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日记体,记录我在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所思所想所练,日记中引用的原文我会作以标注,其余则都是小生自己原创的文字,不喜勿喷QAQ
由于是初次写作,很多方面都有不足,还望各位读者海涵。谢谢
上一章中,详细学习了思维的要素,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思维拆分为具有逻辑性的推理过程,每个人的推理过程都不同,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推理是精细的,还是粗糙的呢?
这就需要一套标准进行测量,即思维的标准。
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关联性以及深度、广度、逻辑性和重要性,这八个标准是《思辨与立场》这本书所要介绍的,但请注意,这八个标准并不像思维要素那样普适,不同的文化中,思维的标准是不同的。
例如其他的文化可能侧重的标准是可预测的,可信的等。
让这些思维标准内化,使其成为横跨你人生的各方面的标准。
简而言之,清晰性就是带着背景的,具体的讲述,描述的范围具体到可以更小的类别上。
用渐构属于讲,减少抽象程度高的描述,尽量用更具象的描述。
例如,美国教育制度如何改变vs从事教育的人可以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前者就很笼统,不清晰,因为教育制度可以展开诉说的方面很多,而后面这个问题就清晰很多,将范围具体到从事教育者身上。
带着背景意味着,在什么方面,什么事物是如何的,例如,他是一个蠢人vs在洗碗方面上,他的速度不够快。前一个就是笼统的,不带背景的,后一个就是具体的,带背景的。
(原文)你能将一种不清晰的思维转换成清晰的吗?请假定你参与了一个有关福利问题的讨论。一个人说,“请让我们面对它——福利已经堕落”,这是什么意思?它可能是什么意思?它可以意指一些非常不同的事情。
它可以意指“给予人们并非他们自己挣得的商品或服务,等同于从其他那些自己挣钱的人身上偷钱”这样一种真实的想法,或者它可能意指“(美国的)福利法存在如此多的漏洞,利用这些漏洞的人正在享受的金钱或服务是法律开始制定的时候无法想象的(一种合乎法律的声明)”,或者它意指“享受福利的人通过撒谎和欺骗来对他们所签署的文件进行伪造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些行为足以将他们投入监狱(一项关于接受者道德特征的声明)”。
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陈述“她是一个好雇员”。这个陈述并不清晰,因为我们不清楚做出这样一个陈述所处的具体背景。我们不确定“她”“好”的方式是怎样的。
请给这个陈述三种可能的含义。现在来考虑另一个陈述“他是一个蠢人”。同样地,请给出这个陈述可能存在的三种不同含义。当你娴熟地区分什么是清晰的、而什么是不清晰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既不清楚我们正在想什么、也不清楚我们正在说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所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准确的。
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很有可能是虚假的,例如 一个号称100%纯净的水,但其中含有微量矿物质等,所以就不是100%纯净。
简而言之,对于可以定量描述的,进行定量表述,进一步的提供细节,但对于一些情况下,不需要太精确,例如每次吃1.4892g的药。
杰克超重,这个描述是清晰准确但却不精确的,(我们不知道杰克究竟有多重——是1公斤还是100公斤)。
(原文)如果你问“冰箱里有牛奶吗?”而得到的回答是“是的”,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是问题还是回答都可能足够精确(尽管它可能具体到冰箱里有多少牛奶)。或者想象你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医生不会讲“每天服用1.487 694 6的抗生素两次”,这种具体的程度或精确的水平可能超过该情境中所使用的程度。
(原文)然而,在很多情境中,详细具体对于良好的思维很重要。请让我们假设你的朋友存在财务问题,并问你“面对我的境况,我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你想探寻一下他具体想的是什么。在不完全具体的情况下,你帮不到他。你可能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确切来说问题是什么?”“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准确变量是什么?”“详细来说这一问题的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与所描述的问题,议题,事件等相关,不要跑题。
虽然如此,但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是没有关联性的,我们经常考虑那些没有关联的事情。
例如,我们经常会将努力程度与学习质量的好坏进行关联,觉得这些是强相关的,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例如“无效努力”,用记忆去学习。
简而言之,深度就是认识到问题背后的诸多因素。
例如,对于如何解决美国毒品这个问题,如果回答是我们唯有对齐说不,那么这个回答就不具有深度,因为它用一种肤浅的方式对待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就是说,它很难与美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毒品使用问题相匹配,它没有涉及问题的历史、经济、政治、心理学以及人们生理上的成瘾等方面。
简而言之,就是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
(原文)由于诸多原因,人们经常陷入思维的狭隘主义:有限的教育;先天的社会中心主义;天生的自私自利;自我蒙蔽以及认知傲慢。那些与我们持有的观点常常明显不一致的观点对我们来说是威胁。当我们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一些观点将会迫使我们重新考虑自己观点的时候,忽视那些与我们的角度不一致的观点会比考虑它们更容易。
在一些法律的制定中,制定者往往都会听取保守主义,激进主义等各个流派的观点,而非单一的困在一个视角中。
(原文)比如,让我们假设,你喜欢在卧室看着/听着电视,将之作为催眠的方式。但是请让我们进一步假设,你的配偶在开着电视的时候睡不着。那么,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你和你的配偶要睡觉的时候,你应该在卧室开电视吗?”
在这种情况下,你很容易会将自己的“需求”合理化,以使得每天晚上在要睡觉的时候都能开着电视。其间你可能会对你的配偶说类似这样的事情:“不开着电视我就睡不着,而且我毕竟真的对你没有提太过分的要求;另外,对你来说,开着电视睡觉似乎并不存在什么真的问题。”
然而,你的观点和你配偶的观点都与当下需要讨论的问题存在关联。你认识到你配偶的观点与当前问题的关联性,并接着从认知上强调它——当你接受他 /她的思维方式,以便对它有真正的理解的时候——你将对这一议题有非常广泛的思维。你将意识到,从一种正常考虑问题的方式出发,将要求你把看待这一情境的两种不同方式都完全考虑在内。
简而言之,逻辑就是我们将我们的思维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这些秩序相互之间不矛盾。
在思维的要素,讲解目的这个概念时,讲述了我们的目的有时是冲突的,例如我们既渴望高薪工作,由不想去做那些代表着高新的智力性工作。
一个患有心脏病的病人,医生告诫他说要小心饮食,但患者却认为饮食和自身的并没有什么关系,鉴于医生给出的证据下,患者所坚持的东西是讲不通的。
例如,某人说,会死的都是人,但你发现狗也会死,但狗不是人,这就相互矛盾了,讲不通,因此这不符合逻辑。
简而言之,某个议题中具有高相关性的信息,关键信息,关键问题等。
教育是培养品行的,基于这个论断,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该怎么做?”,但相反,我们往往背驰,我们思考的经常是“我该如何迎合老师,我的论文改写多少页”。
(原文)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太频繁地围绕那些紧迫的事物展开,却因此不能围绕重要的事务开展工作,并为此付出代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围绕那些微不足道勺、世俗的细节展开,而不是围绕我们生活的重要蓝图展开。比如,很少有人会严肃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我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我这个星期、这个月、这一年要试图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我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小孩成为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该如何与自己的配偶进行最佳的互动,使她知道我对她深深的爱意?
●我该如何集中精神解决对我产生最大麻烦的事情(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微不足道的细节)
简而言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换位思考对日常而言就是最大的公平了。
单独将公平性拿出来,是为了强调自我蒙蔽的强大
(原文)比如假设,克丽丝蒂和艾比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克丽丝蒂天生怕冷,而艾比天生怕热。在冬天,艾比喜欢让办公室的窗户开着,而克丽丝蒂喜欢让它关着。但是艾比坚持说关着窗户令她极其不舒服。她的推理中所使用的信息是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的——她怕热,如果她感到热,她就无法有效地工作,如果克丽丝蒂怕冷,她可以穿一件厚衣服。但是事实上,艾比的思维是不公正的,她拒绝接受克丽丝蒂的观点和拒绝考虑支持克丽丝蒂角度的信息,因为这样做意味着她将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她应该采取一种更合理或更公平的观点。
所有的偏见,刻板印象等都是不公平的,这些偏见和刻板印象深植于我们的思维中,成为预设。例如,东北人都很野蛮。
如果你未能识别出这份偏见,那么这个预设就会左右你的行为,因为你在思维中假定了,野蛮的人都不懂礼貌,对于不懂礼貌的人,我也应该粗鲁的对待。
任何思维的问题,都源于思维要素的缺陷,这些缺陷是由于不符合思维标准,我们经常泛泛的给出一些模糊的,相冲突的,想法进行推理,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简而言之,思维中的目标缺乏清晰性,逻辑等标准造成的推理缺陷。
“在一个月内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并能够流利地使用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学习一门新语言需要时间、持续的努力以及大量的实践。
分析:
1.不够清晰,什么程度算是流利呢?和外国人交流?还是对于文本等可以流利的读出来呢?
2.不够逻辑,学习一门语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这个原则,一个月内学会是讲不通的。
想要实现发财的目标,于是用全部积蓄去购买中奖率极低的彩票。
分析:
1.不够清晰,什么程度是发财?100w?1000w?
2.不够逻辑,没有基于中奖了极低这个因素去考虑,盲目相信只要all in就可以发财。
3.不够深度,想要发财,只考虑到彩票这一种实现途径。
一个人许愿说,我要变得越来越好。
分析:
1.不够清晰,啥叫越来越好?学识?健康?还是啥
简而言之,思维中的议题缺乏深度,广度,等标准造成的推理缺陷。
(原文)作为一个雇员,你可以开始问这样一些问题,即那些有助于提升自己集中精力解决工作中重要问题能力的问题。你可以开始问:议题中最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在这个会议、这个项目、这个讨论中)?精确来讲,问题是什么?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如果它是复杂的,是什么导致它那么复杂?(在这次讨论中,在这个项目里)我对这一问题坚持吗?在这里(在这个会议中,等等)是否不止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
分析:
深度:工作集中精力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
广度:这个现象我应该归结于是精力的问题吗?是否是别的方面的问题?
关联性:是精力造成现在这个现象的吗?
简而言之,思维中的观点缺乏广度等标准造成的推理缺陷。
(原文)作为一个雇员,你可以开始问那些有助于提升自己集中精力解决工作中观点问题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我该从哪一个观点出发看待这个议题?我是否将自己限定在了观点中,以至于看不到议题中其他观点?为了就当下的议题进行良好的推理,我是否需要考虑多种观点?我同事的观点是什么?为何他看待问题的方式与我不同?对于给定的情境,哪个角度更合理?
分析:上同
简而言之,思维中的信息缺乏关联性,准确性等标准造成的推理缺陷。
在工作中,你可以准备询问自己一些问题,问那些能提升自己在工作中对信息进行聚焦的能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为了很好地通过推理弄清楚这个议题,我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是否存在另一个渠道的信息需要考虑?我该如何检查,看看自己所使用的信息是否准确?我确定自己所使用的信息都与眼前的议题相关联吗?
分析:上同
简而言之,思维中的概念缺乏清晰性,准确性等标准造成的推理缺陷。
渐构翻译,合适的概念编码,减少大类概念带来的笼统性。
一个患者肚子疼,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说具体是什么样的疼?阵痛,刺痛,还是什么?如果无法准确,清晰的表述,就无法准确的诊断,就需要借助其他更多信息进行。
简而言之,思维中的假定缺乏相关性等标准造成的推理缺陷。
(原文)所有的推理都必须有个起点,它必须将某些事情当成是约定俗成的。推理以任何存在瑕疵的假设或前提为出发点,都可能成为推理中问题的来源。
想一想我们我们不假思索所得信念。
1.高品质的家庭关系比高效的工作效率更重要;
2.我在如何做适当的练习、以便让身体更加健康;
3.为了养家糊口,我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在工作上;
4.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上面所有的事情。
请清楚而精确地陈述你的假设,并请确保自己在相关议题的情境中保持公平公正。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预测了错误的结果。
(原文)不论何时我们停止追踪意涵,都将一直有更进一步的意涵。无论我们切实看到的后果是什么,都将有其他和更进一步的后果。我们在捕捉自己推理意涵和后果的能力上存在的任何缺陷都是我们推理中存在潜在问题的来源。
(原文)在你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请你开始询问自己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你提升聚焦自己思维和他人思维中重要意涵的能力。比如,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这一决策最重要的意涵是什么?我做这些而不做那些,其间的意涵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中,我想透了决策背后的意涵了吗?我想清楚自己在抚养小孩问题上的行为意涵了吗?我想清楚自己在对待配偶的方式上的意涵了吗?
(原文)所有的推理都是分步进行的。在这些步骤中,我们的推理类似如下方式,“因为这些是这样的,所以那些也是这样的(或可能是这样的)”,或者“因为这样,所以那样”。大脑感知到一个情境或一系列事实,并且以那些事实为基础得出结论。当大脑的这一步发生时,一个推断就作出了。
我们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的能力存在任何缺陷,都可能是我们的推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原文)比如,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坐在大街的角落,穿着破烂的衣服,一卷破损的铺盖放在他旁边,手中的褐色纸袋中卷着一个瓶子,你可能会推断他是一个流浪汉。这一推断是建立在你在这一情境中所感知的事实,以及你对这些事实所作的假定的基础上。然而,这一推断在这一情境中可能符合逻辑,也可能不符合逻辑。
(原文)批判性思维者需要在作出合理推断方面变得熟练。你需要学会界定你或其他人在什么时候作出推断。在这一次讨论中所作的关键推断是什么?这一推断以什么为基础?这些推断公平公正吗?在这次会议中我所作的关键推断(或结论)是什么?它们公平公正吗?在按照这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关键推断是什么?这一推断合乎逻辑吗?这一结论重要吗?这一解释公平公正吗?这些就是你要准备问的问题。
(原文)作为一个有志于发展自己心智的人,你应该问自己一些问题来提升自己从诸多推断中识别重要推断的能力,以使得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作推断都能识别出诸多推断中的重要推断。在这种情况下请假定这些都是事实,那么你能得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断(结论、解释)是否不止一个?你应该考虑的某些其他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什么?从这一点出发、开发出一种推断“探测器”、并形成一种能认识到自己所作推断的能力。以便对这些推断进行分析。
(原文)正如我们所强调的,所有的推理都涉及八大要素。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存在一系列可能的错误。在这里我们汇总了一些你应该在推理中运用的主要检查要点。
1.所有的推理都存在着一个目的。
●请花点时间清楚地陈述你的目的。
●选择重要且现实的目的。
●从各种相关的目的中区分出自己的目的。
● 请确保在给定情境中你的目的是公平的(也就是说不会涉及侵害他人的权利)。
● 请定期检查以确保你仍然在聚焦着你的目的,且没有徘徊于你的目标之外。
2.所有的推理都试图弄清楚某些事情,解决某些问题或疑难。
● 请花点时间清楚而精确地陈述议题中的问题。
● 从多种角度表述这一问题,以便澄清它的意义和范围。
●(当你可能的时候)请将问题切分成不同的子问题。
● 界定你正在处理的问题类型(历史学问题、经济学问题、生物学问题等),并确认问题是否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是否仅仅是一种观点,或是否需要从一个以上的观点中进行推理。
● 请弄清楚问题的复杂性(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3.所有的推理都建立在某些假设之上。
● 清楚地界定你的假设并确定它们是否公平公正。
● 请考虑你的假设如何塑造你的观点。
4.所有的推理都是从特定的观点出发的。
● 请清楚地界定你的观点。
● 请寻找其他相关联的观点并鉴别这些观点是否有说服力。
● 在评估所有观点的时候努力做到公平。
5.所有的推理都建立在特定的数据、信息以及证据之上。
● 请将你的声明限定在数据所支持的范围内。
● 同搜寻支持你立场的信息一样搜寻与你立场相反的信息。
● 请确保所有被使用的信息都清楚、准确以及与议题中的问题相关联。
● 请确保你已经搜集到了充分的信息。
● 特别地,请确保你考虑到了所有与议题相关联的重要信息。
6.所有的推理都通过概念和观念得以表达和塑造。
● 请清楚地界定核心概念。
● 请考虑替代的概念或概念的替代性定义。
● 请确保你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审慎且精确。
● 请公平公正地使用概念 (不扭曲概念既有的意义)。
7.所有的推理都包含推断或解释,我们正是通过它们才得出结论和赋予数据意义。
● 只作属于证据应有之义的推断。
● 检查每一个推断是否符合一致性。
●鉴别出引导你得出推断的假设。
●请确保你的推断是从信息中得出的符合逻辑的推断。
8.所有的推断都会将人们引至某个地方或存在特定的意涵和后果。
●预测从你的推理中得出的符合逻辑的意涵和后果。
●同搜寻推理的积极意涵一样搜寻它的消极意涵。
●考虑所有可能的重要后果。
图表都源于《思辨与立场》一书,即都是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