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摘自《周易·系辞上》)
「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摘自《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一·易类一》,武英殿本)
「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摘自《管子·四时》)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摘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摘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摘自《春秋谷梁传·僖公·僖公二十八年》)
假如,气候平均温度肯定低于南方,
「阳化气,阴成形。」(摘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法,人法道,地球属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摘自《易经·乾·象传》)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摘自《易经·坤·文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摘自《道德经》)
「丹书云:炼精化气为初关,身不动也。炼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炼神化虚为上关,意不动也。」(摘自宋末元初李道纯编纂《中和集·卷之二·二药全形神俱妙》,正统道藏本)
「自炼精始,精住则然后炼气,气定则然后炼神,神凝则然后返虚,虚之又虚,道德乃俱。」(摘自宋末元初李道纯编纂《中和集·卷之三·全真活法·授诸门人》,正统道藏本)
「是皆不外神气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摘自元代陈致虚所撰《上阳子金丹大要·上药·卷之四·精气神说下》,正统道藏本)
「神仙之学,不过修炼性命,返本还源而已。采先天一气以为丹母,运后天之气以行火候。以火炼性,则金神不坏。以火炼其命,则道气长存。换尽阴浊之躯,变成纯阳之体,神化自在,应运无穷,岂不奇哉。」(摘自元代王玠所著《崔公入药镜注解·序》)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摘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阴阳的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相关事物或一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表示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划分及运动变化,又可表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应着的两个方面的属性趋向及运动规律。(《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
(摘自郑洪新,杨柱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五版)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摘自《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