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trlK
杭的头像

1.3心理学的六大理论观点

1 心理学发展
3
1 心理学发展
1.1 心理学的起源与科学化
1.1 心理学的起源与科学化
1.2 不同心理学观点的出现
1.2 不同心理学观点的出现
1.3 课程结束
1.3 课程结束
开场白
开场白
冯特
冯特
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
马克斯韦特海默
马克斯韦特海默
心理学发展初期
心理学发展初期
六个取向
六个取向
生物学观点
生物学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
行为的观点
行为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
人本主义的观点
人本主义的观点
社会文化的观点
社会文化的观点
孩子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
结束语
结束语

1.3心理学的六大理论观点

03-17
20 次观看
杭的头像
粉丝:5
主题:4
描述:6
例子:5
其他:4
字数:2305

1.3心理学的六大理论观点

03-17
20 次观看
杭的头像
粉丝:5
杭的头像
粉丝:5
主题:4
描述:6
例子:5
其他:4
字数:2305
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发展

主题 开场白

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个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见解在很长时间都在哲学范围内讨论。

1.1 心理学的起源与科学化

冯特 心理学发展

在上节课我们也提到,只有到了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希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了心理学也可以用科学原理来研究。冯特在他的实验室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传授如何研究人类的心理结构。比如他让学生把石头拿在手上,同时报告他手里拿着石头的时候那种所有感觉到的事情。

冯特认为心理是由思维、经验、情绪及其其他的一些基本元素构成,因为人们很难读懂其他人的心。为了客观的研究这些非生理的元素,学生们就必须学会客观的观察他们自己的想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这个研究方法在目前的研究报告当中还是可以看到的,它称之为客观内省法。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发展

有些心理学家不同意冯特对心理学的看法,比如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他认为心理学就是要关注心理如何让人在现实当中发挥机能,也就是要解释人是如何适应他们周围的环境的。

马克斯韦特海默

还有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强调要研究整体模式而非细节,提出“部分之合大于整体”的格式塔心理学。

主题 心理学发展初期

心理学发展的初期,研究者们具有不同的观点,但都可以看到是从不同的侧面或者不同的层次对复杂的人类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索。

1.2 不同心理学观点的出现

主题 六个取向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六个可以代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生物学观点 六个取向

一生物学的观点又称生物心理学学派。这个学派是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所做的解释。比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它是有基因方面的原因的。也有研究表明,人的性取向它是与发育中的胎儿在子宫内接触睾丸激素的水平、男孩子的出生顺序等等有关系。在学习记忆、动机、情绪、人格等领域中,生物学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哟。

精神分析的观点 六个取向

2、精神分析的观点。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研究的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提出的。他是一名精神病专科医生,找他的病人饱受神经紊乱的痛苦,但他和其他医生找不着生理上的原因,于是他就觉得这种病因应该是心理上的。他假设意识是人整体的精神活动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人们把所有危险的冲动和欲望都努力的放进了潜意识中,如果这些被压抑的冲动试图再回到意识中,它就会导致病人出现神经障碍。他对潜意识的看法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精神分析的观点也成为当代心理治疗的基础。

行为的观点 六个取向

第三,行为的观点。行为的观点是指把个体所有的行为的产生和改变都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的关系。简单的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得到的,包括爱一个人或者害怕一个人。行为观点的代表人物华生就报告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个本来不怕老鼠的孩子对老鼠产生了恐惧。其他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儿童看暴力电影后就会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证明了儿童通过看别人的行为,这个看别人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刺激,从而学到了暴力,也就是学会了这种反应。俗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行为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 六个取向

第四,认知的观点,认知心理学关注人如何思考、记忆、储存和利用信息,简单的说就是关注人的思考过程。在现代心理学中,认知的观点在人类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情绪和心理治疗等领域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人本主义的观点 六个取向

第五,人本主义的观点。这一观点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这一学派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人要自我实现,展现个人潜能。今天人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它注重自我理解和自我修养。

社会文化的观点 六个取向

第六个观点,社会文化的观点。社会文化的视角关注是群体因素与文化因素对自己与他人行为方式的影响。简单的说他关注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比如从这个观点就可以分析,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有水吃。

孩子不爱学习 六个取向

下面我举例说明各学派他们是如何来解释同一个心理现象。我以讲课开始的那个例子,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为例,如果是生物学派,他就会从孩子的大脑的发育是否成熟。我说从学习时大脑有没有产生内非肽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的这一行为。精神分析学派他就会关心在孩子发展的早期,发生了什么创伤性的事件,影响了他现在的行为。行为派的学者就会分析这个不爱学习的行为,它的强化是什么因素?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学习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认知学派者就会说这个孩子有可能是注意力资源不够。人们主义学派也许会说这个孩子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社会文化学派他们比较关心的是我们的教育出什么问题了,我们的文化给孩子的学习行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盲人摸象 六个取向

也许我讲的这些学派的观点并不完整,但是为了帮助大家,从上面的例子当中就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的这六个学派的观点。也就是从一个侧面来认识心理现象的事实、规律、机制和本性。我自己常用的一个比喻是各种心理学的流派,就像盲人摸象,每个理论都是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没有一个观点是可以全面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

1.3 课程结束

注释 结束语

我们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认识还在不断的丰富过程当中。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中六个主要的观点。下一节课我会给大家介绍形成这些理论观点的主要方法,同学们再见。

总结:

心理学通过多学派互补视角揭示心理现象的复杂性,未来需结合科学方法与跨学科研究深化理解。各理论虽不完美,但共同构建了对人类心理的立体认知框架。————deepseek

讨论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