拥林泉的隐居生活。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王维在终南山北麓,香积寺的南侧,置办了一处别业。开始了半官半隐生活。在这里他写下了《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歌赏析6

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最为深入人心,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妙契之处。所以,何必绝望呢?一个人,兴之所至,出来走走看看,遇到快乐的事,停下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一番。遇到有缘的人,就和他聊上几句,因为不急着去赶路,聊得忘记了时间是常有的事。

隐居辋川

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改元,是为天宝元年。辋川一带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与溪流触目可见,是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美的川道。古时候,川水流过川内的献湖,两岸山间同时又有数条清溪流向歆湖,由高山俯视下去,涟漪层层叠叠,状如车辋,水澈见底,因此称为“辋川”。

创作《辋川集》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王维成为辋川的主人。他与好友裴迪常常同游于此,两人为辋川了二十多处景点赋诗,创作了《辋川集》。他的诗歌也越来越富含禅意,他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诗佛”《鹿寨》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瞑》就是这么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色韵清绝的佳篇,千百年来,它播撒下的空山雨后的秋凉和松间清泉上的月明,始终照彻世人心底。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歌赏析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十个字中出现了四种景物:明月、松树、泉水、山石,其中明月和松树交织在一起,月光透过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斜斜地照下来,显得格外明亮皎洁;]泉水与山石交织在一起,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流淌在山石之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虽然才十个字,但是有光、有影、有声、有形。“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那边传来了叽叽喳喳说说笑笑的声音,那是刚在溪边洗完衣服的女人们成群结队地回来了,她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宁静的夜空,却给这个世界增添了生动鲜活的气息;再看那边水面上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是打鱼归来的渔夫了。两句诗写了不同的人物,抓住的是各自不同的特点。浣衣女们在一起自然是说说笑笑、吵吵闹闹,所以用了一个“喧”字;渔夫们因为捕鱼的需要,一般都比较沉默寡言,所以只看见渔舟划动莲叶。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面对这样的美景,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所以诗人在尾联中发出感叹:“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虽然春天早已过去了,但是山里的秋景更美,喜欢这里的人,自然愿意留下来。

###晚年浩劫

安史之乱

晚年的王维半官半隐远离政治斗争却让他官运通亨,但盛唐时期,一场浩劫席卷而来,李白、杜甫、王维都在这场动乱中遭殃。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让盛唐从极盛转衰,一共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自玄宗皇帝后,国都六陷,天子九千,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被迫出任伪官

王维跑慢了,没有跟上皇帝的脚步,被叛军堵在了长安。这让安禄山十分欢喜,逮着好大个诗人,这得好好利用起来,派人把王维从长安接到了洛阳,哪怕王维又是装病,又是吃泻药,还是被安禄山强行安排了个官职,[28:13.452-28:15.96]成为了叛乱政权的伪官。

弟弟平定叛乱有功得以保全姓名

后来叛乱被平定,伪官全部被清算,王维也在其中,但好在王维一直心向李世政权,悄悄写了首《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以及思念李氏政权,再加上弟弟王缙平乱有功,以性命担保自己的哥哥,这才让王维逃过一劫,还保留了官职,甚至后来还几次升官,最后官至尚书右丞。

官至尚书右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的夏天,王维转正四品下的尚书右丞。尚书右丞是王维一生中最为显耀的官职,所以后人尊称王维“王右丞”。

辞去官职平静离世

公元761年,王维上书朝廷,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换取弟弟王缙回京辅佐皇上。在皇上同意王维的请求后,同年夏天六十岁的王维在平静中离世。

讨论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