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trlK
勇敢小抹布的头像

6-通过故事解决问题

1 数学故事
1 数学故事
2 抽样类比
2 抽样类比
3 双脑思考
3 双脑思考
4 近似方法
4 近似方法
5 总结
5 总结
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
数学叙事
数学叙事
负数相乘
负数相乘
水流成本
水流成本
具象理解
具象理解
侦探思维
侦探思维
类比应用
类比应用
民意调查
民意调查
海洋类比
海洋类比
类比局限
类比局限
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双脑协作
双脑协作
直觉误导
直觉误导
近似解
近似解
两体问题
两体问题
三体问题
三体问题
误差控制
误差控制
民意调查2
民意调查2
飞机与邮件
飞机与邮件
类比叙事
类比叙事
坏叙事
坏叙事
单集封面
单集封面

6-通过故事解决问题

03-17
8 次观看
勇敢小抹布的头像
勇敢小抹布
粉丝:25
主题:5
描述:5
例子:9
其他:7
字数:2831

6-通过故事解决问题

03-17
8 次观看
勇敢小抹布的头像
勇敢小抹布
粉丝:25
勇敢小抹布的头像
勇敢小抹布
粉丝:25
主题:5
描述:5
例子:9
其他:7
字数:2831

1 数学故事

注释 个人经历

有一件事让我感到惊讶,并且我在我的数学职业生涯中较晚才学到,那就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往往通过叙述,通过讲故事来完成。

数学叙事

我曾经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非个人化的学科,你只需呈现方程、定理和论点而无需上下文。但实际上,上下文非常重要。关键往往是讲述一个好故事。数学叙事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现实世界的背景结合起来。

负数相乘 数学叙事

它可以帮助你看到你的目标不仅仅是希望找到x。将一个问题融入可理解的故事背景中,也能为你提供关于它的洞察或线索。这有助于观众理解发生了什么。如果有主角,有反派,如果有一个需要解决的目标,有障碍,以叙事的方式构建内容,可以激活大脑的某些部分。如果你想要发展你的技能,寻找类比,看到联系,基本上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问,问题越愚蠢越好。真的。所以举一个简单的算术例子,当你将两个负数相乘时,比如负三和负四,你会得到正数十二。但这对许多人来说并不直观。对许多人来说,两个负数,组合在一起形成另一个负数。因此你可以问,你知道,是否有一些类比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点?所以也许你可以使用经济类比。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比如3✖4,你可以这样说,好吧,假设我每小时赚3美元做某事,你工作了四个小时。所以每小时你得到三美元,四个小时后你得到十二美元。但现在假设不是每小时赚3美元,而是每小时花费3美元。可能是你在用水或者其他东西,比如用电,它每小时花费你3美元。所以四个小时后,这将花费你12美元。这就是为什么负三乘以四是负十二。那么你可以问,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个类比?

水流成本 数学叙事

那么你可以问,如何解释负三乘以负四?嗯,假设你知道你的水在流动或者类似的事情,它每小时花费你三美元,但你成功关闭了水四个小时。所以你节省了四个小时的费用,因此你节省了12美元。这就是为什么负三乘以负四是正十二。

作用 具象理解 数学叙事

通过探索这个类比并提出关于它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在这个类比中意味着什么,你可以获得对负数相乘真正含义的理解,你的直觉现在比以前更好了。实际上将数学对象拟人化是非常有用的。它们不仅仅是x和y。

侦探思维 数学叙事

如果你听数学家谈论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会说,这是敌人,某些东西是盟友。你知道,就像我们可能有一个强大的工具想要应用。但是为了应用它,必须满足某些条件。于是你开始专注于这些条件。如果你想求解某个未知的x,你可以把它看作几乎像一场侦探游戏。有一个神秘的对手,你不知道它的位置是否在x。因此你需要确定x在哪里。这让你进入一种思考线索的心态。你可以开始使用排除法。所以x不能是这个,因为如果x等于这个,那么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你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这可以激活你思维中的侦探方面,帮助你意识到如何解决问题。

引出 类比应用

接下来我要谈一个例子,说明如何使用类比或叙述来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

2 抽样类比

场景 民意调查

我将使用的例子是民意调查。如果你有一个庞大的人口群体,例如美国的人口,你知道,几亿人,你想知道他们在某个话题上的立场,比如有多少人投票给某个政治团体。我们有这些民意调查,当你第一次了解民意调查的工作原理时,它是反直觉的。一项民意调查可能只抽取了2亿潜在受访者中的500人,这只是整个群体的一小部分。然而,民意调查可以非常准确。关于民意调查的一个事实是,人口规模实际上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样本大小。

海洋类比 数学叙事

因此,1000人的调查会比500人的调查更准确,无论总人口规模是多少。这很反直觉,但一个好的类比可以真正澄清情况。我喜欢用的类比是海洋的盐度是多少?你只需要取一滴海水再次品尝它,就可以知道海洋是咸的。从一滴海水中,你可以立即判断出海洋充满盐分。原因在于盐在海洋中分布得相当均匀。这个类比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人口规模不那么重要,还告诉你了局限性所在。如果海洋包含淡水区域和盐水区域,如果你采样的区域不对,你可能会对整个海洋的盐度产生误导性的看法。

局限 类比局限

有时民意调查失败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混合地抽样整个人口群体。尽可能随机地抽样是很重要的。

解法 随机抽样 类比局限

尝试从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不同社会阶层中抽取所有人。如果你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为50比50,你应该尽量抽取一个同样为50比50的样本。

3 双脑思考

双脑协作

如果不是这样,你可以用数学方法进行修正,但如果样本接近代表性混合,结果会更准确。类比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同时使用大脑的两半,理性的一半,形式化的一半,使用非常精确、严谨的思维方式,以及直观的部分,使用类比和直觉。高级数学训练的一部分是学会如何立体地看待问题,并知道如何来回转换。来回转换实际上是做数学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因为你真正感到聪明的时候就是当你建立了联系,并看到数字和方程如何与你的直觉相匹配。

警告 直觉误导

有时直觉会误导你,例如。

4 近似方法

近似解

许多数学都围绕着精确到小数点最后一位来解方程展开。直到二十世纪,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有许多问题,许多实际问题,无法得到精确解,你真正想要的只是一个近似解。

两体问题 近似解

例如,牛顿,众所周知,提出了两体和引力问题,如果你有两个大质量物体,如太阳和地球,你可以非常精确地描述它们的轨道,

三体问题 近似解

人们花了几个世纪试图解决所谓的三体问题。如果你有三个天体,如地球、月亮和太阳,轨道的确切公式是什么?没有人能找到确切的解。

误差控制

事实上,我们仍然没有这个问题的确切解。但事实证明这不是要问的正确问题。要问的问题是,我们能否计算出足够长时间内的轨迹以达到足够的精度?比如如果你想让火箭到达月球,距离月球的正确位置相差半米是可以接受的。一旦你将问题放在寻找近似解而不是精确解的背景下,你就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集。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叙述方式。只要误差不失控,你可以容忍一定的误差。于是所有问题都变成了控制误差的问题。

民意调查2 误差控制

例如,民意调查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知道,如果你调查一千人,你的民意调查完全偏离的可能性很小。

飞机与邮件 误差控制

因为这一千人可能都来自某个有偏见的人口统计群体。这非常不可能,特别是如果你做了足够的随机化,但总是存在极小的失败可能性。但对于许多应用,拥有快速且廉价的方法,即使有这种极小的失败可能性,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比如如果你想驾驶飞机,你希望飞机有近乎100%的机会不会解体。但如果你只是想从A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到B,你知道,如果交付失败的概率是1%,那也不是太糟糕。

5 总结

类比叙事

了解你的问题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对于找到正确的框架很重要。那么,这里的要点是什么?首先,用叙述观点类比来构建问题可以带来巨大的不同。其次,数学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第三,一个好的叙述可以使你以实用的方式理解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

坏叙事 类比叙事

它可以帮你看到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答案。然而,一个坏的叙述,会让你认为你需要一个实际上不必要的解决方案,比如一个问题只需要近似解却要求精确解。

讨论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